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濟頻道 > 經濟新聞 > 正文

經濟頻道

“中國經濟圓桌會”聚焦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機遇
更新時間:2024-1-9 10:48:23    來源:新華社

  我國外貿外資發展形勢怎麼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今年重點任務時強調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明確提出“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釋放出怎樣的信號?外貿外資企業如何把握新機遇、培育新動能?

  新華社8日推出新一期“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邀請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保稅區管理局副局長趙宇剛、海信國際營銷公司總裁方雪玉,共同探討高水平對外開放帶來的發展新機遇。

  吸引外資規模波動 仍處於曆史高位

  自2023年二季度以來,中國吸引外資規模由升轉降。吸引外資規模出現波動,怎麼看?

  針對外界關切,朱冰說,2019年至2021年,中國吸引外資實現連續三年高增長,2022年前11個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560.9億元,為曆史同期最高水平;2023年前11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也達到1萬億元以上,仍處於曆史高位。

  “外資規模出現波動,既有經濟因素,也有非經濟因素。”朱冰說,一是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造成的衝擊和影響還未消退,疫情阻斷了線下考察交流,影響跨國公司投資決策,由於跨國公司投資決策周期較長,導致數據出現滯後;二是受地緣政治影響,跨國資本流動出現一定波動;三是全球跨國投資規模整體萎縮,國際引資競爭加劇,宏觀上造成一定的分流影響。

  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規模同比下降12.4%至1.3萬億美元,僅為曆史高點(2015年、2016年均突破2萬億美元)的約六成,2023年仍麵臨比較大壓力。據UNCTAD統計,2022年各國出台的投資激勵政策多達102項,同比增加50%以上。

  “盡管如此,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比較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都對外國投資者形成長期的吸引力。”朱冰說。

  正如朱冰所言,長期看好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不在少數。不久前,空中客車在中國投資的A320係列飛機總裝線第二條生產線在天津破土動工。

  “我們最近剛發布了未來20年全球航空服務市場預測。中國在未來二十年航空服務市場價值將翻三倍,成為最大航空服務市場。”空中客車全球執行副總裁、空中客車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崗說,即便在疫情三年最困難階段,公司在華投資的步伐也未停止。

  2022年,空客在蘇州設立研發中心,以蘇州為支點,利用長三角地區航空、氫能源相關產業鏈優勢,進行氫能基礎設施研發,推動航空產業轉型升級。

  “我們的信心不僅來自於巨大的中國市場,更來自於看好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徐崗說。

  空客加碼投資中國,正是中國高質量吸引外資的縮影。

  2023年前11個月,我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8078家,同比增長36.2%。高技術產業引資規模占比為37.2%,比2022年全年水平提升了1.1個百分點。

  趙宇剛說,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聚集跨國企業地區總部超400家,外資研發中心超250家,體現了高水平對外開放所取得的積極進展。

  連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麵清單;2021年版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實現製造業條目清零、服務業持續擴大開放;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新增條目數量達到曆年新高、增加多條高技術製造業條目;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全力抓好“穩外資24條”……近年來,一係列穩外資政策相繼出台,不斷提升引資質量和水平。

  “隨著疫情影響的消退,引資政策持續落地顯效,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還會持續增強。”朱冰說。

  外貿增速由負轉正 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縱觀2023年,中國外貿頂住壓力,展現較強韌性——

  2023年11月,以人民幣計,中國出口額結束了6個月下降態勢,當月出口貿易量增速達到二季度以來峰值,進口貿易量連續10個月保持正增長,進出口總值連續兩個月同比增長。當前,中國仍穩居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地位。

  “評價中國外貿表現必須基於全球經濟發展總體情況。”張威認為。

  當前,全球經濟複蘇進展緩慢,經貿活動持續低迷。UNCTAD報告預測,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額下降4.5%,其中,貨物貿易額下降7.5%。2024年仍然“高度不確定且總體悲觀”,地緣政治緊張、債務問題加劇、商品價格波動、發達國家需求下降、貿易限製措施增多已成為主要影響因素。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外貿不僅保持了總量的穩定,還出現了新的增長點,展現出非常強的韌性和競爭力。”張威說。

  外貿實現“量”的穩步增長,更有“質”的顯著提升。

  2023年前三季度,民營企業月度進出口增速均高於整體,民營企業自主品牌產品出口比重同比提升至22.7%;跨境電商進出口同比增長14.4%;“新三樣”產品出口同比增長41.7%,出口值連續14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

  比數據更有說服力的,是外貿企業的切身體會。

  “就家電產業而言,中國企業出海優勢不再是單一的供應鏈成本優勢,以前更多是拚價格,現在是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質的‘三高’優勢。”方雪玉說。

  她舉例,第三方數據顯示,500美元是低端家電與中高端家電的價格分水嶺。2023年前11個月,海信500美元以上的產品銷量同比提升70%,海信激光電視在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市場的銷量同比增長100%以上。

  大尺寸電視、多門大冰箱等家電產品熱銷歐美市場,業務覆蓋126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海外電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近年來,海信加大創新研發、力拓海外新興市場,不斷向價值鏈上遊攀升。

  海信加大全球布局的步伐,正是眾多外貿企業加快走出去搶訂單、拓市場的真實寫照,也是一係列穩外貿優結構政策落地顯效的有力印證。

  出台《關於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中國自貿試驗區提質擴容至22個,擴大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印發《關於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幹措施》,成功舉辦進博會、服貿會、數貿會、廣交會等經貿盛會……中國加大貿易政策支持力度,助力企業穩訂單拓市場。

  2023年11月,中美貨物貿易同比增長2.7%,結束連續6個月的同比下降;同期,中國對拉美、非洲、中亞五國進出口分別增長9.3%、8.4%、43%,中國持續擴大與新興市場貿易規模,區域合作緊密、貿易多元共進。

  “隨著中國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可能會形成以中國強大製造能力為依托的全球製造網絡。”張威說,未來中國貿易和引資優勢或向全球範圍的廣度和深度拓展。

  堅定高水平對外開放 培育新動能重塑新優勢

  2023年4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把吸引外商投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23年7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多措並舉,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2023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

  “這一係列部署一脈相承,持續釋放擴大開放、大力吸引外資的積極信號,就是要給予外國投資者穩定的預期,以對外開放的‘確定性’來對衝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朱冰說。

  朱冰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聚焦跨國企業關切和訴求,一係列部署具有很強針對性,主要體現在三方麵:一是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二是要保障準入之後的準營;三是要解決好公平競爭問題。

  2023年,商務部創新開展“投資中國年”係列活動取得顯著成效,前11個月,全國新增1億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500多個。

  朱冰說,商務部正會同各部門、各地區落實好《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推動數據跨境流動、“中國境內生產”等配套措施加快實施,特別是推動在政府采購、招投標和標準製定方麵,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全麵保障外資企業國民待遇。

  外界關心,今年乃至今後更長時間,外貿企業如何找尋新的增長點?

  “國際市場對一些‘老’的產品需求一定是有天花板的。”張威說,在全球市場總體處於飽和的狀態下,創新尤為關鍵。

  張威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包括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定位和判斷非常準確,對未來外貿發展起到非常好的推動作用。“我們也期待未來不隻是‘新三樣’,可能還有‘新五樣’‘新六樣’產品出現。”

  “海信將在家電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麵加大創新力度,進一步提高產品出海溢價能力。”方雪玉說。

  與會嘉賓都認為,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將為外貿外資發展開辟新空間。

  不久前,國務院印發《全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製度型開放總體方案》,提出80項措施。

  趙宇剛說,下一步,上海自貿試驗區要以更高水平壓力測試推進製度型開放,使要素資源更高效流動;以更大力度先行先試推動深層次改革,市場的需求在哪裏,壓力測試的極限就在哪裏;以更廣領域試驗探索助力高質量發展,吸引更多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中國對外開放已經走過了單純依靠要素低成本取勝的階段。”張威說,中國現在打的不是“單項賽”而是“全能賽”,包括更高的性價比、完善的產業配套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將賦予各類企業更大的成長空間。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中國經濟圓桌會”聚焦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機遇
    2024-1-9 10:48:23    來源:新華社

      我國外貿外資發展形勢怎麼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今年重點任務時強調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明確提出“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釋放出怎樣的信號?外貿外資企業如何把握新機遇、培育新動能?

      新華社8日推出新一期“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邀請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保稅區管理局副局長趙宇剛、海信國際營銷公司總裁方雪玉,共同探討高水平對外開放帶來的發展新機遇。

      吸引外資規模波動 仍處於曆史高位

      自2023年二季度以來,中國吸引外資規模由升轉降。吸引外資規模出現波動,怎麼看?

      針對外界關切,朱冰說,2019年至2021年,中國吸引外資實現連續三年高增長,2022年前11個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560.9億元,為曆史同期最高水平;2023年前11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也達到1萬億元以上,仍處於曆史高位。

      “外資規模出現波動,既有經濟因素,也有非經濟因素。”朱冰說,一是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造成的衝擊和影響還未消退,疫情阻斷了線下考察交流,影響跨國公司投資決策,由於跨國公司投資決策周期較長,導致數據出現滯後;二是受地緣政治影響,跨國資本流動出現一定波動;三是全球跨國投資規模整體萎縮,國際引資競爭加劇,宏觀上造成一定的分流影響。

      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規模同比下降12.4%至1.3萬億美元,僅為曆史高點(2015年、2016年均突破2萬億美元)的約六成,2023年仍麵臨比較大壓力。據UNCTAD統計,2022年各國出台的投資激勵政策多達102項,同比增加50%以上。

      “盡管如此,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比較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都對外國投資者形成長期的吸引力。”朱冰說。

      正如朱冰所言,長期看好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不在少數。不久前,空中客車在中國投資的A320係列飛機總裝線第二條生產線在天津破土動工。

      “我們最近剛發布了未來20年全球航空服務市場預測。中國在未來二十年航空服務市場價值將翻三倍,成為最大航空服務市場。”空中客車全球執行副總裁、空中客車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崗說,即便在疫情三年最困難階段,公司在華投資的步伐也未停止。

      2022年,空客在蘇州設立研發中心,以蘇州為支點,利用長三角地區航空、氫能源相關產業鏈優勢,進行氫能基礎設施研發,推動航空產業轉型升級。

      “我們的信心不僅來自於巨大的中國市場,更來自於看好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徐崗說。

      空客加碼投資中國,正是中國高質量吸引外資的縮影。

      2023年前11個月,我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8078家,同比增長36.2%。高技術產業引資規模占比為37.2%,比2022年全年水平提升了1.1個百分點。

      趙宇剛說,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聚集跨國企業地區總部超400家,外資研發中心超250家,體現了高水平對外開放所取得的積極進展。

      連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麵清單;2021年版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實現製造業條目清零、服務業持續擴大開放;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新增條目數量達到曆年新高、增加多條高技術製造業條目;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全力抓好“穩外資24條”……近年來,一係列穩外資政策相繼出台,不斷提升引資質量和水平。

      “隨著疫情影響的消退,引資政策持續落地顯效,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還會持續增強。”朱冰說。

      外貿增速由負轉正 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縱觀2023年,中國外貿頂住壓力,展現較強韌性——

      2023年11月,以人民幣計,中國出口額結束了6個月下降態勢,當月出口貿易量增速達到二季度以來峰值,進口貿易量連續10個月保持正增長,進出口總值連續兩個月同比增長。當前,中國仍穩居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地位。

      “評價中國外貿表現必須基於全球經濟發展總體情況。”張威認為。

      當前,全球經濟複蘇進展緩慢,經貿活動持續低迷。UNCTAD報告預測,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額下降4.5%,其中,貨物貿易額下降7.5%。2024年仍然“高度不確定且總體悲觀”,地緣政治緊張、債務問題加劇、商品價格波動、發達國家需求下降、貿易限製措施增多已成為主要影響因素。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外貿不僅保持了總量的穩定,還出現了新的增長點,展現出非常強的韌性和競爭力。”張威說。

      外貿實現“量”的穩步增長,更有“質”的顯著提升。

      2023年前三季度,民營企業月度進出口增速均高於整體,民營企業自主品牌產品出口比重同比提升至22.7%;跨境電商進出口同比增長14.4%;“新三樣”產品出口同比增長41.7%,出口值連續14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

      比數據更有說服力的,是外貿企業的切身體會。

      “就家電產業而言,中國企業出海優勢不再是單一的供應鏈成本優勢,以前更多是拚價格,現在是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質的‘三高’優勢。”方雪玉說。

      她舉例,第三方數據顯示,500美元是低端家電與中高端家電的價格分水嶺。2023年前11個月,海信500美元以上的產品銷量同比提升70%,海信激光電視在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市場的銷量同比增長100%以上。

      大尺寸電視、多門大冰箱等家電產品熱銷歐美市場,業務覆蓋126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海外電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近年來,海信加大創新研發、力拓海外新興市場,不斷向價值鏈上遊攀升。

      海信加大全球布局的步伐,正是眾多外貿企業加快走出去搶訂單、拓市場的真實寫照,也是一係列穩外貿優結構政策落地顯效的有力印證。

      出台《關於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中國自貿試驗區提質擴容至22個,擴大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印發《關於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幹措施》,成功舉辦進博會、服貿會、數貿會、廣交會等經貿盛會……中國加大貿易政策支持力度,助力企業穩訂單拓市場。

      2023年11月,中美貨物貿易同比增長2.7%,結束連續6個月的同比下降;同期,中國對拉美、非洲、中亞五國進出口分別增長9.3%、8.4%、43%,中國持續擴大與新興市場貿易規模,區域合作緊密、貿易多元共進。

      “隨著中國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可能會形成以中國強大製造能力為依托的全球製造網絡。”張威說,未來中國貿易和引資優勢或向全球範圍的廣度和深度拓展。

      堅定高水平對外開放 培育新動能重塑新優勢

      2023年4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把吸引外商投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23年7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多措並舉,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2023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

      “這一係列部署一脈相承,持續釋放擴大開放、大力吸引外資的積極信號,就是要給予外國投資者穩定的預期,以對外開放的‘確定性’來對衝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朱冰說。

      朱冰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聚焦跨國企業關切和訴求,一係列部署具有很強針對性,主要體現在三方麵:一是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二是要保障準入之後的準營;三是要解決好公平競爭問題。

      2023年,商務部創新開展“投資中國年”係列活動取得顯著成效,前11個月,全國新增1億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500多個。

      朱冰說,商務部正會同各部門、各地區落實好《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推動數據跨境流動、“中國境內生產”等配套措施加快實施,特別是推動在政府采購、招投標和標準製定方麵,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全麵保障外資企業國民待遇。

      外界關心,今年乃至今後更長時間,外貿企業如何找尋新的增長點?

      “國際市場對一些‘老’的產品需求一定是有天花板的。”張威說,在全球市場總體處於飽和的狀態下,創新尤為關鍵。

      張威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包括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定位和判斷非常準確,對未來外貿發展起到非常好的推動作用。“我們也期待未來不隻是‘新三樣’,可能還有‘新五樣’‘新六樣’產品出現。”

      “海信將在家電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麵加大創新力度,進一步提高產品出海溢價能力。”方雪玉說。

      與會嘉賓都認為,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將為外貿外資發展開辟新空間。

      不久前,國務院印發《全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製度型開放總體方案》,提出80項措施。

      趙宇剛說,下一步,上海自貿試驗區要以更高水平壓力測試推進製度型開放,使要素資源更高效流動;以更大力度先行先試推動深層次改革,市場的需求在哪裏,壓力測試的極限就在哪裏;以更廣領域試驗探索助力高質量發展,吸引更多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中國對外開放已經走過了單純依靠要素低成本取勝的階段。”張威說,中國現在打的不是“單項賽”而是“全能賽”,包括更高的性價比、完善的產業配套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將賦予各類企業更大的成長空間。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