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上海立法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係
更新時間:2020-10-28 10:40:26    來源:新華社
  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27日表決通過《上海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條例》,條例將於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條例共十章八十五條,對公共衛生社會治理、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醫療救治、保障措施等均作出具體規定,旨在進一步構建“預防為主、平戰結合”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製機製。條例同時總結固化上海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的特色工作,特別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經驗和做法。

  例如,在推進公共衛生社會治理方麵,條例總結新冠肺炎疫情中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有效做法,提出要落實屬地責任和部門責任,將區域治理、部門治理、社區治理、單位治理、行業治理有機結合,形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公共衛生事件預防與處置體係。

  對於預防與應急準備,條例要求,建立完善以疾病預防控製機構為核心、醫療機構為支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依托的疾病預防控製體係,加強市、區兩級疾控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力建設,強化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病預防控製職責,健全醫防協同、疾控機構與社區聯動工作機製。

  條例還要求健全公共衛生監測預警體係,構建包括醫療機構,藥店,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服務機構,食用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進口冷鏈食品儲運、加工、銷售企業,交通樞紐等單位和場所的監測哨點布局,相關部門按監測方案共享監測信息,增強早期監測預警能力。

  條例也納入健康生活習慣培養相關內容,例如個人應當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增強自我防護意識,養成勤洗手、分餐、使用公筷公勺、不食用野味等文明健康生活習慣。條例明確,餐飲行業主管部門以及相關行業組織應當製定分餐製服務規範,並推動餐飲服務單位落實要求。

(記者 郭敬丹、仇逸)

新聞編輯:趙銀岷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上海立法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係
    2020-10-28 10:40:26    來源:新華社
      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27日表決通過《上海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條例》,條例將於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條例共十章八十五條,對公共衛生社會治理、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醫療救治、保障措施等均作出具體規定,旨在進一步構建“預防為主、平戰結合”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製機製。條例同時總結固化上海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的特色工作,特別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經驗和做法。

      例如,在推進公共衛生社會治理方麵,條例總結新冠肺炎疫情中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有效做法,提出要落實屬地責任和部門責任,將區域治理、部門治理、社區治理、單位治理、行業治理有機結合,形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公共衛生事件預防與處置體係。

      對於預防與應急準備,條例要求,建立完善以疾病預防控製機構為核心、醫療機構為支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依托的疾病預防控製體係,加強市、區兩級疾控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力建設,強化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病預防控製職責,健全醫防協同、疾控機構與社區聯動工作機製。

      條例還要求健全公共衛生監測預警體係,構建包括醫療機構,藥店,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服務機構,食用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進口冷鏈食品儲運、加工、銷售企業,交通樞紐等單位和場所的監測哨點布局,相關部門按監測方案共享監測信息,增強早期監測預警能力。

      條例也納入健康生活習慣培養相關內容,例如個人應當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增強自我防護意識,養成勤洗手、分餐、使用公筷公勺、不食用野味等文明健康生活習慣。條例明確,餐飲行業主管部門以及相關行業組織應當製定分餐製服務規範,並推動餐飲服務單位落實要求。

    (記者 郭敬丹、仇逸)

    新聞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