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文化焦作 > 正文

經典山陽

用繪畫書寫人生
——記中國文藝家協會會員郭敬東
更新時間:2017-7-7 9:21:28    來源:焦作日報

  “畫靜物時,先要在畫紙上確定繪畫對象整體的上限、下限,然後再確定最大物體的高度、寬度……隨著物體的高低不同,繪畫者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物體的明暗程度以及範圍各不相同,所以觀察是繪畫的第一步……”日前,在我市楚天畫室裏,郭敬東在給剛入門學畫的小朋友上繪畫基礎課時說。

  郭敬東,1966年出生於湖北省大悟縣劉集鎮金鼓村,現為中國文藝家協會會員。自幼生活在農村的郭敬東,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結緣了書畫,卻不曾想到書畫會影響他的一生。

  “當時我正上中學,一天學校裏來了一個《湖北日報》的記者。采訪之餘,記者用了幾分鍾時間就為班裏一個同學畫了一幅畫像,不僅速度快而且很逼真,當時我就心生敬佩。”郭敬東說,“那時我還不知道什麼是人物素描,自此之後我便愛上了人物畫,直到現在最喜歡畫的還是人物。”

  家裏生活拮據,沒錢買繪畫用的筆和紙,郭敬東就用小木棍蘸點紅膠泥在家門口的青石板上作畫。“照著小人書上的圖像臨摹,畫好了就用水擦掉,繼續畫下一幅。在一遍遍反複練習中,我找到了童年的樂趣。”郭敬東說。

  學生時代的郭敬東一直堅持繪畫,通過自學不斷提高繪畫水平。初中畢業後,郭敬東應征入伍,從家鄉湖北來到第二故鄉焦作。在新兵連訓練期間,因為出眾的書畫特長,郭敬東被選入通信連擔任文書。

  “進入部隊第二年,家裏有些見識的大哥在信中多次建議我考軍校,紮根部隊。但是我執意要繼續學畫。”郭敬東說。在部隊服役期間,郭敬東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周末到新華書店買紙張、毛筆、畫冊,或是到駐地畫室欣賞美術作品。

  1987年,退伍後的郭敬東輾轉來到焦作市陶瓷一廠研究所擔任設計師。在此期間,郭敬東將自己的繪畫特長與雕刻工藝相結合,經過反複試驗,獨創出一種“迷彩”工藝。“先在海綿等軟體上雕刻圖案,再印到製好的瓷胚上,燒製出來的瓷器會呈現出迷彩服一樣的色彩,這便是‘迷彩’。這一工藝推出後在歐美、東南亞市場流行了5年。我也因此榮獲全國工藝美術師稱號。”郭敬東說。

  郭敬東的每一次人生選擇都與繪畫密切相關。2000年,郭敬東離開了創造了諸多成績的陶瓷一廠,創辦了楚天畫室,全身心投入到發掘和培養繪畫人才的教育事業中。

  “繪畫人才的培養應該從小開始,越早發現孩子的繪畫天賦進而接受專業教育,越容易取得成績。在17年的繪畫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具有繪畫天賦的孩子,往往上完第一節課後就畫的有模有樣了。”郭敬東說。一旦發現這樣的孩子,他就主動和家長座談,希望引起家長的重視。

  學生李若琰就是這樣的例子。

  李若琰初中一年級時開始跟著郭敬東學畫,一進班就在學生中脫穎而出。“很多繪畫技巧,李若琰理解消化得很快。”郭敬東說。初中畢業後,由於文化課分數太低,李若琰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家長提出讓她放棄畫畫讀個技校。郭敬東知道後,主動找到李若琰的父母談。“既然孩子有畫畫天賦,就讓她繼續跟著我學畫吧!將來一定能畫出成績。”郭敬東說。今年6月份,李若琰創作的《國畫牡丹》等6幅畫作成功入選河南省第二十二屆新人作品展。

  如今,對繪畫充滿熱情的郭敬東又投入到公益活動中,每周三他都會到山陽區藝新辦事處的嘉樂園老年大學開展義務教學,讓更多的人在繪畫中得到樂趣。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廣告服務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網友幫忙團熱線:(0391)8797395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郵編:454002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舉報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號 報業·國貿大廈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