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生態環境部將開展優化廢鉛蓄電池跨省轉移管理試點
更新時間:2023-11-29 9:28:34    來源:新華社

  從當前起到2025年12月31日,生態環境部將在全國範圍開展優化廢鉛蓄電池跨省轉移管理試點工作。  

  生態環境部28日公布了《關於開展優化廢鉛蓄電池跨省轉移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在全國範圍,選擇一批環境管理水平高、技術裝備先進、汙染防治設施完備、具有一定經營規模的再生鉛企業作為優化廢鉛蓄電池跨省轉移管理試點單位。試點期間,向試點單位跨省轉移廢鉛蓄電池,並在全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係統運行危險廢物電子轉移聯單的,按照省內危險廢物轉移管理。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開展試點工作有利於推動危險廢物跨省轉移便捷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廢鉛蓄電池利用企業(以下簡稱“再生鉛企業”)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和技術進步,也為探索推進危險廢物跨省轉移利用簡化審批積累可複製推廣的經驗。

  危險廢物轉移是其利用處置的必要環節。這位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製度不斷健全,但部分地區仍存在危險廢物跨省轉移審批周期長的情況。生態環境部選擇跨省轉移需求大、利用價值高、環境風險較低、具有較好工作基礎的廢鉛蓄電池為突破口,先行先試,在全國範圍開展優化跨省轉移管理試點工作。

  記者了解到,隨著鉛蓄電池在汽車、電動自行車和儲能等領域的大規模應用,我國鉛蓄電池和再生鉛行業快速發展。目前,隻有部分省份有廢鉛蓄電池利用能力,沒有利用能力或者利用能力不足的省份,需要將廢鉛蓄電池跨省轉移至其他省份利用。據統計,廢鉛蓄電池目前是跨省轉移量最大的危險廢物種類之一。同時,廢鉛蓄電池收集、利用體係較為完善,轉移的環境風險總體可控。

  試點單位清單將實行動態管理。此前不符合基本條件的再生鉛企業滿足基本條件後可向所在省份生態環境部門申請增補進入試點單位清單,對試點單位也將建立退出機製。

(記者高敬)

新聞編輯:劉佳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生態環境部將開展優化廢鉛蓄電池跨省轉移管理試點
    2023-11-29 9:28:34    來源:新華社

      從當前起到2025年12月31日,生態環境部將在全國範圍開展優化廢鉛蓄電池跨省轉移管理試點工作。  

      生態環境部28日公布了《關於開展優化廢鉛蓄電池跨省轉移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在全國範圍,選擇一批環境管理水平高、技術裝備先進、汙染防治設施完備、具有一定經營規模的再生鉛企業作為優化廢鉛蓄電池跨省轉移管理試點單位。試點期間,向試點單位跨省轉移廢鉛蓄電池,並在全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係統運行危險廢物電子轉移聯單的,按照省內危險廢物轉移管理。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開展試點工作有利於推動危險廢物跨省轉移便捷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廢鉛蓄電池利用企業(以下簡稱“再生鉛企業”)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和技術進步,也為探索推進危險廢物跨省轉移利用簡化審批積累可複製推廣的經驗。

      危險廢物轉移是其利用處置的必要環節。這位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製度不斷健全,但部分地區仍存在危險廢物跨省轉移審批周期長的情況。生態環境部選擇跨省轉移需求大、利用價值高、環境風險較低、具有較好工作基礎的廢鉛蓄電池為突破口,先行先試,在全國範圍開展優化跨省轉移管理試點工作。

      記者了解到,隨著鉛蓄電池在汽車、電動自行車和儲能等領域的大規模應用,我國鉛蓄電池和再生鉛行業快速發展。目前,隻有部分省份有廢鉛蓄電池利用能力,沒有利用能力或者利用能力不足的省份,需要將廢鉛蓄電池跨省轉移至其他省份利用。據統計,廢鉛蓄電池目前是跨省轉移量最大的危險廢物種類之一。同時,廢鉛蓄電池收集、利用體係較為完善,轉移的環境風險總體可控。

      試點單位清單將實行動態管理。此前不符合基本條件的再生鉛企業滿足基本條件後可向所在省份生態環境部門申請增補進入試點單位清單,對試點單位也將建立退出機製。

    (記者高敬)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