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濟頻道 > 經濟新聞 > 正文

經濟頻道

超3000萬輛!中國“小車輪”駛出新高度
更新時間:2024-1-12 10:55:54    來源:新華社

  當前中國汽車工業走過70年,2024年開年傳來好消息: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均超3000萬輛,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900萬輛,連續9年全球第一。

  今日的榮光,是昔日的努力和堅守。沒圖紙、沒技術,一窮二白,那時造汽車,靠的是“錘子”一點點敲出來。

  從1956年第一輛國產解放卡車下線,到紅旗轎車橫空出世;從改革開放後的百花齊放,到比亞迪年售新能源汽車超300萬輛。今天,我國單月汽車產銷量,比2000年全年總量還多。

  我們的汽車工業跑得快,背後是中國製造的厚積薄發。

  3000萬輛,意味著啥?

  約等於德國2022年汽車銷量的10倍;全球每銷售3輛新車,就有一輛“中國造”;中國產新能源汽車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中,占比約三分之二。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份額越來越“重”。

  每輛汽車由上萬個零件組成,拚接這個大“樂高”不僅要體力,更要智力。一年生產3000萬輛,凸顯中國智造新實力。

  在長三角,一個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正在迅速崛起:一輛新能源車從設計到生產,可以在4小時車程的“產業圈”內完成,平均不到10秒就下線一輛新能源汽車。

  3000萬輛,綠色、智能含金量幾何?

  從2018年產銷量剛過百萬輛,到2023年已逼近千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一直在“加速跑”。

  瞄準純電、混動和氫燃料等多元技術路線,“死磕”智能化、電池、電控等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才是最優解。

  2023年,大眾牽手小鵬、斯特蘭蒂斯入股零跑,中國企業在對外合作中逐漸擁有話語權,曾經的“市場換技術”逐步向“技術輸出”轉型。

  政策春風,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插上翅膀,更為激發汽車消費潛力注入動能。完善的產業鏈條、越發過硬的核心技術、越來越多的充電樁,讓更多人愛上綠色出行。

  近500萬輛,“出海”底氣何在?

  中國汽車用了半個多世紀,實現年出口從零到100萬輛的突破,2021年首超200萬輛,2023年近500萬輛。

  新年第一天,上海外高橋海通國際汽車碼頭,“久洋吉”號汽車滾裝船整裝待發,載著3600輛國產新能源汽車出海,奔赴墨西哥。

  繁忙的港口,火熱的經濟信號。僅在海通國際汽車碼頭,平均每天就有約3000輛國產汽車從這裏出發,駛向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大洋彼岸,在新西蘭經營汽車門店的理查德·範德恩格爾眼中,如今新西蘭居民選購中國汽車,看中的是價格優勢、技術過硬。

  有專家測算,出口攀升的同時,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均價提升至約1.9萬美元,實現了“量價齊升”,消費者對中國汽車品質認可度持續提升。

  我們的新能源汽車不僅開進了多個國家的大街小巷,也開進了海內外消費者的心頭。期待“中國造”汽車揚帆遠航。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超3000萬輛!中國“小車輪”駛出新高度
    2024-1-12 10:55:54    來源:新華社

      當前中國汽車工業走過70年,2024年開年傳來好消息: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均超3000萬輛,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900萬輛,連續9年全球第一。

      今日的榮光,是昔日的努力和堅守。沒圖紙、沒技術,一窮二白,那時造汽車,靠的是“錘子”一點點敲出來。

      從1956年第一輛國產解放卡車下線,到紅旗轎車橫空出世;從改革開放後的百花齊放,到比亞迪年售新能源汽車超300萬輛。今天,我國單月汽車產銷量,比2000年全年總量還多。

      我們的汽車工業跑得快,背後是中國製造的厚積薄發。

      3000萬輛,意味著啥?

      約等於德國2022年汽車銷量的10倍;全球每銷售3輛新車,就有一輛“中國造”;中國產新能源汽車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中,占比約三分之二。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份額越來越“重”。

      每輛汽車由上萬個零件組成,拚接這個大“樂高”不僅要體力,更要智力。一年生產3000萬輛,凸顯中國智造新實力。

      在長三角,一個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正在迅速崛起:一輛新能源車從設計到生產,可以在4小時車程的“產業圈”內完成,平均不到10秒就下線一輛新能源汽車。

      3000萬輛,綠色、智能含金量幾何?

      從2018年產銷量剛過百萬輛,到2023年已逼近千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一直在“加速跑”。

      瞄準純電、混動和氫燃料等多元技術路線,“死磕”智能化、電池、電控等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才是最優解。

      2023年,大眾牽手小鵬、斯特蘭蒂斯入股零跑,中國企業在對外合作中逐漸擁有話語權,曾經的“市場換技術”逐步向“技術輸出”轉型。

      政策春風,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插上翅膀,更為激發汽車消費潛力注入動能。完善的產業鏈條、越發過硬的核心技術、越來越多的充電樁,讓更多人愛上綠色出行。

      近500萬輛,“出海”底氣何在?

      中國汽車用了半個多世紀,實現年出口從零到100萬輛的突破,2021年首超200萬輛,2023年近500萬輛。

      新年第一天,上海外高橋海通國際汽車碼頭,“久洋吉”號汽車滾裝船整裝待發,載著3600輛國產新能源汽車出海,奔赴墨西哥。

      繁忙的港口,火熱的經濟信號。僅在海通國際汽車碼頭,平均每天就有約3000輛國產汽車從這裏出發,駛向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大洋彼岸,在新西蘭經營汽車門店的理查德·範德恩格爾眼中,如今新西蘭居民選購中國汽車,看中的是價格優勢、技術過硬。

      有專家測算,出口攀升的同時,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均價提升至約1.9萬美元,實現了“量價齊升”,消費者對中國汽車品質認可度持續提升。

      我們的新能源汽車不僅開進了多個國家的大街小巷,也開進了海內外消費者的心頭。期待“中國造”汽車揚帆遠航。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