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人文山陽 > 正文

經典山陽

茶文化裏的“焦作元素”
更新時間:2022-12-6 16:18:38    來源:焦作日報

  

  “茶馬古道”重要節點——沁陽碗子城。

  11月30日,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國又一項代表性文化舉起了“世界招牌”。消息傳來,全國茶人不禁拍手相慶。

  此時,焦作也理應歡欣鼓舞。自古以來,焦作與茶文化淵源頗深。

  這或許令許多人詫異。在許多人看來,焦作喝茶者有之,但若論種茶、茶道者,定是“弱項”,何來“情緣”?

  其實,恰恰相反,自古以來,焦作大地茶香馥鬱。

  近日,記者采訪了中原著名茶人、焦作市茶文化研究會原秘書長陳德中。近幾年來,他正在編撰《焦作茶典》,從收集來的大量史料中證明,焦作茶文化底蘊豐厚。

  上古時期,神農在此嚐百草,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片茶葉,這樣的說法有理有據。

  “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另據唐代著名史學家司馬貞撰寫的《補史記·三皇本紀》記載:“神農以赭鞭鞭草木,始嚐百草,始有醫藥。”而這種據說“紅色竹根”的竹子,恰恰是焦作的丹沁竹林。更有民間傳說,神農在野外用釜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微黃,口感醇厚,入口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便發現了茶。更有傳說“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是一種苦草,有人認為是太行山特產——冬淩草。

  自“神農嚐百草”後,焦作關於“茶”的故事便不絕於耳。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隱居焦作太行山,撫琴吟詩,傳為佳話。

  唐時,焦作曾是河北道貢茶基地,種植出了唐朝時黃河以北的第一片茶葉。這樣的提法有何考證呢?

  據陳德中多方查證,唐朝時期的沁陽曾種植過貢茶。據《中國名茶誌》河南卷記載:河南省產茶曆史悠久,自東周時期傳入(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0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由原產地沿川陝大道傳入陝西,又沿漢水傳入東周政治經濟中心——河南,並在氣候溫和的河南南部生根。後又向北、東兩個方向發展,向北發展到懷州(今沁陽)等處,形成貢茶;向東沿義陽(今信陽)、光州(今潢川、光山)入安徽西部的壽州(今六安)形成淮南茶區。

  另據《方誌分類資料》載,唐代貢茶產區有:河北道的懷州河內郡(今沁陽);山南道的峽州夷陵郡;淮南道的申州義陽郡。

  不僅如此,唐宋盛極一時的“茶宴”的提出者曾是河內人山謙之。

  茶宴,乃是古人用茶宴請賓客、會聚朋友的活動。“茶宴”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山謙之的《吳興記》,該書成於公元454年前後。其中提到:“每歲吳興、陵二郡太守采茶宴會於此。”

  焦作曆史文化名人與茶很有情緣。相傳,唐時,趕考的學子們中流行喝“韓愈茶”。韓愈曾親手種植茶樹,喝了韓愈種植的茶葉後,可提神醒腦,馬到功成。

  李商隱曾作詩:“煮茶歸未去,刻竹為題名。”

  劉汝寵曾在修武百家岩作詩:“萬點茗苔穿洞出,一飛瀑布自天來。”

  更有趣的事,日本“第一茶人”自稱是漢獻帝的後裔。

  時間推至200多年前的茶馬古道。作為茶馬古道重要的交通節點,成群結隊的運茶馬幫途經焦作時,留下了濃濃茶香。

  幾年前,“茶馬古道”項目開啟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道路。我市沁陽作為節點城市,位列其中。如果該項目申遺成功,將是焦作文化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源於茶葉。17世紀30年代,中國的茶葉經蒙古可汗傳至俄國後,便逐漸在俄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19世紀50年代,中俄茶葉貿易達到鼎盛時期,從而誕生了一條堪與“絲綢之路”媲美的“茶葉之路”。

  這條“茶葉之路”起於福建崇安府(現福建省武夷山市),途徑江西、湖北、河南,跨長江,越黃河,進覃懷腹地,經太行道,過沁陽碗子城,入山西澤州,再經潞安抵忻州、大同、張家口,貫穿蒙古草原,到達俄國的恰克圖,全長4635千米,稱之“萬裏茶路”。

  茶馬古道,促進了以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在俄國乃至歐洲的廣泛傳播,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溝通與交流,其影響力一直延續到今天。

  如今,沁陽與山西交界處的碗子城仍屹立不倒。太行古道上無數個深深的馬蹄印,已嵌入曆史的年輪。

  這還不算,漢獻帝與茶、孫思邈與茶、月山寺與茶、焦作曆史文化名人與茶等關於茶的故事,還有待我們深入挖掘。

  焦作茶文化如此豐厚,應當有所作為。

  陳德中說,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後,中國茶文化將實現突破性發展,希望焦作借助茶馬古道、神農文化、竹林七賢文化等力量,在傳承、弘揚、發展茶文化方麵有所建樹,坐上這趟飄滿茶香的“文化專列”。

記者 王瑋萱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茶文化裏的“焦作元素”
2022-12-6 16:18:38    來源:焦作日報

  

  “茶馬古道”重要節點——沁陽碗子城。

  11月30日,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國又一項代表性文化舉起了“世界招牌”。消息傳來,全國茶人不禁拍手相慶。

  此時,焦作也理應歡欣鼓舞。自古以來,焦作與茶文化淵源頗深。

  這或許令許多人詫異。在許多人看來,焦作喝茶者有之,但若論種茶、茶道者,定是“弱項”,何來“情緣”?

  其實,恰恰相反,自古以來,焦作大地茶香馥鬱。

  近日,記者采訪了中原著名茶人、焦作市茶文化研究會原秘書長陳德中。近幾年來,他正在編撰《焦作茶典》,從收集來的大量史料中證明,焦作茶文化底蘊豐厚。

  上古時期,神農在此嚐百草,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片茶葉,這樣的說法有理有據。

  “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另據唐代著名史學家司馬貞撰寫的《補史記·三皇本紀》記載:“神農以赭鞭鞭草木,始嚐百草,始有醫藥。”而這種據說“紅色竹根”的竹子,恰恰是焦作的丹沁竹林。更有民間傳說,神農在野外用釜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微黃,口感醇厚,入口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便發現了茶。更有傳說“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是一種苦草,有人認為是太行山特產——冬淩草。

  自“神農嚐百草”後,焦作關於“茶”的故事便不絕於耳。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隱居焦作太行山,撫琴吟詩,傳為佳話。

  唐時,焦作曾是河北道貢茶基地,種植出了唐朝時黃河以北的第一片茶葉。這樣的提法有何考證呢?

  據陳德中多方查證,唐朝時期的沁陽曾種植過貢茶。據《中國名茶誌》河南卷記載:河南省產茶曆史悠久,自東周時期傳入(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0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由原產地沿川陝大道傳入陝西,又沿漢水傳入東周政治經濟中心——河南,並在氣候溫和的河南南部生根。後又向北、東兩個方向發展,向北發展到懷州(今沁陽)等處,形成貢茶;向東沿義陽(今信陽)、光州(今潢川、光山)入安徽西部的壽州(今六安)形成淮南茶區。

  另據《方誌分類資料》載,唐代貢茶產區有:河北道的懷州河內郡(今沁陽);山南道的峽州夷陵郡;淮南道的申州義陽郡。

  不僅如此,唐宋盛極一時的“茶宴”的提出者曾是河內人山謙之。

  茶宴,乃是古人用茶宴請賓客、會聚朋友的活動。“茶宴”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山謙之的《吳興記》,該書成於公元454年前後。其中提到:“每歲吳興、陵二郡太守采茶宴會於此。”

  焦作曆史文化名人與茶很有情緣。相傳,唐時,趕考的學子們中流行喝“韓愈茶”。韓愈曾親手種植茶樹,喝了韓愈種植的茶葉後,可提神醒腦,馬到功成。

  李商隱曾作詩:“煮茶歸未去,刻竹為題名。”

  劉汝寵曾在修武百家岩作詩:“萬點茗苔穿洞出,一飛瀑布自天來。”

  更有趣的事,日本“第一茶人”自稱是漢獻帝的後裔。

  時間推至200多年前的茶馬古道。作為茶馬古道重要的交通節點,成群結隊的運茶馬幫途經焦作時,留下了濃濃茶香。

  幾年前,“茶馬古道”項目開啟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道路。我市沁陽作為節點城市,位列其中。如果該項目申遺成功,將是焦作文化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源於茶葉。17世紀30年代,中國的茶葉經蒙古可汗傳至俄國後,便逐漸在俄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19世紀50年代,中俄茶葉貿易達到鼎盛時期,從而誕生了一條堪與“絲綢之路”媲美的“茶葉之路”。

  這條“茶葉之路”起於福建崇安府(現福建省武夷山市),途徑江西、湖北、河南,跨長江,越黃河,進覃懷腹地,經太行道,過沁陽碗子城,入山西澤州,再經潞安抵忻州、大同、張家口,貫穿蒙古草原,到達俄國的恰克圖,全長4635千米,稱之“萬裏茶路”。

  茶馬古道,促進了以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在俄國乃至歐洲的廣泛傳播,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溝通與交流,其影響力一直延續到今天。

  如今,沁陽與山西交界處的碗子城仍屹立不倒。太行古道上無數個深深的馬蹄印,已嵌入曆史的年輪。

  這還不算,漢獻帝與茶、孫思邈與茶、月山寺與茶、焦作曆史文化名人與茶等關於茶的故事,還有待我們深入挖掘。

  焦作茶文化如此豐厚,應當有所作為。

  陳德中說,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後,中國茶文化將實現突破性發展,希望焦作借助茶馬古道、神農文化、竹林七賢文化等力量,在傳承、弘揚、發展茶文化方麵有所建樹,坐上這趟飄滿茶香的“文化專列”。

記者 王瑋萱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