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文化焦作 > 正文

經典山陽

讓焦作特色文化產品“講”故事
——對第六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思考
更新時間:2019-10-29 11:04:30    來源:焦作日報
  

  第六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焦作展館外景。

記者 王瑋萱 攝

  太極拳、絞胎瓷等特色文化產品在第六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焦作展館內交相輝映。
  

記者 王瑋萱 攝



  今年10月18日至21日,太極拳、“四大懷藥”係列產品、絞胎瓷、沁陽野王紵器、孟州黃河澄泥硯、沁陽黑陶等一係列焦作特色文化產品,亮相第六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引無數賓朋競相觀看。

  而多數人看的是品相,至於“識骨”尋蹤者少,愛不釋手者少之又少。如何讓焦作特色文化產品在短時間內抓人眼球,靠“文化實力”成寵兒呢?許多參展商告訴記者,就看如何講好文化產品故事了。

  經過數年發展,我市特色文化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已漸入佳境。然而,難就難在銷售上。如何暢通焦作特色文化產品通往市場的渠道呢?文化已有,產品亦出爐,但由文化通向產品的道路,似乎並不一帆風順。有專家稱,讓焦作特色文化產品講好故事,是打通文化通向產品、產品通向市場的關鍵。

  在第六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記者采訪了幾位我市參展商。

  野王,是春秋時期我市沁陽的古稱。野王紵器技藝有史記載以來已有2100年曆史。野王紵器主要采用天然大漆製作而成,具有防腐蝕、耐高溫、耐強酸等優勢。漆器產業在我國發展由來已久,而我市漆器產業由恢複到發展不過10餘年。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野王紵器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靳麗萍告訴記者,漆器十分珍貴。在北京,有一位漆器收藏者顯少讓家中的漆器露出真容,待女兒辦喜事時,他才會拿出來當作陪嫁。

  “我出嫁時,父母也曾送我一件漆器,這是我與漆器的最初結緣。由此,我想研發‘十裏紅妝’係列產品,希望所有出嫁的姑娘都能擁有一套珍貴的漆器。”靳麗萍說。

  靳麗萍講述的這段漆器背後兒女情長的故事令其他參展商紛紛點讚。而這也被靳麗萍認為是沁陽野王紵器尋找市場的突破口。

  市場倒逼文化企業成長。靳麗萍指著一件名為《剔犀花觚》的漆器向記者介紹,這件產品俗名叫“帽筒”,最早在官場中的寓意是“穿靴戴帽,升官發財”。而在民間,它多用於插花,布置廳堂,寓意吉祥喜慶。花觚上的雲紋,又能讓大家感受到中國傳統吉祥文化的博大精深。

  她說:“以前,當我們向顧客介紹這款產品時,往往隻介紹它的製作過程,而忽略了這件產品誕生的意義。看來,我們以後要多講故事,這樣才能吸引人。”

   無獨有偶。作為我市絞胎瓷重要的生產企業,焦作金穀軒絞胎瓷多年來也在不斷地思考“如何增強絞胎瓷文化產品的故事性”。

  參展過程中,該文化企業主要負責人李紅霞告訴記者:“金穀軒正在針對年輕人市場開發係列產品,比如創意研發一些適合青年人的婚戀禮品等。”

  采訪中,她向記者講起了一件事情。今年7月份,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到絞胎瓷當陽峪窯博物館視察工作。在看到由金穀軒生產的花好月圓瓶時,徐衣顯指出,金穀軒可以瞄準當前的婚慶市場開發係列產品,讓絞胎瓷變得實用,又寓意豐富。

  如何讓特色文化產品學會“講”故事?國家級非物文化遺產絞胎瓷代表性技藝傳承人柴戰柱做了一些嚐試。多年來,他為每件燒製而成的絞胎瓷精品賦詩一首,讓產品在一瞬間拉近了與觀者的距離,“氣質”變得生動形象起來。

  他在給記者介紹絞胎瓷製作工藝時,便隨口說了一首打油詩:“十樣釉色入泥層,百種紋理由胎生。千度火焰冶瓷韻,萬種情懷在其間。多色瓷泥都相和,織成花兒織成蝶。天下陶瓷隨處有,絞胎編花是一絕。”聽罷,記者對絞胎瓷立即有了“初次印象”。

  在第六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記者發現,除了上述兩家文化企業外,孟州黃河澄泥硯將太極文化、七賢文化、韓愈文化注入硯台講故事,別具風格。溫縣懷山堂、修武雲台冰菊等我市知名文化品牌,也與當下健康飲食文化相結合,打造了一款款接地氣、會“講”故事的“明星產品”。

  讓文化融入產品,讓產品走向市場,打造一款會“講”故事的“明星產品”,對於我市任何一家文化產品生產企業而言都至關重要。

  然而,焦作特色文化產品的故事才剛剛開頭,離引人入勝之處還相距甚遠。

  在第六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原文化產業振興”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圍繞創新發展發表了觀點。

   論壇上,文化學者羅楊說:“當下,僅靠堅守與情懷,對我們的非遺項目起不到更好地保護作用。唯有更好地讓非遺融入生活,讓非遺因生活變化而變化,才能更好地保護好、傳承好非遺。”文化學者陳少峰則建議:“在城市建立城市文化體驗中心,讓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植入城市文化,植入特色文化產品。”

  “文化+市場”是篇大文章,而讓文化通向市場則要做更多細致的文章。或許一款特色文化產品更有生活氣息、人文情感,才算得上一件上乘之作。

(記者 王瑋萱)

文章編輯:殷愛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