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山陽尋跡 > 山陽尋跡 > 正文

經典山陽

陳王庭與陳式太極拳
更新時間:2014-12-2 15:01:40    來源:焦作網-焦作晚報

    陳王庭(約1600~1680年),字奏廷,焦作市溫縣陳家溝人,明末武庠生(科舉時代稱府、州、縣學的生員為庠生,也稱秀才)、清初文庠生,曾任鄉兵守備。他搜集、整理民間武術,較其同異,集諸家之長,加以繼承和創新,始創陳式拳法,後世稱之為陳式太極拳。

    博愛李氏老家譜中提到:“大明洪武四年,始祖李公諱清江、妣王氏自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鳳凰村聚之洪洞大槐樹蔭,應詔徙跋河邑,千載寺應官府設司駐員,迎遷分辨,眾徙下山,四方不一,同足潮入千載寺……始祖與河邑常陽村陳公諱卜、郝莊陳公諱厚、李窪李公諱清河、劉村蔣公諱培禮故,徙途相舍衣食,義厚,入寺廟拜聖結義,栽培二柏、架葡萄銘物別焉。忘弗年久塵,世裔眷懷,逢年大節、蒼龍昂首之日,民樂邑舞,百裏跋涉,千載寺逢,揖祈三教聖靈,拜謝僧道聖師舍食、傳拳、養脈恩矣……”“李信(1606年~1644年),字岩,名威,配陳氏、孔氏,貢生(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早年依父濟源讀習,後與兄仲、陳溝姑表奏廷,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拜師結義,樹誌文武,雙傑成名,創藝太極養生功十三勢,拳(劍、箭、刀)名傳數省……”說明溫縣陳家溝陳氏始祖陳卜與博愛縣唐村李氏始祖李清江等人都是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山陽、溫縣一帶的,遷徙過程中結下了友誼。從此,幾家人多有交往,以致有親緣關係。李氏始祖與陳氏始祖相友善,李氏家族的李春茂(李氏第八世)與陳氏家族的陳撫民(陳氏第八世)相識又有親戚關係;李春茂之子李岩等人與陳撫民之子陳王庭(陳氏第九世)又有親緣和友好關係。李岩生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即1606年,現有多種史料記載陳王庭出生時間約為1600年,據此判斷,兩人年齡相差不多。上文中提到“姑表”,是因為李氏第七世李政德的長女(李春茂的胞妹)嫁給陳氏七世祖陳思貴的兒子陳撫民為妻,生有四個兒子,陳於階、陳王庭、陳王前、陳易弼,為陳氏第九世。所以,李、陳兩家第九世有姑表親戚關係。

    陳王庭年輕時曾多次到河邑唐村,跟李仲、李岩等人一起交流拳術,拜千載寺博公武道為師父,在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學習武功,時光流轉,各自武藝都有長進。他們在商量套路的改編和定名時意見不一,就到寺裏征求師父博公武道的意見。武道沒有直接回答,他捋著胡須想了想,說:“你們回去再練練,明年農曆二月二龍抬頭,廟會上比比再說。”第二年農曆二月二到了,他們在千載寺當著香客百姓的麵、當著師父的麵,把各自練習的拳術套路在戲台上打了一遍。隨後,在禪房裏,博公武道說:“在無極養生功法的基礎上,你們加入其他拳法,融會貫通,打得好。奏廷的拳更有特色,虛實開合,功底更深,就依奏廷的建議,根據在太極宮結義和陰陽五行八卦之理,定名太極養生功十三勢。”鑒於強身健體、不受欺侮、看家護院等需要,這套拳術在陳、李兩家以及附近村莊習拳人中間逐漸傳開。

    □王 東

 

文章編輯: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陳王庭與陳式太極拳
    2014-12-2 15:01:40    來源:焦作網-焦作晚報

        陳王庭(約1600~1680年),字奏廷,焦作市溫縣陳家溝人,明末武庠生(科舉時代稱府、州、縣學的生員為庠生,也稱秀才)、清初文庠生,曾任鄉兵守備。他搜集、整理民間武術,較其同異,集諸家之長,加以繼承和創新,始創陳式拳法,後世稱之為陳式太極拳。

        博愛李氏老家譜中提到:“大明洪武四年,始祖李公諱清江、妣王氏自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鳳凰村聚之洪洞大槐樹蔭,應詔徙跋河邑,千載寺應官府設司駐員,迎遷分辨,眾徙下山,四方不一,同足潮入千載寺……始祖與河邑常陽村陳公諱卜、郝莊陳公諱厚、李窪李公諱清河、劉村蔣公諱培禮故,徙途相舍衣食,義厚,入寺廟拜聖結義,栽培二柏、架葡萄銘物別焉。忘弗年久塵,世裔眷懷,逢年大節、蒼龍昂首之日,民樂邑舞,百裏跋涉,千載寺逢,揖祈三教聖靈,拜謝僧道聖師舍食、傳拳、養脈恩矣……”“李信(1606年~1644年),字岩,名威,配陳氏、孔氏,貢生(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早年依父濟源讀習,後與兄仲、陳溝姑表奏廷,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拜師結義,樹誌文武,雙傑成名,創藝太極養生功十三勢,拳(劍、箭、刀)名傳數省……”說明溫縣陳家溝陳氏始祖陳卜與博愛縣唐村李氏始祖李清江等人都是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山陽、溫縣一帶的,遷徙過程中結下了友誼。從此,幾家人多有交往,以致有親緣關係。李氏始祖與陳氏始祖相友善,李氏家族的李春茂(李氏第八世)與陳氏家族的陳撫民(陳氏第八世)相識又有親戚關係;李春茂之子李岩等人與陳撫民之子陳王庭(陳氏第九世)又有親緣和友好關係。李岩生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即1606年,現有多種史料記載陳王庭出生時間約為1600年,據此判斷,兩人年齡相差不多。上文中提到“姑表”,是因為李氏第七世李政德的長女(李春茂的胞妹)嫁給陳氏七世祖陳思貴的兒子陳撫民為妻,生有四個兒子,陳於階、陳王庭、陳王前、陳易弼,為陳氏第九世。所以,李、陳兩家第九世有姑表親戚關係。

        陳王庭年輕時曾多次到河邑唐村,跟李仲、李岩等人一起交流拳術,拜千載寺博公武道為師父,在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學習武功,時光流轉,各自武藝都有長進。他們在商量套路的改編和定名時意見不一,就到寺裏征求師父博公武道的意見。武道沒有直接回答,他捋著胡須想了想,說:“你們回去再練練,明年農曆二月二龍抬頭,廟會上比比再說。”第二年農曆二月二到了,他們在千載寺當著香客百姓的麵、當著師父的麵,把各自練習的拳術套路在戲台上打了一遍。隨後,在禪房裏,博公武道說:“在無極養生功法的基礎上,你們加入其他拳法,融會貫通,打得好。奏廷的拳更有特色,虛實開合,功底更深,就依奏廷的建議,根據在太極宮結義和陰陽五行八卦之理,定名太極養生功十三勢。”鑒於強身健體、不受欺侮、看家護院等需要,這套拳術在陳、李兩家以及附近村莊習拳人中間逐漸傳開。

        □王 東

     

    文章編輯:wxj 
     
    相關信息:
    刻在枝頭上的甜蜜
    執著於藝術的“多麵手”
    讓鄉村文化舞台亮起來
    一部弘揚主旋律的佳作
    李曾伯名垂《襄樊銘》
    布好一顆“子” 走活“全盤棋”
    我國現代國防雷達事業的奠基人劉永福
    清高宗(乾隆)巡幸明月山
    恩村北地蟒圪嶺星星石傳說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