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濟頻道 > 經濟新聞 > 正文

經濟頻道

2024年,中國經濟這麼幹!
更新時間:2024-2-2 10:36:02    來源:新華社

  麵對複雜的外部環境和國內轉型壓力,中國經濟如何進一步鞏固回升向好基礎?2024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怎樣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怎樣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如何守住糧食安全,讓中國飯碗裝滿中國糧?

  一段時間以來,五場“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經濟形勢係列報告會在京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農業農村部負責同誌分別作了專題報告,回應熱點話題,詳解2024年經濟政策走向。

  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我國經濟恢複仍處在關鍵階段,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但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鞏固和增強回升向好態勢,離不開政策的有效銜接、接續發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說,2024年,要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推動各項宏觀政策持續落地見效。

  穩住基本盤。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推動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培育更多消費新業態新熱點。做好增發國債項目實施各項工作,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培育新動能。大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一步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激發新活力。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入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落實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在產權保護、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領域強化製度建設和監管,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同時,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加力吸引和利用外資,深入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不斷提升發展協調性平衡性,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

  鄭柵潔說,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有底氣,不斷推動經濟結構持續向優、增長動能持續增強、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增長引擎。發揮好工業“壓艙石”作用,要著力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係。這其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至關重要。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說,2024年,在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要著重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比如,全麵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深入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在重點領域再新建一批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啟動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區等。

  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2024年將支持龍頭企業優化整合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促進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並將著力引導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各類創新資源要素,鼓勵先試、首用中小企業創新產品。

  創新的落點在產業。針對在製造業中占比超80%的傳統產業,將加大改造提升力度,通過實施製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等讓“老樹發新芽”。聚焦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裝備等優勢產業,要加快強鏈延鏈補鏈,擴大規模優勢。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大力發展智能產品和裝備、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加快數字技術賦能。

  “全麵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推動新型工業化取得新突破。”金壯龍說。

  強化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

  財政政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近年來,財政部門連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為穩定宏觀經濟出力。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

  “這是黨中央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2024年財政政策定下的總基調。”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說,“適度加力”方麵,主要是加強財政資源統籌,組合使用專項債、國債以及稅費優惠、財政補助、財政貼息、融資擔保等多種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除財政自身收入外,2024年安排一定規模的赤字,並從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其他政府預算調入一部分資金,確保財政總的支出規模有所增加。此外,合理安排政府投資規模,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優化調整稅費政策。“提質增效”方麵,主要是推進財政管理法治化、科學化、標準化、規範化,把同樣的錢花出更大成效,同時加強與其他宏觀政策協同聯動,提升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效果。

  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財政政策也將進一步發力。一是支持促消費、擴投資、穩外貿,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循環。二是調結構、補短板、強弱項,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三是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財政部門將完整準確全麵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強化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藍佛安說。

  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加快培育新動能

  當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外部需求低迷,我國外貿外資如何鞏固基本盤、培育新動能?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夯實貨物、服務、數字貿易‘三大支柱’。”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這樣表示。

  升級貨物貿易。實施好已出台穩外貿政策,適時推動出台新政策。拓展中間品貿易,推動貿易綠色發展和全鏈條數字化轉型,促進跨境電商健康、持續、創新發展,提升海外倉專業化、規模化、智能化水平,促進加工貿易在國內梯度轉移,積極主動擴大進口,加強貿易投資聯動,吸引更多外資投向“中國製造”“中國服務”。

  創新服務貿易。推動出台服務貿易發展相關政策,升級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推動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擴圍提質。同時,深化服務領域開放,推動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行業市場準入,出台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

  發展數字貿易。推動出台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政策,培育科技、製度雙創新的數字貿易集聚區,積極參與全球數字貿易治理,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先行先試。

  “我國外貿發展麵臨的困難挑戰不容忽視,但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我們有能力、有底氣、有信心在更高水平上推動貿易強國建設邁出新步伐。”王文濤說。

  守牢糧食安全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麵振興

  “三農”基本盤進一步夯實,為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24年,怎樣推進鄉村全麵振興?

  “要把‘兩確保、三提升、兩強化’逐項落實到位。”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說。

  兩確保,就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要毫不鬆懈抓好糧食生產,著力穩口糧、穩玉米、穩大豆,播種麵積保持總體穩定,抓好大麵積單產提升,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推動各類資源聚焦到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上來,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三提升,就是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和鄉村治理水平。要做精做優鄉村特色產業,謀劃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提升等普及普惠、以小見大、以點帶麵的關鍵要事。

  兩強化,就是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要係統推動農業農村科技創新,紮實穩妥推進農村改革,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隨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麵臨難得的戰略機遇、更好的基礎條件。”唐仁健說,要著力夯基礎、穩產能、防風險、增活力,推動農業農村發展持續保持良好勢頭,鄉村全麵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2024年,中國經濟這麼幹!
    2024-2-2 10:36:02    來源:新華社

      麵對複雜的外部環境和國內轉型壓力,中國經濟如何進一步鞏固回升向好基礎?2024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怎樣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怎樣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如何守住糧食安全,讓中國飯碗裝滿中國糧?

      一段時間以來,五場“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經濟形勢係列報告會在京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農業農村部負責同誌分別作了專題報告,回應熱點話題,詳解2024年經濟政策走向。

      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我國經濟恢複仍處在關鍵階段,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但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鞏固和增強回升向好態勢,離不開政策的有效銜接、接續發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說,2024年,要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推動各項宏觀政策持續落地見效。

      穩住基本盤。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推動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培育更多消費新業態新熱點。做好增發國債項目實施各項工作,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培育新動能。大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一步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激發新活力。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入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落實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在產權保護、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領域強化製度建設和監管,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同時,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加力吸引和利用外資,深入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不斷提升發展協調性平衡性,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

      鄭柵潔說,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有底氣,不斷推動經濟結構持續向優、增長動能持續增強、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增長引擎。發揮好工業“壓艙石”作用,要著力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係。這其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至關重要。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說,2024年,在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要著重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比如,全麵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深入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在重點領域再新建一批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啟動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區等。

      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2024年將支持龍頭企業優化整合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促進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並將著力引導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各類創新資源要素,鼓勵先試、首用中小企業創新產品。

      創新的落點在產業。針對在製造業中占比超80%的傳統產業,將加大改造提升力度,通過實施製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等讓“老樹發新芽”。聚焦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裝備等優勢產業,要加快強鏈延鏈補鏈,擴大規模優勢。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大力發展智能產品和裝備、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加快數字技術賦能。

      “全麵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推動新型工業化取得新突破。”金壯龍說。

      強化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

      財政政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近年來,財政部門連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為穩定宏觀經濟出力。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

      “這是黨中央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2024年財政政策定下的總基調。”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說,“適度加力”方麵,主要是加強財政資源統籌,組合使用專項債、國債以及稅費優惠、財政補助、財政貼息、融資擔保等多種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除財政自身收入外,2024年安排一定規模的赤字,並從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其他政府預算調入一部分資金,確保財政總的支出規模有所增加。此外,合理安排政府投資規模,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優化調整稅費政策。“提質增效”方麵,主要是推進財政管理法治化、科學化、標準化、規範化,把同樣的錢花出更大成效,同時加強與其他宏觀政策協同聯動,提升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效果。

      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財政政策也將進一步發力。一是支持促消費、擴投資、穩外貿,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循環。二是調結構、補短板、強弱項,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三是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財政部門將完整準確全麵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強化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藍佛安說。

      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加快培育新動能

      當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外部需求低迷,我國外貿外資如何鞏固基本盤、培育新動能?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夯實貨物、服務、數字貿易‘三大支柱’。”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這樣表示。

      升級貨物貿易。實施好已出台穩外貿政策,適時推動出台新政策。拓展中間品貿易,推動貿易綠色發展和全鏈條數字化轉型,促進跨境電商健康、持續、創新發展,提升海外倉專業化、規模化、智能化水平,促進加工貿易在國內梯度轉移,積極主動擴大進口,加強貿易投資聯動,吸引更多外資投向“中國製造”“中國服務”。

      創新服務貿易。推動出台服務貿易發展相關政策,升級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推動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擴圍提質。同時,深化服務領域開放,推動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行業市場準入,出台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

      發展數字貿易。推動出台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政策,培育科技、製度雙創新的數字貿易集聚區,積極參與全球數字貿易治理,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先行先試。

      “我國外貿發展麵臨的困難挑戰不容忽視,但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我們有能力、有底氣、有信心在更高水平上推動貿易強國建設邁出新步伐。”王文濤說。

      守牢糧食安全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麵振興

      “三農”基本盤進一步夯實,為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24年,怎樣推進鄉村全麵振興?

      “要把‘兩確保、三提升、兩強化’逐項落實到位。”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說。

      兩確保,就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要毫不鬆懈抓好糧食生產,著力穩口糧、穩玉米、穩大豆,播種麵積保持總體穩定,抓好大麵積單產提升,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推動各類資源聚焦到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上來,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三提升,就是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和鄉村治理水平。要做精做優鄉村特色產業,謀劃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提升等普及普惠、以小見大、以點帶麵的關鍵要事。

      兩強化,就是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要係統推動農業農村科技創新,紮實穩妥推進農村改革,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隨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麵臨難得的戰略機遇、更好的基礎條件。”唐仁健說,要著力夯基礎、穩產能、防風險、增活力,推動農業農村發展持續保持良好勢頭,鄉村全麵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