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焦作網談 > 2020年焦作網談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沁陽11歲女孩收到鍾南山院士回信引網友熱議——
收信的幸福,你還記得嗎?
更新時間:2020-9-15 15:41:58    來源:焦作日報

  “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鍾南山”短短20個字,卻飽含著“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的殷殷祝願和無限期待。這是9月4日沁陽11歲女孩王詩涵收到的回信。為了說明回信的真實性,信封裏還附有鍾南山寫信的照片。

  王詩涵是沁陽市山王莊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今年3月份,她給鍾南山院士寫了一封600餘字的信。王詩涵寫道:“我已經謹遵您的吩咐,提醒家人做好防護工作啦!我現在特別崇拜您,請允許我代表一家人謝謝您。我長大以後要像您一樣,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鍾南山院士在百忙之中給王詩涵回了信,而這封回信成了她最好的“開學禮物”。

  寫信,曾是人們之間互相聯絡、溝通情感的重要方式,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手機的普及,人們逐漸習慣於通過電子郵件、手機短信和微信溝通,很少還會有人鋪開紙張、細細構思,在筆墨間體會情感的緩緩流淌。

  而這封鍾南山的回信,也讓不少焦作網友議論起書信的價值。

  網友“岩”說,前幾天看到一條消息,有幾所大學就倡議大學生通過手寫信件表達感情。鴻雁傳書,魚傳尺素,親手寫書信,本來就是很美的行為,真希望我們能放下手機,給自己的親友寫一封信,相信他們會有久違的感動。

  網友“豐富”說,用文字表達對師長、對親友的情感,分享體悟、傳遞祝福,比發微信、電子郵件、短信更有溫度。寫信吧,會讓你收獲不一樣的幸福。

  網友“歲月悠長”說,見字如麵,紙短情長。還記得在外地上學時,收到親友的來信,總是一個人躲起來,邊看邊哭,內心感到很溫暖,覺得被人關懷著、愛著。所以,很想寫信,就是現在沒有可收信的人了。

  網友“陸航”說,年輕時,和戀人兩地分居,就是憑借書信交流,並成全了一段姻緣。為了防止對方給別人看,我當初寫信,有時隻用拚音。現在想想,這些信,已成為最美好的青春回憶。

  主動提筆寫信,讓人看到一個豐盈的內心世界。收信的幸福,你還記得嗎?

記者 趙改玲

新聞編輯:劉佳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沁陽11歲女孩收到鍾南山院士回信引網友熱議——
    收信的幸福,你還記得嗎?
    2020-9-15 15:41:58    來源:焦作日報

      “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鍾南山”短短20個字,卻飽含著“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的殷殷祝願和無限期待。這是9月4日沁陽11歲女孩王詩涵收到的回信。為了說明回信的真實性,信封裏還附有鍾南山寫信的照片。

      王詩涵是沁陽市山王莊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今年3月份,她給鍾南山院士寫了一封600餘字的信。王詩涵寫道:“我已經謹遵您的吩咐,提醒家人做好防護工作啦!我現在特別崇拜您,請允許我代表一家人謝謝您。我長大以後要像您一樣,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鍾南山院士在百忙之中給王詩涵回了信,而這封回信成了她最好的“開學禮物”。

      寫信,曾是人們之間互相聯絡、溝通情感的重要方式,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手機的普及,人們逐漸習慣於通過電子郵件、手機短信和微信溝通,很少還會有人鋪開紙張、細細構思,在筆墨間體會情感的緩緩流淌。

      而這封鍾南山的回信,也讓不少焦作網友議論起書信的價值。

      網友“岩”說,前幾天看到一條消息,有幾所大學就倡議大學生通過手寫信件表達感情。鴻雁傳書,魚傳尺素,親手寫書信,本來就是很美的行為,真希望我們能放下手機,給自己的親友寫一封信,相信他們會有久違的感動。

      網友“豐富”說,用文字表達對師長、對親友的情感,分享體悟、傳遞祝福,比發微信、電子郵件、短信更有溫度。寫信吧,會讓你收獲不一樣的幸福。

      網友“歲月悠長”說,見字如麵,紙短情長。還記得在外地上學時,收到親友的來信,總是一個人躲起來,邊看邊哭,內心感到很溫暖,覺得被人關懷著、愛著。所以,很想寫信,就是現在沒有可收信的人了。

      網友“陸航”說,年輕時,和戀人兩地分居,就是憑借書信交流,並成全了一段姻緣。為了防止對方給別人看,我當初寫信,有時隻用拚音。現在想想,這些信,已成為最美好的青春回憶。

      主動提筆寫信,讓人看到一個豐盈的內心世界。收信的幸福,你還記得嗎?

    記者 趙改玲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