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文化焦作 > 正文

經典山陽

曲耕不輟 藝無止境
——記我市曲藝家丁藝
更新時間:2017-8-18 9:48:44    來源:焦作日報

   曲藝作為一門表演藝術,是用“口語說唱”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丁藝說:“曲藝是訴諸於人們聽覺的藝術,是通過說唱刺激聽眾的聽覺來驅動其形象思維,從而在聽眾的思維想象中與表演者共同完成藝術創造。”

    8月14日,記者見到了丁藝,他和記者分享了自己的從藝之路。

    丁藝,1975年出生,現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焦作市曲藝家協會理事。

    一個人與某種藝術結緣,有許多因素,但關鍵還是興趣。從小,丁藝就對語言表現出了極大興趣,受家庭環境影響,10歲便開始學藝,繞口令、貫口、快板都是他愛好的習練內容。後來,丁藝拜著名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楊明揚為師,從此,他從喜歡曲藝走上了表演曲藝之路。

    學好任何一門藝術,都離不開下苦功夫。丁藝愛學,也特別肯下功夫。學藝時,丁藝每天5時多起床,開始吊嗓子、練習氣息、吐字等基本功。為了練好快板,丁藝天天快板不離手,沒事就打兩板子,手指都被磨出了厚厚的繭;為了練好嘴皮子功夫,他堅持每天說繞口令、讀報紙,一練就是二三十分鍾不間斷。“常常練到最後腮幫都是腫的、舌頭都是麻的。”丁藝說。每天走在路上,丁藝都在背相聲段子,隨時隨地想著如何抖好“包袱”。丁藝說:“有時候不便發出聲音,我就光張嘴不出聲。”

    丁藝表示,在曲藝界有“一字不到,聽者發燥”“咬字不真,鈍刀殺人”之說,可見吐字發音是多麼重要。吐字發音是曲藝表演者的基本功,要求表演者掌握正確的吐字發音方法,通過鍛煉,使自己的中氣充沛、發音有力,使在場觀眾能聽得清晰,字字入耳。“就拿繞口令來說,因為都是相近的發音,舌頭特別容易打結。有時候因為一個音發不準,就要來回推敲幾個月,不斷地練習。”丁藝說。

    丁藝第一次登台那年13歲,至今他仍清晰記得當時的場景。“我表演的是《快板十八愁》,當時站在舞台上麵對那麼多觀眾,心裏特別緊張,但當我手中的竹板一響,嘴裏的詞就自然而然地說出來了。因為這個段子我已經練習一年多了。”丁藝說,“現在上台仍然緊張,以前緊張是怕說砸了,現在緊張是怕效果不好。”

    “好學、能演、能編、能教、進步快。”這是楊明揚對丁藝的評價。談起創作,丁藝告訴記者:“創作是個漫長且痛苦的過程。為了創作一個相聲段子,我經常把自己關在屋裏,一坐就是一天一夜。腳本出來了,往往還要進行二次創作,要一個字一個字地斟酌,有時候多個字或少個字效果都出不來。創作需要全盤考慮,語言、手勢、表情、觀眾效果都得考慮到。為了現場能有個好效果,我對著鏡子一遍一遍地反複練習,從吐字到動作,從站姿到表情,從配合到互動,任何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丁藝創作的對口相聲《教學生》不僅獲得河南省文化廳創作表演二等獎,還受到了觀眾的好評。

    “一門藝術得以傳承有四個標準:台上能表演、台下能創作、張口有理論、背後有學生。如果沒了學生,那麼表演、創作和理論都將是無源之水。”丁藝說。為了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丁藝創辦培訓班,用心傳授曲藝知識,努力培養學生。每次帶學生,丁藝都重點培養吐字發音、手眼身法等基本功。他常常告誡自己的學生,曲藝路上沒有捷徑,隻有吃苦、堅持才能成大器。

    對於未來,丁藝說:“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把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我會在這條路上一直堅持下去。”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廣告服務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網友幫忙團熱線:(0391)8797395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郵編:454002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舉報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號 報業·國貿大廈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