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地各有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精神
更新時間:2023-7-21 10:18:57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夏日炎炎,福州三坊七巷曆史文化街區人潮湧動。新推出的古厝文化研學活動吸引了不少學生;沈葆楨故居等新一批古厝修繕工程正在進行中;沉浸式演出、街頭文化藝術節等旅遊產品也相繼推出……

  “近來,我們通過文旅融合,努力激發三坊七巷所體現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它不僅‘火’起來,而且‘活’起來。”三坊七巷保護開發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浩說。

  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6月2日在京召開後,各地各有關部門結合自身工作,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

  天津市楊柳青鎮古色古香的楊柳青年畫館裏遊人如織,73歲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霍慶順每天都會在館裏,趁著暑期文旅熱潮,向遊客細細解讀每幅年畫的內涵。

  “適應新時代要求,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霍慶順說,他已做好一係列創新規劃:根據重大節假日、主題活動設計專屬年畫;將傳統技法與現代技術相融,推出係列年畫文創產品……

  一件件文藝精品、一場場文化盛宴,彰顯出新時代我國文化事業日益繁榮興盛,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迸發。

  承德避暑山莊內,駁岸、道路、橋閘保養維護等工程總進度已過半。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局長王榮昌表示,承德市計劃通過“劇情+景區+在地文創”模式打造數字化沉浸式5A級景區,持續推進文物創意產業園建設。

  西寧藝術劇院創排舞劇《河湟》,6月底在青海大劇院首演。演出追尋唐蕃古道、茶馬古道、絲綢南路的足跡,融入了青海花兒、河湟皮影戲等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絢麗多彩和中華民族曆經數千年歲月沉澱下的文化底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並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並蓄的開放胸懷。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長白山文化博覽城,朝鮮族的鶴舞、牙拍舞、假麵舞以及伽倻琴彈奏等表演輪番登場,展現新時代邊疆地區各民族群眾安居樂業、團結友愛的新麵貌。

  “我們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持續開展新時代‘金達萊紅’文藝誌願服務活動,以朝鮮族各項民間文化遺產和文藝實踐展現中華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包容性。”延邊州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崔紅女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

  嶽麓山下,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正通過“書院製”人才培養模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大學生通識課程。同時,作為黨性教育和傳統文化研修基地,書院進一步推進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與“兩個結合”專題展館的規劃建設,使之成為廣大幹部群眾學習、體驗文化傳承發展的場所。

  一個多月來,新聞戰線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精神更好落實。

  中國記協組織行業類媒體和主管新聞社團開設專欄專題、網頁專版,大力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傳承發展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運用中國新媒體大會、“行思中國”、“融媒有技”等平台,引導新媒體單位和商業傳播平台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和手段,推出更多反映習近平總書記深厚文化情懷和使命擔當的融媒體作品;依托“一帶一路”記者合作組織平台、新聞茶座、“走讀中國”、港澳台記者沙龍等品牌活動和平台載體,向世界講述中華文明悠久曆史,講好具有中國特色、蘊藏中國智慧的精彩故事,增強中華文明國際影響力。

  人民日報社發揮評論理論文章優勢,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先後推出任仲平文章和係列評論員文章,組編刊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行動指南》等理論文章,講透重大意義、講清深刻內涵、講明實踐要求。

  新華社重點圍繞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和“兩個結合”播發係列重點稿件,以多視角、多語種係統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並圍繞“第二個結合”開展調研,向全球發布智庫報告,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深入研討。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傳承發展的一係列重要論述融入新聞報道、文藝創作、理論節目、影視劇紀錄片、新媒體產品等方麵,力求以“思想+藝術+技術”的融合創新,踐行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精神。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地各有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精神
    2023-7-21 10:18:57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夏日炎炎,福州三坊七巷曆史文化街區人潮湧動。新推出的古厝文化研學活動吸引了不少學生;沈葆楨故居等新一批古厝修繕工程正在進行中;沉浸式演出、街頭文化藝術節等旅遊產品也相繼推出……

      “近來,我們通過文旅融合,努力激發三坊七巷所體現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它不僅‘火’起來,而且‘活’起來。”三坊七巷保護開發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浩說。

      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6月2日在京召開後,各地各有關部門結合自身工作,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

      天津市楊柳青鎮古色古香的楊柳青年畫館裏遊人如織,73歲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霍慶順每天都會在館裏,趁著暑期文旅熱潮,向遊客細細解讀每幅年畫的內涵。

      “適應新時代要求,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霍慶順說,他已做好一係列創新規劃:根據重大節假日、主題活動設計專屬年畫;將傳統技法與現代技術相融,推出係列年畫文創產品……

      一件件文藝精品、一場場文化盛宴,彰顯出新時代我國文化事業日益繁榮興盛,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迸發。

      承德避暑山莊內,駁岸、道路、橋閘保養維護等工程總進度已過半。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局長王榮昌表示,承德市計劃通過“劇情+景區+在地文創”模式打造數字化沉浸式5A級景區,持續推進文物創意產業園建設。

      西寧藝術劇院創排舞劇《河湟》,6月底在青海大劇院首演。演出追尋唐蕃古道、茶馬古道、絲綢南路的足跡,融入了青海花兒、河湟皮影戲等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絢麗多彩和中華民族曆經數千年歲月沉澱下的文化底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並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並蓄的開放胸懷。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長白山文化博覽城,朝鮮族的鶴舞、牙拍舞、假麵舞以及伽倻琴彈奏等表演輪番登場,展現新時代邊疆地區各民族群眾安居樂業、團結友愛的新麵貌。

      “我們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持續開展新時代‘金達萊紅’文藝誌願服務活動,以朝鮮族各項民間文化遺產和文藝實踐展現中華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包容性。”延邊州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崔紅女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

      嶽麓山下,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正通過“書院製”人才培養模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大學生通識課程。同時,作為黨性教育和傳統文化研修基地,書院進一步推進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與“兩個結合”專題展館的規劃建設,使之成為廣大幹部群眾學習、體驗文化傳承發展的場所。

      一個多月來,新聞戰線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精神更好落實。

      中國記協組織行業類媒體和主管新聞社團開設專欄專題、網頁專版,大力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傳承發展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運用中國新媒體大會、“行思中國”、“融媒有技”等平台,引導新媒體單位和商業傳播平台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和手段,推出更多反映習近平總書記深厚文化情懷和使命擔當的融媒體作品;依托“一帶一路”記者合作組織平台、新聞茶座、“走讀中國”、港澳台記者沙龍等品牌活動和平台載體,向世界講述中華文明悠久曆史,講好具有中國特色、蘊藏中國智慧的精彩故事,增強中華文明國際影響力。

      人民日報社發揮評論理論文章優勢,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先後推出任仲平文章和係列評論員文章,組編刊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行動指南》等理論文章,講透重大意義、講清深刻內涵、講明實踐要求。

      新華社重點圍繞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和“兩個結合”播發係列重點稿件,以多視角、多語種係統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並圍繞“第二個結合”開展調研,向全球發布智庫報告,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深入研討。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傳承發展的一係列重要論述融入新聞報道、文藝創作、理論節目、影視劇紀錄片、新媒體產品等方麵,力求以“思想+藝術+技術”的融合創新,踐行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精神。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