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他山之石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百家傳媒“大咖”沉浸式感受徐州精彩
更新時間:2023-11-1 10:39:57    來源:鹹寧網



      “大風起兮雲飛揚”,這裏古韻悠長、人傑地靈;

  “五省通衢達天下”,這裏開放包容、兼收並蓄;

  “一城青山半城湖”,這裏山水交融、南秀北雄……

  這裏是徐州,一座活力之城、魅力之城。

  10月25日至27日,2023中國報業媒體技術創新發展大會暨“百家媒體看徐州”采風活動在徐州舉行,來自國家級、省級、地市級和縣級媒體的近200名代表相聚徐州,在共話傳媒行業技術創新之際,沉浸式感受了徐州的人文魅力和城市風采。

  以盛會為媒,最會宣傳的媒體“大咖”們在此深讀徐州、見證發展,講述一城精彩。

  文化底蘊綻放風華

  俯拾有文化,移步皆曆史。徐州作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兩漢文化的發祥地和集萃地,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徐州持續打響“國潮漢風”“快哉徐州”品牌,打造世界級漢文化傳承和旅遊目的地,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10月25日,2023中國報業媒體技術創新發展大會暨“百家媒體看徐州”采風活動報到的第一天,重慶市報業傳媒協會副會長何洪元等嘉賓預約了徐州博物館的參觀,領略璀璨奪目的天工漢玉,感受近在咫尺的漢家煙火。

  同為徐州的漢文化所傾倒的臨沂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技術中心主任王愛猛多次來過徐州:“徐州漢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這次來徐州,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和現代化發展。相信未來的徐州會有更加蓬勃發展。”

  《彭城風華》大型湖島實景演出是徐州招待尊貴嘉賓的一道文化盛宴。演出以蘇軾在徐州的曆史故事為藍本,觀眾船中坐,船在湖中遊,戲在身邊演,與蘇公一起泛遊雲龍湖,品彭城風華。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徐州,雖然時間短暫,但是我感受到徐州人民特別熱情、好客。”26日晚上觀看了大型湖島實景演出《彭城風華》後,張家口日報社副總編輯馮海瀟感歎,“演出讓人大飽眼福,在雲龍湖上,以徐州的山水為幕,體驗感特別強,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宋朝。”

  “紮根徐州文化,講述徐州故事。”山西報業協會秘書長馮鴻表示,“在《彭城風華》的演出中,感受到了徐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精神之美,演出通過蘇軾與徐州城的故事,加深了觀眾對徐州曆史文化的了解。”

  現代產業釋放潛力

  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徐州產業基礎紮實。近年來,徐州牢固樹立大抓產業、重抓製造業鮮明導向,積極構建“343”創新產業集群,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地位不斷鞏固。

  在這座活力迸發的產業之城參觀,徐工集團機械裝備車間裏的“龐然大物”們令媒體大咖讚歎不已。

  “北有徐工,南有柳工。”柳州日報社編委、運營管理辦公室主任韋太平接受采訪時表示,“柳州和徐州一樣也是一座工業城市,兩個城市的相似之處很多。通過這次參觀,我們看到徐工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參與各項工程建設。我們也希望能夠取長補短向徐州學習,把民族工業做大做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除此之外,徐州的城市規劃和產業發展兩者結合得非常的好,展示了城市規劃和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給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在馬莊村,韋太平稱讚道,“這裏整體的村容村貌儼然是現代文明村的一個典範,村民發展出新的產業經濟,讓整個群眾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馬莊村能夠長期成為一個示範村鎮,它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產業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示範,對我們很有啟發。

  馬莊村持續壯大香包產業,把小香包做成了富民大產業,產品香飄海內外。聽聞講解員的介紹,采風團成員紛紛解囊購買。東方城鄉報編輯部主任張紅英說:“小香包不僅設計精美,而且還振興了馬莊的文化產業。”

  綿陽日報社數字數據部主任江濤說:“雖然我是第一次來,但徐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個方麵都讓我深刻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和發展潛力。”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作為中國北方少有的山水城市,徐州環城72座山巒、9條河流、7個湖泊,全市林木覆蓋率和建成區綠化率分別達31.2%和43.3%,均居全省前列,擁有國家A級景區56家,先後獲批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榮膺中國人居環境獎、聯合國人居獎。

  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實現了華麗蛻變,山水的靈韻與城市的繁華交相輝映,勾勒出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底色。棗莊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學軍說:“雖然我在棗莊工作,但是我可是地地道道的徐州人,好久沒回來了,這次來徐州感覺還是變化挺大。宣傳片上說到徐州是“一城青山半城湖”,而我眼中的徐州是‘一城青山滿城綠’。”

  完善的公共設施,給各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帶來了舒適便利。“徐州的基礎設施建設真不錯,我們從車站趕到酒店,全程快速路,路上非常通暢。”信陽日報社記者馬依釩表示。

  徐州融合南北方的特色,南雄北秀的獨特氣質吸引了諸位來賓。藍天白雲展詩情,青山綠水帶畫意,人與自然相融相生的生態畫卷,讓此次來徐的媒體團成員不時拿出手機將美景定格。

  “城市文化跟徐州的山水密切地聯係在一起。漫步在古城區,來到雲龍湖畔,一邊是山水交融的絕美畫麵,一邊是萬家燈火的煙火氣息,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潘安湖風景如畫,視野開闊,環境很是優美。”邢台日報社新媒體發布中心副主任尹彩紅表示,“這次采風活動一路上都很順利,也很充實,希望下次可以來徐州小住,體驗更多的徐州特色。”


  幸福民生宜居宜業

  徐州四度上榜“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不僅是一座城市的高光時刻,也是徐州人民的幸福時刻。這份沉甸甸的榮譽,代表一座城市的民生溫度,也折射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民生福祉是最具溫度的幸福表達。”來徐采風的媒體人紛紛表示,生活的質量、宜居的環境、和諧的氛圍都是衡量幸福指數的重要標尺,徐州人臉龐上洋溢的幸福讓人真切感受到了民生溫度和幸福指數。

  蚌埠日報社副社長、副總編輯王靜說:“這是我第三次來徐州公辦,之前一直沒有時間好好逛逛咱們徐州,此次借采風機會感受徐州的魅力,感覺變化還是挺大的。現在的徐州注重文旅發展,有很多可以遊玩的地方,有好多地方值得我們去學習。”

  “徐州的美食讓人印象深刻。”第一次來徐州的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愛濟南新聞端技術保障部副主任呂唯一表示,“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迫不及待地去品嚐美食。我們在徐州吃到了特色羊肉,徐州本地小山羊特有的風味非常好吃。”

  “這次我趕了個時髦,去品嚐了咱們的網紅美食米線,口味非常好!”談到徐州美食,東莞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張樹堅也打開了話匣子:“徐州的夜經濟做得真不錯,除了觀看《彭城風華》,我還去了回龍窩和戶部山文化街區逛了逛,不僅人氣旺,而且景色優,環境衛生也很好,走在古色古香的建築群中,特別有沉浸感。”

  四季往複此一城。這一場徐州探索之旅,解鎖了徐州城市新圖景,也讓大家對徐州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駐足感懷、流連忘返間,產業向新、生態向好、民生向暖的徐州,期待下次相約。

  城市能級節節攀升

  徐州北望京津冀、南接長三角,東臨沿海、西襟中原,是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實力最強、首位度最高的城市。近年來,全市聚力打造“三中心一樞紐一高地”,中心城市能級和首位度持續提升。

  這裏,城市集聚力輻射力加速提升——

  徐州經濟總量達到8400億元、在淮海經濟區十個城市中首屈一指,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平台、本地大學、三級以上醫院、“國字號”對外開放平台數量以及通達高鐵裏程等均遙遙領先,“米”字型高鐵樞紐的加快構建,淮海經濟區金融服務中心、淮海國際博覽中心、方特樂園等重大功能性項目相繼建成運營。

  這裏,協同發展全麵駛入“快車道”——

  牽頭編製淮海經濟區高質量協同發展規劃,徐州至淮北、宿州等跨省際快速路建成通車,區域10市住房公積金實現互貸互認、醫保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與淮北、宿州市分別合作共建省際產業園區,區域合作擴展到交通互聯、產業協同、生態共治等六大領域52個具體事項……徐州扛起“頭馬”擔當,致力於引領區域協同發展。

  這裏,對外開放不斷取得新成效——

  徐州既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也是江蘇重點打造的雙向開放樞紐門戶,擁有國家一類對外開放航空口岸、淮海國際陸港、綜保區和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商綜試區、國際郵件互換局等開放平台,爭創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獲批江蘇自貿區聯動創新發展區。

  采風途中,拔地而起的高樓、四通八達的道路、繁華熱鬧的商業街給采風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紛紛表示,徐州是一座近者悅、遠者來的魅力之城。從交通到商貿,從教育到科創,徐州一體推進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不僅自身城市綜合承載力、集聚力和影響力持續增強,同時還輻射引領省際毗鄰地區協同發展、加速崛起,中心城市的“定位”正切實變成“定位”。期待今後的徐州發展得越來越好。



 

新聞編輯:李潤生 
  • 上一條新聞: 沒有了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百家傳媒“大咖”沉浸式感受徐州精彩
    2023-11-1 10:39:57    來源:鹹寧網



          “大風起兮雲飛揚”,這裏古韻悠長、人傑地靈;

      “五省通衢達天下”,這裏開放包容、兼收並蓄;

      “一城青山半城湖”,這裏山水交融、南秀北雄……

      這裏是徐州,一座活力之城、魅力之城。

      10月25日至27日,2023中國報業媒體技術創新發展大會暨“百家媒體看徐州”采風活動在徐州舉行,來自國家級、省級、地市級和縣級媒體的近200名代表相聚徐州,在共話傳媒行業技術創新之際,沉浸式感受了徐州的人文魅力和城市風采。

      以盛會為媒,最會宣傳的媒體“大咖”們在此深讀徐州、見證發展,講述一城精彩。

      文化底蘊綻放風華

      俯拾有文化,移步皆曆史。徐州作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兩漢文化的發祥地和集萃地,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徐州持續打響“國潮漢風”“快哉徐州”品牌,打造世界級漢文化傳承和旅遊目的地,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10月25日,2023中國報業媒體技術創新發展大會暨“百家媒體看徐州”采風活動報到的第一天,重慶市報業傳媒協會副會長何洪元等嘉賓預約了徐州博物館的參觀,領略璀璨奪目的天工漢玉,感受近在咫尺的漢家煙火。

      同為徐州的漢文化所傾倒的臨沂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技術中心主任王愛猛多次來過徐州:“徐州漢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這次來徐州,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和現代化發展。相信未來的徐州會有更加蓬勃發展。”

      《彭城風華》大型湖島實景演出是徐州招待尊貴嘉賓的一道文化盛宴。演出以蘇軾在徐州的曆史故事為藍本,觀眾船中坐,船在湖中遊,戲在身邊演,與蘇公一起泛遊雲龍湖,品彭城風華。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徐州,雖然時間短暫,但是我感受到徐州人民特別熱情、好客。”26日晚上觀看了大型湖島實景演出《彭城風華》後,張家口日報社副總編輯馮海瀟感歎,“演出讓人大飽眼福,在雲龍湖上,以徐州的山水為幕,體驗感特別強,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宋朝。”

      “紮根徐州文化,講述徐州故事。”山西報業協會秘書長馮鴻表示,“在《彭城風華》的演出中,感受到了徐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精神之美,演出通過蘇軾與徐州城的故事,加深了觀眾對徐州曆史文化的了解。”

      現代產業釋放潛力

      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徐州產業基礎紮實。近年來,徐州牢固樹立大抓產業、重抓製造業鮮明導向,積極構建“343”創新產業集群,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地位不斷鞏固。

      在這座活力迸發的產業之城參觀,徐工集團機械裝備車間裏的“龐然大物”們令媒體大咖讚歎不已。

      “北有徐工,南有柳工。”柳州日報社編委、運營管理辦公室主任韋太平接受采訪時表示,“柳州和徐州一樣也是一座工業城市,兩個城市的相似之處很多。通過這次參觀,我們看到徐工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參與各項工程建設。我們也希望能夠取長補短向徐州學習,把民族工業做大做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除此之外,徐州的城市規劃和產業發展兩者結合得非常的好,展示了城市規劃和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給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在馬莊村,韋太平稱讚道,“這裏整體的村容村貌儼然是現代文明村的一個典範,村民發展出新的產業經濟,讓整個群眾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馬莊村能夠長期成為一個示範村鎮,它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產業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示範,對我們很有啟發。

      馬莊村持續壯大香包產業,把小香包做成了富民大產業,產品香飄海內外。聽聞講解員的介紹,采風團成員紛紛解囊購買。東方城鄉報編輯部主任張紅英說:“小香包不僅設計精美,而且還振興了馬莊的文化產業。”

      綿陽日報社數字數據部主任江濤說:“雖然我是第一次來,但徐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個方麵都讓我深刻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和發展潛力。”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作為中國北方少有的山水城市,徐州環城72座山巒、9條河流、7個湖泊,全市林木覆蓋率和建成區綠化率分別達31.2%和43.3%,均居全省前列,擁有國家A級景區56家,先後獲批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榮膺中國人居環境獎、聯合國人居獎。

      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實現了華麗蛻變,山水的靈韻與城市的繁華交相輝映,勾勒出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底色。棗莊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學軍說:“雖然我在棗莊工作,但是我可是地地道道的徐州人,好久沒回來了,這次來徐州感覺還是變化挺大。宣傳片上說到徐州是“一城青山半城湖”,而我眼中的徐州是‘一城青山滿城綠’。”

      完善的公共設施,給各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帶來了舒適便利。“徐州的基礎設施建設真不錯,我們從車站趕到酒店,全程快速路,路上非常通暢。”信陽日報社記者馬依釩表示。

      徐州融合南北方的特色,南雄北秀的獨特氣質吸引了諸位來賓。藍天白雲展詩情,青山綠水帶畫意,人與自然相融相生的生態畫卷,讓此次來徐的媒體團成員不時拿出手機將美景定格。

      “城市文化跟徐州的山水密切地聯係在一起。漫步在古城區,來到雲龍湖畔,一邊是山水交融的絕美畫麵,一邊是萬家燈火的煙火氣息,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潘安湖風景如畫,視野開闊,環境很是優美。”邢台日報社新媒體發布中心副主任尹彩紅表示,“這次采風活動一路上都很順利,也很充實,希望下次可以來徐州小住,體驗更多的徐州特色。”


      幸福民生宜居宜業

      徐州四度上榜“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不僅是一座城市的高光時刻,也是徐州人民的幸福時刻。這份沉甸甸的榮譽,代表一座城市的民生溫度,也折射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民生福祉是最具溫度的幸福表達。”來徐采風的媒體人紛紛表示,生活的質量、宜居的環境、和諧的氛圍都是衡量幸福指數的重要標尺,徐州人臉龐上洋溢的幸福讓人真切感受到了民生溫度和幸福指數。

      蚌埠日報社副社長、副總編輯王靜說:“這是我第三次來徐州公辦,之前一直沒有時間好好逛逛咱們徐州,此次借采風機會感受徐州的魅力,感覺變化還是挺大的。現在的徐州注重文旅發展,有很多可以遊玩的地方,有好多地方值得我們去學習。”

      “徐州的美食讓人印象深刻。”第一次來徐州的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愛濟南新聞端技術保障部副主任呂唯一表示,“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迫不及待地去品嚐美食。我們在徐州吃到了特色羊肉,徐州本地小山羊特有的風味非常好吃。”

      “這次我趕了個時髦,去品嚐了咱們的網紅美食米線,口味非常好!”談到徐州美食,東莞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張樹堅也打開了話匣子:“徐州的夜經濟做得真不錯,除了觀看《彭城風華》,我還去了回龍窩和戶部山文化街區逛了逛,不僅人氣旺,而且景色優,環境衛生也很好,走在古色古香的建築群中,特別有沉浸感。”

      四季往複此一城。這一場徐州探索之旅,解鎖了徐州城市新圖景,也讓大家對徐州這座城市有了新的認識。駐足感懷、流連忘返間,產業向新、生態向好、民生向暖的徐州,期待下次相約。

      城市能級節節攀升

      徐州北望京津冀、南接長三角,東臨沿海、西襟中原,是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實力最強、首位度最高的城市。近年來,全市聚力打造“三中心一樞紐一高地”,中心城市能級和首位度持續提升。

      這裏,城市集聚力輻射力加速提升——

      徐州經濟總量達到8400億元、在淮海經濟區十個城市中首屈一指,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平台、本地大學、三級以上醫院、“國字號”對外開放平台數量以及通達高鐵裏程等均遙遙領先,“米”字型高鐵樞紐的加快構建,淮海經濟區金融服務中心、淮海國際博覽中心、方特樂園等重大功能性項目相繼建成運營。

      這裏,協同發展全麵駛入“快車道”——

      牽頭編製淮海經濟區高質量協同發展規劃,徐州至淮北、宿州等跨省際快速路建成通車,區域10市住房公積金實現互貸互認、醫保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與淮北、宿州市分別合作共建省際產業園區,區域合作擴展到交通互聯、產業協同、生態共治等六大領域52個具體事項……徐州扛起“頭馬”擔當,致力於引領區域協同發展。

      這裏,對外開放不斷取得新成效——

      徐州既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也是江蘇重點打造的雙向開放樞紐門戶,擁有國家一類對外開放航空口岸、淮海國際陸港、綜保區和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商綜試區、國際郵件互換局等開放平台,爭創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獲批江蘇自貿區聯動創新發展區。

      采風途中,拔地而起的高樓、四通八達的道路、繁華熱鬧的商業街給采風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紛紛表示,徐州是一座近者悅、遠者來的魅力之城。從交通到商貿,從教育到科創,徐州一體推進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不僅自身城市綜合承載力、集聚力和影響力持續增強,同時還輻射引領省際毗鄰地區協同發展、加速崛起,中心城市的“定位”正切實變成“定位”。期待今後的徐州發展得越來越好。



     

    新聞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