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縣區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疊彩雲鄉”擁抱詩和遠方
更新時間:2023-11-13 10:35:12    來源:焦作日報

  10月5日,焦作籍亞運冠軍王浩宇應邀參觀家鄉的雲台山景區,特意來到岸上小鎮打卡“疊彩雲鄉”文創集合店。

  何謂“疊彩雲鄉”?這是修武縣鄉村文旅共興黨委的公共品牌,即黨委聯建的21個行政村共同擁有、共同創造、共同使用的品牌。

  所謂公共品牌,正如新鄭的大棗都叫“好想你”、內蒙古的優勢農產品都叫“天賦河套”、寧夏的枸杞都叫“寧夏紅”一樣,修武所有的優勢特色產品,都可以冠名“疊彩雲鄉”品牌。

  有何喻意?疊彩,代表疊彩洞。這是修武人民為了修一條下山的生存路,曆時20多年在懸崖上修建的19個穿山 隧道群,彰顯修武人民不認命、不服輸的強大精神力量。雲鄉,既代表雲台山,又釋義雲彩的故鄉,是修武人民對幸福鄉村的美好期待。

  打造“疊彩雲鄉”公共品牌,是今年9月成立的修武縣鄉村文旅共興黨委下的“一招棋”,不僅是品牌和形式的創新,更是對資源整合、文旅共興新模式的探索。

  修武縣委組織部成立縣鄉村文旅共興黨委,是基於文旅大縣的比較優勢、以區域化黨建為抓手的黨建探索,通過跨域聯動、組織聯建、資源聯合、項目聯促、品牌聯塑、產業聯興,破解傳統發展模式中“就村說村”“就鄉說鄉”局限,變“單打獨鬥”為抱團發展,打破區域壁壘,實現強強聯合、以強帶弱。

  如何保障?且看“1+3+X+N”模式!“1”是成立縣鄉村文旅共興黨委;“3”是將6個鄉鎮21個試點村整合劃分為東、西、南3個聯建區域;“X”是15個相關職能部門全方位參與;“N”是包括外部社會資源、內部機製在內的多方麵力量支持和保障,比如引入協會組織、文創機構、院校企業等外部力量,推行聯治共商、項目共育、三級聯動等工作機製。

  三大區域如何跨界抱團?

  南部區域黨委書記周保軍胸有成竹。他說:“我們南部區域7個試點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七賢鎮的坡前村有美食街、沙牆村有民宿、孫窯村有電商直播,郇封鎮後雁門村有冰菊基地,王屯鄉新莊村有大棗。這些村雖然跨村跨鎮,但完全可以建起一個文旅產業的閉環鏈條,打造鄉村‘飛地經濟’的新樣板!”

  雲台山鎮一鬥水村黨支部書記王勇很興奮,縣鄉村文旅共興黨委成立當天,該鎮一鬥水村和岸上村就結了對子。岸上村吃旅遊飯多年,有經濟實力,有市場理念,這兩個村抱團共進、資源共享,對一鬥水村升級發展旅遊產業可是“及時雨”。

  同樣,後雁門村和雲台冰菊基地聯建共建,推動雙方抱團更緊,更好共同發展。10月4日,修武縣鄉村文旅共興黨委指導建設的第一個實體商店——“疊彩雲鄉”文創集合店正式運營。該店集合了21個文旅特色村落的優質農特產品及手工藝品,當陽峪的陶瓷手鐲、小工藝品、茶具,後雁門村的雲台冰菊,一鬥水村的小米、土蜂蜜等應有盡有,這些產品共同的品牌就是“疊彩雲鄉”。10月4日開店至8日,借助國慶、中秋假期雲台山龐大的遊客流量,這個小店銷售額達1.28萬元。

  更為可貴的是,修武縣委組織部敢於給年輕人壓擔子,讓選調生成為打造“疊彩雲鄉”品牌的生力軍。這個品牌Logo的設計者是剛入職的2023年選調生馬青草。她說,品牌Logo的設計過程也是她理解修武厚重曆史人文的過程,是加深黨建知識學習的過程,引導她踏上了激揚青春的新賽道。

  各鄉鎮對此非常支持。七賢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喬鳳麗說,跨界抱團拓寬了鄉鎮的發展視野,黨建與文旅結合、鄉村和現代交融,這樣的探索為鄉村振興、群眾增收、共同富裕,開辟了新的路徑。

  修武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劉煜表示,“疊彩雲鄉”既是黨建品牌,又是文旅品牌,也是鄉村共富共興品牌。這個品牌的根本支撐,就是區域化黨建。區域化黨建推動具有互補互促、互聯互動條件的鄉村組成高質量發展聯合體,“疊彩雲鄉”品牌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促進鄉村區域統籌、資源整合、產業聯動、治理共商。

記者 王 言

總值班:李相宜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聶 楠

編 輯:劉 佳

校 對:謝欣汝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疊彩雲鄉”擁抱詩和遠方
    2023-11-13 10:35:12    來源:焦作日報

      10月5日,焦作籍亞運冠軍王浩宇應邀參觀家鄉的雲台山景區,特意來到岸上小鎮打卡“疊彩雲鄉”文創集合店。

      何謂“疊彩雲鄉”?這是修武縣鄉村文旅共興黨委的公共品牌,即黨委聯建的21個行政村共同擁有、共同創造、共同使用的品牌。

      所謂公共品牌,正如新鄭的大棗都叫“好想你”、內蒙古的優勢農產品都叫“天賦河套”、寧夏的枸杞都叫“寧夏紅”一樣,修武所有的優勢特色產品,都可以冠名“疊彩雲鄉”品牌。

      有何喻意?疊彩,代表疊彩洞。這是修武人民為了修一條下山的生存路,曆時20多年在懸崖上修建的19個穿山 隧道群,彰顯修武人民不認命、不服輸的強大精神力量。雲鄉,既代表雲台山,又釋義雲彩的故鄉,是修武人民對幸福鄉村的美好期待。

      打造“疊彩雲鄉”公共品牌,是今年9月成立的修武縣鄉村文旅共興黨委下的“一招棋”,不僅是品牌和形式的創新,更是對資源整合、文旅共興新模式的探索。

      修武縣委組織部成立縣鄉村文旅共興黨委,是基於文旅大縣的比較優勢、以區域化黨建為抓手的黨建探索,通過跨域聯動、組織聯建、資源聯合、項目聯促、品牌聯塑、產業聯興,破解傳統發展模式中“就村說村”“就鄉說鄉”局限,變“單打獨鬥”為抱團發展,打破區域壁壘,實現強強聯合、以強帶弱。

      如何保障?且看“1+3+X+N”模式!“1”是成立縣鄉村文旅共興黨委;“3”是將6個鄉鎮21個試點村整合劃分為東、西、南3個聯建區域;“X”是15個相關職能部門全方位參與;“N”是包括外部社會資源、內部機製在內的多方麵力量支持和保障,比如引入協會組織、文創機構、院校企業等外部力量,推行聯治共商、項目共育、三級聯動等工作機製。

      三大區域如何跨界抱團?

      南部區域黨委書記周保軍胸有成竹。他說:“我們南部區域7個試點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七賢鎮的坡前村有美食街、沙牆村有民宿、孫窯村有電商直播,郇封鎮後雁門村有冰菊基地,王屯鄉新莊村有大棗。這些村雖然跨村跨鎮,但完全可以建起一個文旅產業的閉環鏈條,打造鄉村‘飛地經濟’的新樣板!”

      雲台山鎮一鬥水村黨支部書記王勇很興奮,縣鄉村文旅共興黨委成立當天,該鎮一鬥水村和岸上村就結了對子。岸上村吃旅遊飯多年,有經濟實力,有市場理念,這兩個村抱團共進、資源共享,對一鬥水村升級發展旅遊產業可是“及時雨”。

      同樣,後雁門村和雲台冰菊基地聯建共建,推動雙方抱團更緊,更好共同發展。10月4日,修武縣鄉村文旅共興黨委指導建設的第一個實體商店——“疊彩雲鄉”文創集合店正式運營。該店集合了21個文旅特色村落的優質農特產品及手工藝品,當陽峪的陶瓷手鐲、小工藝品、茶具,後雁門村的雲台冰菊,一鬥水村的小米、土蜂蜜等應有盡有,這些產品共同的品牌就是“疊彩雲鄉”。10月4日開店至8日,借助國慶、中秋假期雲台山龐大的遊客流量,這個小店銷售額達1.28萬元。

      更為可貴的是,修武縣委組織部敢於給年輕人壓擔子,讓選調生成為打造“疊彩雲鄉”品牌的生力軍。這個品牌Logo的設計者是剛入職的2023年選調生馬青草。她說,品牌Logo的設計過程也是她理解修武厚重曆史人文的過程,是加深黨建知識學習的過程,引導她踏上了激揚青春的新賽道。

      各鄉鎮對此非常支持。七賢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喬鳳麗說,跨界抱團拓寬了鄉鎮的發展視野,黨建與文旅結合、鄉村和現代交融,這樣的探索為鄉村振興、群眾增收、共同富裕,開辟了新的路徑。

      修武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劉煜表示,“疊彩雲鄉”既是黨建品牌,又是文旅品牌,也是鄉村共富共興品牌。這個品牌的根本支撐,就是區域化黨建。區域化黨建推動具有互補互促、互聯互動條件的鄉村組成高質量發展聯合體,“疊彩雲鄉”品牌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促進鄉村區域統籌、資源整合、產業聯動、治理共商。

    記者 王 言

    總值班:李相宜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聶 楠

    編 輯:劉 佳

    校 對:謝欣汝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