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人文山陽 > 正文

經典山陽

北朱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多
更新時間:2014-11-6 9:41:58    來源:焦作晚報

    悠久文明的曆史積澱,形成了北朱村諸多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8月,北朱村被公布為“全國第二批傳統村落”。在已經完成的《中國傳統村落檔案》中,除了市級非遺名錄的背樁、紅拳、舞蹈腰鼓之外,在“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欄目中,還薈萃著豐富多彩的十項內容。

    一、秧歌:北朱村的秧歌起於明代,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淵源。北朱村始祖張昺,明代洪武年間在都城南京為官十多載,曆任工部右侍郎、刑部侍郎及兵部、禮部尚書等職。家眷仆從隨之遷至,逢年過節愛看當地文藝演出。張昺建文年間出任北平布政使,受密命隻身前往北平監察燕藩,不幸泄密,受騙遇害。家眷聞此噩耗星夜逃離,在朱村隱居下來。後來,明主們多次為張昺及“建文諸臣”平反昭雪、封諡,並“發帑建祠”,“有苗裔著恤錄”。直到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北朱村“張忠烈公祠”落成慶典時,以前小規模的南方秧歌又扭了出來。在之後的數百年中,不斷融入我們當地秧歌的精華,形成了一整套結構完整、技藝脫俗的北朱村秧歌。

    二、高蹺:北朱村高蹺是雜技性舞蹈表演,已有上百年的曆史。清朝末年,“忠烈公”張昺15世裔孫張發祥熱心公益事業,出資組建了踩高蹺隊。高蹺用上粗下細硬雜木做成,高低根據踩者身高分為高、低、中三種。

    三、抬皇杠:北朱村流傳下來的抬皇杠已有數百年的曆史。傳說附近的新店村農曆正月初八是火神廟會,北朱村抬皇杠赴會時途經數村、盡展風采。杠象征運輸工具,用寬厚的竹子做成。一盤杠由杠、箱架、寶箱、箱環和頂旗五部分組成,重七八十斤。一組杠有5人:抬杠者和護衛各2人,押運官1人。演出時,鼓、鑼、鑔等打擊樂伴奏。表演隊形有“一條線”“單出頭”“五福捧壽”“八仙過海”“十三太保”和“串杠”等。北朱村的“串杠”可是一絕:抬杠者一起用力顛杠,不用手扶,那杠就“啪”地一下同時越頭而過,穩穩當當地落在了另一個肩頭上。北朱村抬皇杠因此遠近聞名。

    四、旱船:北朱村旱船是民間遊藝表演形式,上百年的演出久盛不衰。旱船用長六七米的竹竿熏烤成橢圓形的“船架”,再圍上彩繪絲綢當“船身”,下邊綴的絲穗行走時如“漂水”狀。“船身”紮滿絹綢花朵。“船身”高度以表演者身高而定。“船頂”拱形、內掛的燈籠和小鏡子閃光耀眼。演員有“船工”和“坐船”。動作有“起錨”、“行船”和“表演”。“船工”劃槳彎腰弓背,“坐船”左右、高低晃動“船身”,若行雲流水,張弛有度。通常還有《白蛇傳》、《花木蘭》等劇目及自編唱詞配之表演。北朱村旱船表演精彩,老百姓喜聞樂見。

    五、八音會:北朱村八音會早在前清時期就有文、武場表演。“八音”寓意器樂之多,“會”為樂器合奏意。主要有嗩呐、笙、笛、二胡和大鼓、小鼓、小鑼、鈸、鑔、梆子、碰鈴、木魚等打擊樂器。

    六、粉條:北朱村粉條起於明代。建文年間,北平布政使張昺蒙冤遇害後,其長、次子逃到了朱村,兄南弟北。到了冬季,居住在北朱村的張昺次子資實已盡,便想到了做粉條生意。在南京時隻是好奇地在朋友那裏學會了下粉條工藝。為了生計,便在街上壘了鍋台,做起了下粉條生意。因所下粉條筋道、光滑、口感極爽,遠近客戶盈門。後來張昺平反昭雪,此門張氏舍不得離開,粉條工藝便流傳了下來。如今,北朱村做粉條生意者竟有數十家。

    七、小磨香油:北朱村小磨香油始於明代。張昺次子逃到北朱村後學會了磨製小磨香油。到了張昺曾孫張璉,小磨香油技術更加高超,自產自銷。一天。張璉遊鄉到府城村,回鄉探親的安慶知府王璠見其氣度不凡,就選為佳婿。張璉從此憤讀,科舉得中後任山東省安丘縣儒學訓導,署縣正堂事(正七品)。張璉赴任後,其後裔舍不得放棄小磨香油生意,從而流傳至今。如今,北朱村仍有小磨香油油坊數家,醇香名聲在外,不少市裏人慕名上門購買。

    八、風味小吃不翻兒:北朱村風味小吃不翻兒,流傳了至少300多年。不翻兒是一種美味形奇的烙餅。烙這種餅首先需要鐵合金鑄就的鼓頂小鏊,鏊邊沿寬而槽深,中間凸起;二是用小米麵糊,因小米麵光滑細膩,不易粘底。為烙得鬆軟,還需發酵麵粥;三是添加作料花椒、八角、小茴香粉等天然香料;四是掌握烙烤技巧與火候,不至於夾生與烤糊。此餅數十年前還是走親訪友的佳品,現仍流傳於北朱村。

    九、舞圍竿:北朱村舞圍竿是大型民間文藝活動,俗稱“圍兒”,焦作僅此一家。北朱村舞圍竿源於明代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是該村張氏始祖張昺“忠烈公”祠大殿落成時的慶典節目,距今已有400餘年曆史。圍竿用粗竹竿做成,裝飾品有紅、綠、黃色的彩綢和鈴鐺,竿頭係挽綢繡球,美觀而有聲響。舞圍竿是姑娘團隊表演,隊員身高1.6米以上者18~20人。舞圍竿表演場麵宏大,動作舒展、優雅,分為行進與場地表演兩種。行進時動作舒緩,側身穩步向前。

    十、生石灰:北朱村生石灰清末民國初年就名震西安和全國。當時,西安修複古城牆及興慶宮,公開向全國招標采買建材。北朱村民族企業家張瑞彩用鐵路運輸100公斤樣品投標,在數家中標產業中一舉奪冠。

    □ 嫻 征

 

文章編輯:wxj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廣告服務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網友幫忙團熱線:(0391)8797395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郵編:454002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舉報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號 報業·國貿大廈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