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體育時評:體育“飯圈化”當休矣
更新時間:2023-11-28 9:20:13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全紅嬋再次刷屏!在日前進行的2023年全國跳水錦標賽女子10米跳台決賽中,陳芋汐奪冠,全紅嬋獲得亞軍。賽後有觀眾現場質疑裁判,網上各種版本的“黑幕”更是層出不窮,引發網民關於體育“飯圈化”的熱議和抵製。

  “飯圈”現象起源於娛樂圈,其顯著特征之一就是“愛豆”必須無往而不利。一旦“愛豆”的表現沒有達到預期,一些人就會認為,必有“黑幕”,一些非理性的聲音會瞬間甚囂塵上。“飯圈”的另一個顯著特征則是侵擾他人隱私。

  體育“飯圈化”存在已久。此前,樊振東、王楚欽和楊舒予等知名運動員曾公開呼籲抵製這一現象。這一次,作為全紅嬋的師兄,跳水奧運冠軍何衝也批駁“全紅嬋被壓分”的說法,表示“飯圈化的思維和言行十分可怕”。

  體育“飯圈化”對體育項目的推廣和運動員的成長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首先,公眾的關注點發生偏移,對於運動項目本身的關注減少,隻聚焦場外情況發出莫須有的惡意猜測,不利於運動項目推廣和可持續發展。其次,給當事運動員以及相關人員造成困擾,增添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降低自我反省和學習的能力,長此以往不利於提高競技水平和良性競爭。更深層次的危害則是打擊了我國蓬勃發展的體育事業,社會各界努力打造的“公開、公平、公正”以及“道德、風格、幹淨”的賽事環境被視而不見。

  當前,刹住體育“飯圈化”之風,為體育事業發展營造風清氣爽的輿論環境十分必要。

  競技體育的魅力所在就是難以預知結果,拚的就是不到最後一刻決不言棄的堅毅品質。作為看客,我們每個人有支持和喜愛某位運動員的權利,但這種支持和喜愛應該出於理性,且有一定邊界,要學會理性看待運動員的表現和輸贏。

  運動場上沒有常勝將軍,運動員正是通過一次次的成功和挫折考驗,不斷汲取經驗教訓,繼續前行。我們希望運動員在麵對紛繁複雜的外界言論時,能守住初心、保持“人間清醒”。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運動員很難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外界的過度追捧和盲目討伐,容易讓人產生錯誤認知。一些平台在類似事件中應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相關話題的傳播和發酵,不能“作壁上觀”坐收流量紅利。

  兩年前,中國奧委會曾經發布聲明,號召社會各界尊重運動員個人權益,理性追星,避免不當言行,堅決杜絕“飯圈”亂象向體育領域蔓延。

  作為體育愛好者,我們應盡可能提供更多正能量的“陽光雨露”,助力運動員“茁壯成長”。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體育時評:體育“飯圈化”當休矣
    2023-11-28 9:20:13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全紅嬋再次刷屏!在日前進行的2023年全國跳水錦標賽女子10米跳台決賽中,陳芋汐奪冠,全紅嬋獲得亞軍。賽後有觀眾現場質疑裁判,網上各種版本的“黑幕”更是層出不窮,引發網民關於體育“飯圈化”的熱議和抵製。

      “飯圈”現象起源於娛樂圈,其顯著特征之一就是“愛豆”必須無往而不利。一旦“愛豆”的表現沒有達到預期,一些人就會認為,必有“黑幕”,一些非理性的聲音會瞬間甚囂塵上。“飯圈”的另一個顯著特征則是侵擾他人隱私。

      體育“飯圈化”存在已久。此前,樊振東、王楚欽和楊舒予等知名運動員曾公開呼籲抵製這一現象。這一次,作為全紅嬋的師兄,跳水奧運冠軍何衝也批駁“全紅嬋被壓分”的說法,表示“飯圈化的思維和言行十分可怕”。

      體育“飯圈化”對體育項目的推廣和運動員的成長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首先,公眾的關注點發生偏移,對於運動項目本身的關注減少,隻聚焦場外情況發出莫須有的惡意猜測,不利於運動項目推廣和可持續發展。其次,給當事運動員以及相關人員造成困擾,增添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降低自我反省和學習的能力,長此以往不利於提高競技水平和良性競爭。更深層次的危害則是打擊了我國蓬勃發展的體育事業,社會各界努力打造的“公開、公平、公正”以及“道德、風格、幹淨”的賽事環境被視而不見。

      當前,刹住體育“飯圈化”之風,為體育事業發展營造風清氣爽的輿論環境十分必要。

      競技體育的魅力所在就是難以預知結果,拚的就是不到最後一刻決不言棄的堅毅品質。作為看客,我們每個人有支持和喜愛某位運動員的權利,但這種支持和喜愛應該出於理性,且有一定邊界,要學會理性看待運動員的表現和輸贏。

      運動場上沒有常勝將軍,運動員正是通過一次次的成功和挫折考驗,不斷汲取經驗教訓,繼續前行。我們希望運動員在麵對紛繁複雜的外界言論時,能守住初心、保持“人間清醒”。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運動員很難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外界的過度追捧和盲目討伐,容易讓人產生錯誤認知。一些平台在類似事件中應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相關話題的傳播和發酵,不能“作壁上觀”坐收流量紅利。

      兩年前,中國奧委會曾經發布聲明,號召社會各界尊重運動員個人權益,理性追星,避免不當言行,堅決杜絕“飯圈”亂象向體育領域蔓延。

      作為體育愛好者,我們應盡可能提供更多正能量的“陽光雨露”,助力運動員“茁壯成長”。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