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焦作網談 > 2023年焦作網談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為太極拳的保護和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更新時間:2023-11-8 10:30:25    來源:焦作日報

  “太極拳不僅是一種拳,更是一個文化符號。太極拳源於焦作,是焦作的文化瑰寶,但更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財富。在太極拳的一招一式中,我們可以領悟到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近日,市人大常委會公布《焦作市太極拳保護和發展條例》,在我市以及全國太極拳愛好者中引起“強震”,大家一致認為,要想更好地傳承太極拳,弘揚太極文化,做強太極產業,必須有相應的法律法規為其保駕護航。

  9月28日上午,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閉幕,全票批準通過了《焦作市太極拳保護和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於2023年12月17日起施行。該《條例》是我市製定的首部涉及曆史文化保護領域的法規,也是我國首部關於太極拳保護和發展的法規,太極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從此站上新起點。

  《條例》共33條,主要對太極拳保護和發展的原則,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職責,太極拳保護單位和代表性傳承人的權利義務,太極拳的人才培養、普及推廣、產業發展、交流協作,法律責任等作出了規定。

  網友“黃師傅”是太極拳“發燒友”。多年來,他以拳會友,結識了全國各地的太極拳愛好者。《條例》發布的第一時間,他將全文發在拳友群,立即引起大家的圍觀和討論。該網友說,《條例》明確提出,要建立太極拳檔案資料庫和數據庫,要求相關單位做好太極拳拳法、套路等的收集、整理、闡釋工作。由此可見,太極拳拳法種類眾多,每一種拳路都有淵源。今後,大家不必為拳路、流派爭執,我們要做的是將自己所學更好地傳承。

  網友“時刻”說,太極拳流派眾多,群眾基礎廣,是中國武術拳種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2006年,太極拳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成為聯接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文化紐帶,是焦作也是我國文化對外交流傳播的重要載體之一。焦作大力發展推動太極文化,未來,焦作一定會因太極而大放異彩。

  網友“繁花”說,太極拳是中華傳統武術的精華,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學習太極拳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讓身心高度和諧統一。太極拳的保護和發展立法後,有助於其進一步推廣和傳承,讓大家將傳統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網友“祁俊平”在廣州市創辦太極拳館,經過多年發展,在廣州市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在他的推動下,太極拳成為廣州市部分街道、學校的主要體育健身項目。他說,焦作為太極拳的保護和發展立法是對太極拳的保護,也是為太極拳師正名。有了《條例》的加持,他對自己鍾愛的事業更有信心。接下來,他要在突出焦作特色上下功夫,讓焦作太極拳成為在整個廣州叫得響的文化品牌。

記者 朱穎江

新聞編輯:劉佳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為太極拳的保護和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2023-11-8 10:30:25    來源:焦作日報

      “太極拳不僅是一種拳,更是一個文化符號。太極拳源於焦作,是焦作的文化瑰寶,但更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財富。在太極拳的一招一式中,我們可以領悟到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近日,市人大常委會公布《焦作市太極拳保護和發展條例》,在我市以及全國太極拳愛好者中引起“強震”,大家一致認為,要想更好地傳承太極拳,弘揚太極文化,做強太極產業,必須有相應的法律法規為其保駕護航。

      9月28日上午,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閉幕,全票批準通過了《焦作市太極拳保護和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於2023年12月17日起施行。該《條例》是我市製定的首部涉及曆史文化保護領域的法規,也是我國首部關於太極拳保護和發展的法規,太極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從此站上新起點。

      《條例》共33條,主要對太極拳保護和發展的原則,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職責,太極拳保護單位和代表性傳承人的權利義務,太極拳的人才培養、普及推廣、產業發展、交流協作,法律責任等作出了規定。

      網友“黃師傅”是太極拳“發燒友”。多年來,他以拳會友,結識了全國各地的太極拳愛好者。《條例》發布的第一時間,他將全文發在拳友群,立即引起大家的圍觀和討論。該網友說,《條例》明確提出,要建立太極拳檔案資料庫和數據庫,要求相關單位做好太極拳拳法、套路等的收集、整理、闡釋工作。由此可見,太極拳拳法種類眾多,每一種拳路都有淵源。今後,大家不必為拳路、流派爭執,我們要做的是將自己所學更好地傳承。

      網友“時刻”說,太極拳流派眾多,群眾基礎廣,是中國武術拳種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2006年,太極拳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成為聯接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文化紐帶,是焦作也是我國文化對外交流傳播的重要載體之一。焦作大力發展推動太極文化,未來,焦作一定會因太極而大放異彩。

      網友“繁花”說,太極拳是中華傳統武術的精華,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學習太極拳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讓身心高度和諧統一。太極拳的保護和發展立法後,有助於其進一步推廣和傳承,讓大家將傳統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網友“祁俊平”在廣州市創辦太極拳館,經過多年發展,在廣州市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在他的推動下,太極拳成為廣州市部分街道、學校的主要體育健身項目。他說,焦作為太極拳的保護和發展立法是對太極拳的保護,也是為太極拳師正名。有了《條例》的加持,他對自己鍾愛的事業更有信心。接下來,他要在突出焦作特色上下功夫,讓焦作太極拳成為在整個廣州叫得響的文化品牌。

    記者 朱穎江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