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翼裝造夢家:向人類飛行的邊界出發
更新時間:2024-1-18 10:03:42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鳥兒高飛,你知道我的感受;豔陽高照,你懂得我的想法;微風吹過,我有著全新的體驗。”這段美國已故爵士歌手妮娜·西蒙在《Feeling Good(感覺很棒)》中吟唱的歌詞,用來形容翼裝飛行運動員的生涯再合適不過。

  2023年12月下旬,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怒江大峽穀上空,中國“飛人”盛廣強、楊晟從距地麵3000米的直升機跳出,以近200公裏的時速在空中飛馳。怒江兩岸的觀眾驚呼甫定,兩個紅色的身影已從打鷹山兩座山峰的鞍部閃電般穿過。

  平穩降落在江心島後,兩人擊掌相慶,像是兩隻自由的鳥兒祝賀彼此平安歸巢。

        “接風”時刻

  身著翼裝飛行服和降落傘,從飛機、高樓、高塔、大橋或是懸崖上跳下,借助翼膜結構,可以實現近似鳥類的滑翔——現代翼裝飛行運動在20世紀90年代誕生,由極限跳傘運動演變而來。

  高空翼裝飛行中,飛行者身攜主傘和副傘兩個降落傘,預備著陸時,打開降落傘的高度在1000米左右。而在低空翼裝飛行中,飛行者隻使用一個降落傘,開傘高度可低至離地150米。全世界的低空翼裝職業選手隻有五六百人,中國有不到10人。

  “玩低空翼裝,接到風那一刻是最自由的。”31歲的楊晟這樣形容飛行的感覺。他是前八一跳傘隊隊員,也是中國最年輕的低空翼裝飛行運動員。

  楊晟說,站在高樓或懸崖上是沒有風的,起跳後先是自由落體,讓風灌到翼裝裏,翼裝充氣之後,會像飛機機翼一樣產生升力,業內把這種感覺叫作“接風”。

  “感覺到風之後,腦子裏就沒有太多想的東西了,隻是在享受飛行的過程。”他說,“從石門間、峽穀裏穿過的時候,你會邊飛邊興奮地叫出來。”

  國內翼裝飛行“第一人”徐凱今年51歲。2005年,他學會了跳傘,也是那一年,他的教練去國外比賽帶回了一張光盤,那是他第一次看到翼裝飛行的錄像。

  “在那個年代,我們都覺得中國不會有人去做這樣的事。”徐凱回憶說。

  2011年,美國人傑布·科裏斯成功挑戰人類飛行極限,翼裝穿越湖南張家界天門洞,這讓徐凱覺得翼裝飛行一下就來到了身邊。

  2012年,徐凱開始到美國係統學習,成為中國首位翼裝飛人,並在國內邀請了一批專業高空運動選手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中國的極限運動者,接到了這場翼裝飛行的勁風。

        “都有一個飛行夢”

  

  “我記得很清楚,初二物理課本上有一個跳傘的圖案,當時我就想跳傘好玩,以後有機會跳傘的話就好了。”楊晟笑言。機緣巧合的是,初二下學期八一跳傘隊到他的學校招跳傘運動員,於是他早早離家,走上了實現飛行夢想的路。

  退役後,楊晟在徐凱的帶動下開始接觸翼裝飛行。他想,“老外可以飛得非常好,我們中國人也可以。”

  盛廣強和徐凱同齡,曾是業界知名的滑翔傘教練,他最初接觸翼裝飛行是為了完成自己的終極目標——用渦噴硬翼飛行器飛行。

  “我們都有一個飛行夢嘛。”盛廣強說,他的夢想是像鳥一樣在天空自由自在飛翔,學習翼裝飛行技術是實現這個夢想的第一步。

  2016年,在雲南昭通大山包,隻練了一年的盛廣強完成擊穿移動氣球標靶的高難度動作,這對外國選手來說通常需要十年的練習;2018年,楊晟和外國運動員成功完成翼裝夜間飛行表演,成為第一個參與翼裝夜間編隊飛行的中國人;2019年,徐凱發起北極地區翼裝飛行挑戰,那是北極圈內首次多國翼裝編隊飛行。

  徐凱說,翼裝飛行讓他更加了解自己。“你本來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做到的,一步一步地做了之後,就會發現人的潛力其實是無限的。”

  他樂觀地估計,下一次的低空翼裝飛行比賽,就會有新的中國麵孔出現。

        夢亦有界

  

  低空翼裝運動員之間有一個不成文的約定,每挑戰成功一個新的場地,這個地點在業內就可以由挑戰者來命名——這像是一種對探索人類飛行極限的小小犒賞。

  但是對他們而言,和探索極限相比,更重要的是敬畏規則,敬畏自然。

  “包括玩高空跳傘的人在內,很多人都覺得我們是瘋子,但我們覺得自己挺正常的。”楊晟的自嘲讓人忍俊不禁,但是說到安全飛行,他的眼神馬上認真起來。“隻要不去踩底線,這個項目是相對安全的,要靠自己來約束自己。”

  在兩次飛行的間隙,楊晟吃盒飯、逗女兒。記者眼中的他就是一個活潑開朗、喜歡插科打諢的大男孩。

  “這些優秀的運動員,我認為他們的共同點就是膽大心細。”徐凱認為,“我們應該用平常心來看待這個項目,未來它的受眾會越來越廣。”

  對於有興趣的高空運動愛好者,盛廣強也強調這項運動有一定的門檻,建議到正規的跳傘中心係統學習,從高空跳傘入門,在技術水平和心理狀態合適的情況下,再考慮進階的項目。

  一群勇敢的平常人,懷著一顆平常心,在持續訓練和安全意識的加持下,做著衝擊飛行夢想邊界的非常事;在藍天下,他們同樣有自己鮮活的人生。

  盛廣強說:“我想在自由的天空中飛得更高更遠。”

  呼吸,凝視,一躍而下,強風吹拂,一個勇敢的新世界在他們麵前疾速展開。人類對自由飛行的極限想象,在他們沒有羽毛的“雙翼”下一次次被刷新。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翼裝造夢家:向人類飛行的邊界出發
    2024-1-18 10:03:42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鳥兒高飛,你知道我的感受;豔陽高照,你懂得我的想法;微風吹過,我有著全新的體驗。”這段美國已故爵士歌手妮娜·西蒙在《Feeling Good(感覺很棒)》中吟唱的歌詞,用來形容翼裝飛行運動員的生涯再合適不過。

      2023年12月下旬,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怒江大峽穀上空,中國“飛人”盛廣強、楊晟從距地麵3000米的直升機跳出,以近200公裏的時速在空中飛馳。怒江兩岸的觀眾驚呼甫定,兩個紅色的身影已從打鷹山兩座山峰的鞍部閃電般穿過。

      平穩降落在江心島後,兩人擊掌相慶,像是兩隻自由的鳥兒祝賀彼此平安歸巢。

            “接風”時刻

      身著翼裝飛行服和降落傘,從飛機、高樓、高塔、大橋或是懸崖上跳下,借助翼膜結構,可以實現近似鳥類的滑翔——現代翼裝飛行運動在20世紀90年代誕生,由極限跳傘運動演變而來。

      高空翼裝飛行中,飛行者身攜主傘和副傘兩個降落傘,預備著陸時,打開降落傘的高度在1000米左右。而在低空翼裝飛行中,飛行者隻使用一個降落傘,開傘高度可低至離地150米。全世界的低空翼裝職業選手隻有五六百人,中國有不到10人。

      “玩低空翼裝,接到風那一刻是最自由的。”31歲的楊晟這樣形容飛行的感覺。他是前八一跳傘隊隊員,也是中國最年輕的低空翼裝飛行運動員。

      楊晟說,站在高樓或懸崖上是沒有風的,起跳後先是自由落體,讓風灌到翼裝裏,翼裝充氣之後,會像飛機機翼一樣產生升力,業內把這種感覺叫作“接風”。

      “感覺到風之後,腦子裏就沒有太多想的東西了,隻是在享受飛行的過程。”他說,“從石門間、峽穀裏穿過的時候,你會邊飛邊興奮地叫出來。”

      國內翼裝飛行“第一人”徐凱今年51歲。2005年,他學會了跳傘,也是那一年,他的教練去國外比賽帶回了一張光盤,那是他第一次看到翼裝飛行的錄像。

      “在那個年代,我們都覺得中國不會有人去做這樣的事。”徐凱回憶說。

      2011年,美國人傑布·科裏斯成功挑戰人類飛行極限,翼裝穿越湖南張家界天門洞,這讓徐凱覺得翼裝飛行一下就來到了身邊。

      2012年,徐凱開始到美國係統學習,成為中國首位翼裝飛人,並在國內邀請了一批專業高空運動選手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中國的極限運動者,接到了這場翼裝飛行的勁風。

            “都有一個飛行夢”

      

      “我記得很清楚,初二物理課本上有一個跳傘的圖案,當時我就想跳傘好玩,以後有機會跳傘的話就好了。”楊晟笑言。機緣巧合的是,初二下學期八一跳傘隊到他的學校招跳傘運動員,於是他早早離家,走上了實現飛行夢想的路。

      退役後,楊晟在徐凱的帶動下開始接觸翼裝飛行。他想,“老外可以飛得非常好,我們中國人也可以。”

      盛廣強和徐凱同齡,曾是業界知名的滑翔傘教練,他最初接觸翼裝飛行是為了完成自己的終極目標——用渦噴硬翼飛行器飛行。

      “我們都有一個飛行夢嘛。”盛廣強說,他的夢想是像鳥一樣在天空自由自在飛翔,學習翼裝飛行技術是實現這個夢想的第一步。

      2016年,在雲南昭通大山包,隻練了一年的盛廣強完成擊穿移動氣球標靶的高難度動作,這對外國選手來說通常需要十年的練習;2018年,楊晟和外國運動員成功完成翼裝夜間飛行表演,成為第一個參與翼裝夜間編隊飛行的中國人;2019年,徐凱發起北極地區翼裝飛行挑戰,那是北極圈內首次多國翼裝編隊飛行。

      徐凱說,翼裝飛行讓他更加了解自己。“你本來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做到的,一步一步地做了之後,就會發現人的潛力其實是無限的。”

      他樂觀地估計,下一次的低空翼裝飛行比賽,就會有新的中國麵孔出現。

            夢亦有界

      

      低空翼裝運動員之間有一個不成文的約定,每挑戰成功一個新的場地,這個地點在業內就可以由挑戰者來命名——這像是一種對探索人類飛行極限的小小犒賞。

      但是對他們而言,和探索極限相比,更重要的是敬畏規則,敬畏自然。

      “包括玩高空跳傘的人在內,很多人都覺得我們是瘋子,但我們覺得自己挺正常的。”楊晟的自嘲讓人忍俊不禁,但是說到安全飛行,他的眼神馬上認真起來。“隻要不去踩底線,這個項目是相對安全的,要靠自己來約束自己。”

      在兩次飛行的間隙,楊晟吃盒飯、逗女兒。記者眼中的他就是一個活潑開朗、喜歡插科打諢的大男孩。

      “這些優秀的運動員,我認為他們的共同點就是膽大心細。”徐凱認為,“我們應該用平常心來看待這個項目,未來它的受眾會越來越廣。”

      對於有興趣的高空運動愛好者,盛廣強也強調這項運動有一定的門檻,建議到正規的跳傘中心係統學習,從高空跳傘入門,在技術水平和心理狀態合適的情況下,再考慮進階的項目。

      一群勇敢的平常人,懷著一顆平常心,在持續訓練和安全意識的加持下,做著衝擊飛行夢想邊界的非常事;在藍天下,他們同樣有自己鮮活的人生。

      盛廣強說:“我想在自由的天空中飛得更高更遠。”

      呼吸,凝視,一躍而下,強風吹拂,一個勇敢的新世界在他們麵前疾速展開。人類對自由飛行的極限想象,在他們沒有羽毛的“雙翼”下一次次被刷新。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