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人文山陽 > 正文

經典山陽

“問禮”在何處
更新時間:2023-9-1 15:56:57    來源:焦作日報

  禮(繁體字“禮”)左邊的“示”字旁代表神主,右邊的“豊”表示放在器皿裏的兩串玉石,合起來,“禮”的本意是祭神、敬神的意思。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其核心思想其實就是兩個字:一個是“仁”,一個是“禮”。孔子曰:“人而不仁,如何禮。”“仁”修養的是心,是魂魄;“禮”是心的外化,是規範了的言行。施“仁”踐“禮”的終極目標,就是希望人們能夠從外在行為規範中對自己的生命進行觀照,從而喚醒自己的心靈,做一個品德高尚的君子。

  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子的一生就是“求仁”“問禮”的一生。

  孔子“問禮”於老子的典故,《史記》《莊子》《禮記》等均有記載,隻是“問禮”的時間和地點不相同。

  據《禮記·曾子問》記載,孔子在魯國求教於老子並“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巷黨在今山東境內。是年,孔子應該17歲,這也是兩位聖哲的第一次見麵。

  第二次見麵記載在《史記·老子列傳》,其中有“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地點在周的都城洛陽。當時,孔子34歲,是帶著門生南宮敬叔一塊去的,而且留下對老子的高度評價:“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第三次“問禮”的地點在沛(今江蘇省沛縣),孔子51歲,莊子在《天運》中記載:“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

  “問禮”都問了什麼呢?

  這就是關於“禮”這一概念的廣義與狹義的理解了。廣義的“禮”指的是典章製度方麵的規定性示範,狹義的“禮”指的是民風民俗,比如婚喪嫁娶等方麵的約定習慣。

  孔子第一次“問禮”,問的就是喪葬方麵的問題。據《曾子問》記載,當送葬的隊伍遇上了日食這種天體現象,葬禮是應該繼續進行還是暫停?

  《史記·老子列傳》記錄“問禮於老子”,隻記述了老子批評孔子的話:“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誌,是皆無益於子之身。”由此可見,孔子第二次“問禮”談的應是由“禮”而“仁”的主張。

  《莊子》一書多以寓言闡發本門思想,因而內容總是或真或假,其真實性值得懷疑。另外,作為道家的擁躉者與弘揚者,莊子對儒家多采取調侃與嘲諷的態度。比如除“南之沛見老聃”外,裏邊還有孔子想去西方把自己所修著的書藏於周王室,而“往見老聃”的情節,也采取以居高臨下的口吻批駁了孔子的“仁義”之禮。

  孔子向老子“問禮”是一件文化史上的盛事,隨著兩位聖哲在中華文明發展曆程中的地位日趨升高,後世學者對“問禮”的確切地點也多加考證,並立碑、興祠予以紀念。

  比如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東關大街便立有“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的石碑,該碑由當時的河南府尹張漢書丹、洛陽縣令郭朝鼎刻立,時間為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

  周口市鹿邑明道宮的老君台上也立有“孔子問禮處”石碑一座,該碑由當時的鹿邑縣知事王夢蚊撰文並立石,時間是明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

  山東省曲阜市的孔廟內也存“孔子問禮處”碑一塊,洛陽市下清宮有“孔子問禮台”碑,安徽省亳州市道德中宮前有“問禮巷”。此外,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還有戴季陶建造的“問禮亭”。

  在我市馬村區武王街道辦事處東孔莊村也有一塊“孔子問禮處”的石碑,該碑立於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目前,該碑藏於修武縣文化館。東孔莊村與西、北孔莊村原來是一個村子,叫孔莊,人口增多後才一分為三的。

  洛陽是老子曾經工作過的地方,鹿邑是老子的故裏,也有人說亳州才是老子故土,而曲阜是孔子家鄉。由此來看,孔子登門“問禮”,這些地方皆有跡可循,唯獨孔莊的這一塊碑立得很突兀。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需要考證的是孔子是否真的來過孔莊。

  曆史上,孔子有兩次順路孔莊的可能。

  一次是公元前496年,晉國趙鞅,即趙簡子派使者到魯國聘請正在衛國的孔子為師。但是走到黃河邊上時,孔子聽說趙簡子殺了晉國兩位賢能的大夫,便又返回了衛國。《呂氏春秋》曰:“孔子將西適晉,見趙鞅,至河而返。”

  但是也有人考證說,孔子這次已經進入了晉國。

  在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有一處天井關,此關為太行八陘之一的太行陘(山西和河南間的一條重要通道)的一處關隘。天井關立有一碑,名為“孔子回車”,是為了紀念孔子入晉並在此處返回的碑刻遺存,是山西省級保護文物。

  如果晉城市的“孔子回車”為曆史真實,那麼孔子取道太行陘入晉,焦作則是其繞不過的必經之地,順路孔莊就合情合理。

  孔子是否入晉,史無所載,但《莊子·外篇·達生》裏卻有一篇“孔子觀於呂梁”的內容,借當地一男子遊泳的事例,表達君子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做到遵守規律、堅守原則,也要隨機應變的道理。

  呂梁市位於山西省中部,如按莊子所說,孔子確實是入了晉國。

  另一次,在公元前489年,當孔子再度從外地回到衛國時,去拜見了衛國一個著名人物蘧伯玉。蘧伯玉當年已隱退於新鄉市獲嘉縣(另說在長垣縣),居於同盟山(據說該山為昔年周武王率師伐紂,在商郊牧野舉行戰前誓師的盟台)西北。孔子拜見蘧伯玉後,就住在了蘧伯玉家,而且一住就是5年。其間,孔子設帳教學,收了不少當地弟子。名列“孔門七十二賢”和“孔門十哲”之一的卜子夏就是這個時候收的。卜子夏是我市溫縣人,如果孔子西去溫縣,修武縣則是必經之地,路過孔莊(該村曾隸屬於修武)的事情也就有了可能。

  東孔莊還有一塊“重修文廟”碑,由修武縣生員石鋁鋰等人立,時間為明萬曆甲午歲丙子月,即公元1594年冬。此碑比那塊“孔子問禮處”的石碑還要早37年。

  該碑序文題額為“孔子問禮記”,據碑文記載,孔莊“先名聃村,世傳老聃修煉於此故名。後因夫子問禮於聃,更名曰孔莊”。後文還記敘了文廟(即孔廟)重修的情況以及孔子“問禮”之故,但並未確認老子何時在此隱居,以及孔子何時於此“問禮”之事。

  老子是否在此修煉,無據可查。

  筆者認為,“聃”同“耽”,含有停留、遲延之義。大概率的可能性,應該是孔子離衛出遊時曾在孔莊短暫停留過,也可能是留宿或設帳講學。後人為表示感念之情,故名“耽”村,並興建文廟以資興盛文化事業。再往後,人們為提升村莊的文化厚度,將這個“耽”特意謬誤為“聃”,勾勒出老子與孔子的“問禮”情節,雖有牽強附會之嫌,但畢竟寄托著人們對兩位聖哲的崇敬與膜拜。

  類似的,如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店子鎮就有個孔村,後分支為東、西孔村。據傳,是因為孔子攜弟子在此留宿、教化村民三天而得名。平頂山市葉縣鄧李鄉泥車村,據說是因為孔子周遊列國時,車子在這裏陷進了泥沙裏,當地的老百姓幫忙,把車子從泥沙中拖了出來,而更村名為泥車村。

  至於“孔子易轍”的故事,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孔子和一個孩子關於“車避城”還是“城避車”的爭論。這個故事最早記載於《敦煌變文集》裏的《孔子項槖相問書》,後至明朝時被編纂為《小兒書》,這個故事也被孔莊人引來作為佐證孔子路徑此地的典故。

  項槖此人史有所記,但也僅僅是《戰國策·秦策五》裏邊“甘羅曰‘夫項槖生七歲而為孔子師’”一句。後人考證項槖為莒國人,也是山東人,故裏在現山東省日照市。因此,用這個故事來趣說孔子純粹是以訛證訛。

  況且,假托聰慧幼兒項槖之名,表達頗有智辯哲思意味的故事有很多,除去“車避城”的傳說,還有其他如關於“父母倫理”“風雲變化”,甚至“鵝蛙之鳴”等的機智詭辯,這些小故事許多地方都有,不止孔莊一處。

  當然,就像創作於戰國末期的佚名散文《晏子使楚》一樣,“孔子易轍”也不過是佚名文人捕風捉影的野趣雅情罷了。

  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曆史,中華大地上處處都遺留著無數的名人足跡。進入新時代以後,隨著社會整體素質的提升,人們呼喚傳統文化回歸的聲音日益高漲,各地都在發掘本處的曆史古跡或文明脈絡,以新穎的角度再次敘述自己的文化故事。

  曆史的真實有時是不需要過於糾葛的,好比南陽與襄陽的“臥龍之爭”,畢竟,我們需要傳承的主要是精神層麵的東西。

  “仁”與“禮”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千百年來更是維係社會各階層有秩序運轉的基石,也一直是中華民族最基礎的價值追求,早已經根植於每個華夏兒女的心底。

  改革開放以來,三個孔莊村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北孔莊村,不僅經濟發展得好,而且文化建設也如火如荼,正在朝著村美、景美、人更美的規劃藍圖大步前進。而且,2021年,該村還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第一家鄉村文化合作社,在村民中間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鄉風民情得到了極大改善。

  目前,北孔莊正在規劃建設“孔子問禮園”,以振興鄉村文化事業,這不也正是孔子“仁”與“禮”的精神延續嗎?

  願北孔莊在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上,蹄疾步穩、日新月異,也希望認同並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加以傳承和弘揚的有誌之士們,“求仁得仁”“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王太運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問禮”在何處
2023-9-1 15:56:57    來源:焦作日報

  禮(繁體字“禮”)左邊的“示”字旁代表神主,右邊的“豊”表示放在器皿裏的兩串玉石,合起來,“禮”的本意是祭神、敬神的意思。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其核心思想其實就是兩個字:一個是“仁”,一個是“禮”。孔子曰:“人而不仁,如何禮。”“仁”修養的是心,是魂魄;“禮”是心的外化,是規範了的言行。施“仁”踐“禮”的終極目標,就是希望人們能夠從外在行為規範中對自己的生命進行觀照,從而喚醒自己的心靈,做一個品德高尚的君子。

  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子的一生就是“求仁”“問禮”的一生。

  孔子“問禮”於老子的典故,《史記》《莊子》《禮記》等均有記載,隻是“問禮”的時間和地點不相同。

  據《禮記·曾子問》記載,孔子在魯國求教於老子並“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巷黨在今山東境內。是年,孔子應該17歲,這也是兩位聖哲的第一次見麵。

  第二次見麵記載在《史記·老子列傳》,其中有“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地點在周的都城洛陽。當時,孔子34歲,是帶著門生南宮敬叔一塊去的,而且留下對老子的高度評價:“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第三次“問禮”的地點在沛(今江蘇省沛縣),孔子51歲,莊子在《天運》中記載:“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

  “問禮”都問了什麼呢?

  這就是關於“禮”這一概念的廣義與狹義的理解了。廣義的“禮”指的是典章製度方麵的規定性示範,狹義的“禮”指的是民風民俗,比如婚喪嫁娶等方麵的約定習慣。

  孔子第一次“問禮”,問的就是喪葬方麵的問題。據《曾子問》記載,當送葬的隊伍遇上了日食這種天體現象,葬禮是應該繼續進行還是暫停?

  《史記·老子列傳》記錄“問禮於老子”,隻記述了老子批評孔子的話:“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誌,是皆無益於子之身。”由此可見,孔子第二次“問禮”談的應是由“禮”而“仁”的主張。

  《莊子》一書多以寓言闡發本門思想,因而內容總是或真或假,其真實性值得懷疑。另外,作為道家的擁躉者與弘揚者,莊子對儒家多采取調侃與嘲諷的態度。比如除“南之沛見老聃”外,裏邊還有孔子想去西方把自己所修著的書藏於周王室,而“往見老聃”的情節,也采取以居高臨下的口吻批駁了孔子的“仁義”之禮。

  孔子向老子“問禮”是一件文化史上的盛事,隨著兩位聖哲在中華文明發展曆程中的地位日趨升高,後世學者對“問禮”的確切地點也多加考證,並立碑、興祠予以紀念。

  比如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東關大街便立有“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的石碑,該碑由當時的河南府尹張漢書丹、洛陽縣令郭朝鼎刻立,時間為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

  周口市鹿邑明道宮的老君台上也立有“孔子問禮處”石碑一座,該碑由當時的鹿邑縣知事王夢蚊撰文並立石,時間是明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

  山東省曲阜市的孔廟內也存“孔子問禮處”碑一塊,洛陽市下清宮有“孔子問禮台”碑,安徽省亳州市道德中宮前有“問禮巷”。此外,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還有戴季陶建造的“問禮亭”。

  在我市馬村區武王街道辦事處東孔莊村也有一塊“孔子問禮處”的石碑,該碑立於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目前,該碑藏於修武縣文化館。東孔莊村與西、北孔莊村原來是一個村子,叫孔莊,人口增多後才一分為三的。

  洛陽是老子曾經工作過的地方,鹿邑是老子的故裏,也有人說亳州才是老子故土,而曲阜是孔子家鄉。由此來看,孔子登門“問禮”,這些地方皆有跡可循,唯獨孔莊的這一塊碑立得很突兀。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需要考證的是孔子是否真的來過孔莊。

  曆史上,孔子有兩次順路孔莊的可能。

  一次是公元前496年,晉國趙鞅,即趙簡子派使者到魯國聘請正在衛國的孔子為師。但是走到黃河邊上時,孔子聽說趙簡子殺了晉國兩位賢能的大夫,便又返回了衛國。《呂氏春秋》曰:“孔子將西適晉,見趙鞅,至河而返。”

  但是也有人考證說,孔子這次已經進入了晉國。

  在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有一處天井關,此關為太行八陘之一的太行陘(山西和河南間的一條重要通道)的一處關隘。天井關立有一碑,名為“孔子回車”,是為了紀念孔子入晉並在此處返回的碑刻遺存,是山西省級保護文物。

  如果晉城市的“孔子回車”為曆史真實,那麼孔子取道太行陘入晉,焦作則是其繞不過的必經之地,順路孔莊就合情合理。

  孔子是否入晉,史無所載,但《莊子·外篇·達生》裏卻有一篇“孔子觀於呂梁”的內容,借當地一男子遊泳的事例,表達君子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做到遵守規律、堅守原則,也要隨機應變的道理。

  呂梁市位於山西省中部,如按莊子所說,孔子確實是入了晉國。

  另一次,在公元前489年,當孔子再度從外地回到衛國時,去拜見了衛國一個著名人物蘧伯玉。蘧伯玉當年已隱退於新鄉市獲嘉縣(另說在長垣縣),居於同盟山(據說該山為昔年周武王率師伐紂,在商郊牧野舉行戰前誓師的盟台)西北。孔子拜見蘧伯玉後,就住在了蘧伯玉家,而且一住就是5年。其間,孔子設帳教學,收了不少當地弟子。名列“孔門七十二賢”和“孔門十哲”之一的卜子夏就是這個時候收的。卜子夏是我市溫縣人,如果孔子西去溫縣,修武縣則是必經之地,路過孔莊(該村曾隸屬於修武)的事情也就有了可能。

  東孔莊還有一塊“重修文廟”碑,由修武縣生員石鋁鋰等人立,時間為明萬曆甲午歲丙子月,即公元1594年冬。此碑比那塊“孔子問禮處”的石碑還要早37年。

  該碑序文題額為“孔子問禮記”,據碑文記載,孔莊“先名聃村,世傳老聃修煉於此故名。後因夫子問禮於聃,更名曰孔莊”。後文還記敘了文廟(即孔廟)重修的情況以及孔子“問禮”之故,但並未確認老子何時在此隱居,以及孔子何時於此“問禮”之事。

  老子是否在此修煉,無據可查。

  筆者認為,“聃”同“耽”,含有停留、遲延之義。大概率的可能性,應該是孔子離衛出遊時曾在孔莊短暫停留過,也可能是留宿或設帳講學。後人為表示感念之情,故名“耽”村,並興建文廟以資興盛文化事業。再往後,人們為提升村莊的文化厚度,將這個“耽”特意謬誤為“聃”,勾勒出老子與孔子的“問禮”情節,雖有牽強附會之嫌,但畢竟寄托著人們對兩位聖哲的崇敬與膜拜。

  類似的,如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店子鎮就有個孔村,後分支為東、西孔村。據傳,是因為孔子攜弟子在此留宿、教化村民三天而得名。平頂山市葉縣鄧李鄉泥車村,據說是因為孔子周遊列國時,車子在這裏陷進了泥沙裏,當地的老百姓幫忙,把車子從泥沙中拖了出來,而更村名為泥車村。

  至於“孔子易轍”的故事,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孔子和一個孩子關於“車避城”還是“城避車”的爭論。這個故事最早記載於《敦煌變文集》裏的《孔子項槖相問書》,後至明朝時被編纂為《小兒書》,這個故事也被孔莊人引來作為佐證孔子路徑此地的典故。

  項槖此人史有所記,但也僅僅是《戰國策·秦策五》裏邊“甘羅曰‘夫項槖生七歲而為孔子師’”一句。後人考證項槖為莒國人,也是山東人,故裏在現山東省日照市。因此,用這個故事來趣說孔子純粹是以訛證訛。

  況且,假托聰慧幼兒項槖之名,表達頗有智辯哲思意味的故事有很多,除去“車避城”的傳說,還有其他如關於“父母倫理”“風雲變化”,甚至“鵝蛙之鳴”等的機智詭辯,這些小故事許多地方都有,不止孔莊一處。

  當然,就像創作於戰國末期的佚名散文《晏子使楚》一樣,“孔子易轍”也不過是佚名文人捕風捉影的野趣雅情罷了。

  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曆史,中華大地上處處都遺留著無數的名人足跡。進入新時代以後,隨著社會整體素質的提升,人們呼喚傳統文化回歸的聲音日益高漲,各地都在發掘本處的曆史古跡或文明脈絡,以新穎的角度再次敘述自己的文化故事。

  曆史的真實有時是不需要過於糾葛的,好比南陽與襄陽的“臥龍之爭”,畢竟,我們需要傳承的主要是精神層麵的東西。

  “仁”與“禮”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千百年來更是維係社會各階層有秩序運轉的基石,也一直是中華民族最基礎的價值追求,早已經根植於每個華夏兒女的心底。

  改革開放以來,三個孔莊村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北孔莊村,不僅經濟發展得好,而且文化建設也如火如荼,正在朝著村美、景美、人更美的規劃藍圖大步前進。而且,2021年,該村還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第一家鄉村文化合作社,在村民中間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鄉風民情得到了極大改善。

  目前,北孔莊正在規劃建設“孔子問禮園”,以振興鄉村文化事業,這不也正是孔子“仁”與“禮”的精神延續嗎?

  願北孔莊在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上,蹄疾步穩、日新月異,也希望認同並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加以傳承和弘揚的有誌之士們,“求仁得仁”“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王太運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