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時評 > 懷川時評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讓“村晚”成為振興鄉村文化的有力抓手
□郭 劍
更新時間:2024-1-30 17:00:17    來源:焦作晚報

  據《焦作晚報》報道,經過縣區申報、地市推薦、省廳遴選,孟州市西虢鎮莫溝村被確定為河南省三個全國“村晚”示範展示點之一。該村將圍繞“大地歡歌迎新春 五穀豐登慶豐年”主題進行展演,不斷滿足農村群眾多樣的文化需求。

  不止莫溝村,隨著春節臨近,全市不少村莊都在熱熱鬧鬧地籌備“村晚”。“村晚”,顧名思義就是村民自創自演、自娛自樂的晚會,以其娛樂性、開放性、草根性、貼近性而風靡全國,既接地氣,又有人氣,是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是農民歡歡喜喜過大年的文化盛會,近年來已逐漸成為新農村建設中最活躍的文化大餐和振興鄉村文化的重要抓手。那麼,如何把“村晚”打造成農民最需要的新春文化大餐,使之成為展現農民務實、守信、崇學、向善風采的良好平台?如何促進“村晚”提質增效、實現全麵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一,各地文化部門要用心、用情、用力,當好“發動者”。要大力宣傳“村晚”在促進鄉村文化繁榮、豐富農民春節文化生活、推動鄉村旅遊發展、保護和傳承鄉土文化等方麵的重大意義,充分調動村民支持“村晚”、參與“村晚”、欣賞“村晚”的積極性,主動走到村民當中,廣泛征求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在節目選定、創作、排練等方麵力求“本土化”,讓村民身邊“最熟悉的人”演“最熟悉的事”,傳遞好聲音,弘揚正能量,潤物無聲,成風化人。唯有如此,“村晚”才能獲得村民的廣泛認可。

  第二,各地文化部門要嚴格把關,當好“選拔者”。“村晚”主要是村民自創自演、自娛自樂的文藝節目,文化部門既要選拔好村民“演員”,又要指導好村民“演員”,讓村民“演員”在“村晚”舞台上真正唱響鄉村振興進行曲、樹立富裕起來農民的新形象;既要精挑細選文藝節目,又要做到雅俗共賞、老少鹹宜,切實把節目中陳舊、低俗、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符的內容剔除出去,讓村民樂享“村晚”大餐,過一個既豐富多彩又有意義的春節。

  眼下,“村晚”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許多村莊已經成為新年俗,過大年、看“村晚”成了村裏的傳統,成了村民的期盼。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期待各地“村晚”辦得越來越好,激發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文化活力,打造更多反映農民精神新風貌、鄉村振興新氣象的載體,讓廣大農民擁有展示鄉村新麵貌、農民新形象的大舞台,享受到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總值班:李相宜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蔡 歡

編 輯:陳 婷

校 對:李紅岩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讓“村晚”成為振興鄉村文化的有力抓手
    □郭 劍
    2024-1-30 17:00:17    來源:焦作晚報

      據《焦作晚報》報道,經過縣區申報、地市推薦、省廳遴選,孟州市西虢鎮莫溝村被確定為河南省三個全國“村晚”示範展示點之一。該村將圍繞“大地歡歌迎新春 五穀豐登慶豐年”主題進行展演,不斷滿足農村群眾多樣的文化需求。

      不止莫溝村,隨著春節臨近,全市不少村莊都在熱熱鬧鬧地籌備“村晚”。“村晚”,顧名思義就是村民自創自演、自娛自樂的晚會,以其娛樂性、開放性、草根性、貼近性而風靡全國,既接地氣,又有人氣,是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是農民歡歡喜喜過大年的文化盛會,近年來已逐漸成為新農村建設中最活躍的文化大餐和振興鄉村文化的重要抓手。那麼,如何把“村晚”打造成農民最需要的新春文化大餐,使之成為展現農民務實、守信、崇學、向善風采的良好平台?如何促進“村晚”提質增效、實現全麵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一,各地文化部門要用心、用情、用力,當好“發動者”。要大力宣傳“村晚”在促進鄉村文化繁榮、豐富農民春節文化生活、推動鄉村旅遊發展、保護和傳承鄉土文化等方麵的重大意義,充分調動村民支持“村晚”、參與“村晚”、欣賞“村晚”的積極性,主動走到村民當中,廣泛征求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在節目選定、創作、排練等方麵力求“本土化”,讓村民身邊“最熟悉的人”演“最熟悉的事”,傳遞好聲音,弘揚正能量,潤物無聲,成風化人。唯有如此,“村晚”才能獲得村民的廣泛認可。

      第二,各地文化部門要嚴格把關,當好“選拔者”。“村晚”主要是村民自創自演、自娛自樂的文藝節目,文化部門既要選拔好村民“演員”,又要指導好村民“演員”,讓村民“演員”在“村晚”舞台上真正唱響鄉村振興進行曲、樹立富裕起來農民的新形象;既要精挑細選文藝節目,又要做到雅俗共賞、老少鹹宜,切實把節目中陳舊、低俗、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符的內容剔除出去,讓村民樂享“村晚”大餐,過一個既豐富多彩又有意義的春節。

      眼下,“村晚”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許多村莊已經成為新年俗,過大年、看“村晚”成了村裏的傳統,成了村民的期盼。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期待各地“村晚”辦得越來越好,激發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文化活力,打造更多反映農民精神新風貌、鄉村振興新氣象的載體,讓廣大農民擁有展示鄉村新麵貌、農民新形象的大舞台,享受到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總值班:李相宜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蔡 歡

    編 輯:陳 婷

    校 對:李紅岩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