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實踐故事
更新時間:2024-2-24 20:24:39    來源:新華社

“中華民族自古就把旅遊和讀書結合在一起,崇尚‘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為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一幅景、一場秀、一件物、一杯茶……新春伊始,行走在廣袤中國大地上,感受千年文脈的深厚底蘊,傾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實踐故事。

   特色文化旅遊點亮春節市場

“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習近平


大年初八,江西省井岡山市神山村暖陽高照。

82歲的老支書彭水生招呼著遠道而來的遊客,熱情安排旅遊路線:上午穿越青翠竹林,追尋紅軍足跡重走挑糧小道,中午體驗客家民俗打糍粑,下午到無名紅軍烈士墓園感受先輩精神,晚上一邊燒烤一邊欣賞星空夜景。

“旅遊景點要想吸引遊客,必須有文化特色。‘紅色’和‘綠色’就是神山的特色。”彭水生說。

image.png

  2月2日,神山村群眾一同打糍粑準備迎接南方小年。(受訪者供圖)

“戴上麥克風,我們是紅色講解員;拿起產品,我們是農產品推介員。”正在神山村土特產店忙碌的彭小華笑著說,自從家鄉開始發展旅遊產業,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全村人共下“一盤棋”,將“紅色”與“綠色”有機融合,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打造紅色研學品牌、把紅色印跡串珠成線形成旅遊精品線路。

“日日新,月月異,羊腸道,變街衢。串景點,連景區,深融合,遊全域……”202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是2015年的近11倍。

白色,是冬季內蒙古呼倫貝爾主色調。在這個夢幻般的冰雪童話世界,“90後”鄂倫春族小夥杜金有一段夢幻般的經曆。

一個多月前,杜金作為鄂倫春族青年代表在哈爾濱中央大街進行民族文化展示時,將珍貴的傳統麅角帽贈送給一名小女孩,小女孩又轉贈給博物館,希望更多人了解鄂倫春文化。

這段故事在網上引發眾多關注,短短三天,就有超過6000名遊客打卡“麅角帽”的新家。

就這樣,杜金成為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火炬手和今年呼倫貝爾旅行推薦官。

“當時真的特別激動,覺得自己就是冰雪文化的代表,希望能夠傳遞這份陽光、運動、健康和希望。”杜金說。

image.png

  2月3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舉行的“十四冬”火炬傳遞活動上,路邊群眾揮手歡呼。新華社發(康文魁攝)

這個春節,作為呼倫貝爾旅行推薦官的杜金十分忙碌,在家鄉向遊客介紹鄂倫春族冰雪文化。“除了民族傳統運動外,今年還新增了麵向所有遊客的雪地騎射原野賽、鮮卑古道探秘定向越野賽等,豐富遊客的冰雪文化體驗。”他說。

“借著‘十四冬’的契機,呼倫貝爾市舉辦了冰雪‘那達慕’、冰雪‘伊薩仁’、冷極馬拉鬆等161項文旅活動,讓遊客觀賞體育盛會的同時,參與並了解呼倫貝爾各民族的特色冰雪文化。”呼倫貝爾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副局長楊紅介紹,春節期間,呼倫貝爾市累計接待遊客110.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66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1倍。

    在旅遊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習近平


大年初一,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早上八點半剛開門,就迎來無數遊客。

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文物保管部部長餘健和值班的同事們,坐在文物保護與修複館的工作台前,仔細清理著新出土的青銅器上的泥土和鏽蝕。

在這個“開放式廚房”一樣的修複館內,僅隔一道玻璃,遊客可以“先睹”新出土文物,現場觀看修複過程。

“這種‘開放式’修複方式,是我們遵循總書記‘要讓文物說話,讓曆史說話,讓文化說話’指示的實踐,遊客反響熱烈。”餘健介紹,2020年9月三星堆遺址啟動新一輪考古發掘時,考古學家和文保修複師們就開始思考如何滿足公眾對新出土文物的好奇。2021年12月,博物館有了這一創新性舉措。

這些年,三星堆博物館一直探索如何把中華文明曆經滄桑留下的最寶貴的東西用鮮活的方式展示給遊客。

甲辰春節期間,博物館推出新年大典係列活動,將園區龍年氛圍營造與古蜀祭祀巡遊表演結合,打造全新古蜀文化祈福盛典,讓遊客沉浸式體驗古蜀文化氛圍,共計接待遊客19.33萬人。

image.png

  大年初一,三星堆博物館的古蜀祭祀巡遊活動。(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大年初三,一場名為《貪壁傳說》的皮影戲在孔府上演。在非遺匠人的演繹下,孔府內宅照壁上的戒貪圖化為生動的皮影表達。

“我們從小就學習‘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孔府皮影戲讓我對詩禮傳家的孔氏家風有了新認識。”觀看演出的大學生駱心舍說,“孔府景區的特色文化活動,讓原本停留在書本裏、建築上的傳統文化活了起來,特別可知可感。”  

以《詩經》為主題的雅樂表演、燈火閃耀的尼山夜遊季、漢服遊園……山東曲阜三孔景區一直在創新“活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今年春節期間的明故城夜遊、新春集市等年俗活動讓三孔景區格外熱鬧。大年初一至初八,景區累計接待遊客近60萬人次,同比增長10.9%。

“活化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提升全域旅遊格局,曲阜將讓更多遊客感受儒家文化之美。”曲阜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孔凡波說。

image.png

  春節期間,三孔景區內遊人如織。(受訪者供圖)

    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積極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曆史人文內涵的濱江城市、小城鎮和美麗鄉村”——習近平


大年初五,走進海南五指山下的黎族村莊毛納村,濃濃的年味撲麵而來。

村裏廣場上,村民王麗冰和姐妹們身著黎族傳統服飾載歌載舞,手中的簸箕歡快地移動,裏麵的茶葉上下翻飛,黎族姑娘采茶炒茶的生動場景躍然展現,贏得遊客陣陣掌聲。

“來吧,大家一起跳起來。”隨著祈願健康平安、風調雨順的黎族共同舞音樂響起,王麗冰和姐妹們熱情地拉著大家共舞起來,現場一片歡聲笑語。

“第一次在現場觀看黎族舞蹈,濃鬱的民族氣息迎麵而來,讓人印象深刻。”來自河北省的遊客邊娜說,在毛納村旅遊,處處感受到黎族特色文化。

image.png

  2月14日,遊客與毛納村的歌舞隊員一起跳黎族共同舞。新華社記者郭程 攝

“雨林時光”大型田園實景演出,演繹出一幅民族文化、熱帶雨林、鄉村田園交融的“富美鄉村圖景”;在熱帶雨林中進行的“雨林精靈”時裝秀,展示古老與現代結合的精美黎錦服飾;早春茶開采節活動讓遊客感受采茶、製茶、品茶、煮茶的獨特魅力……

“我們遵循總書記指明的鄉村振興方向,依托自然資源和黎族傳統文化,加強文旅融合發展,這幾年推出一係列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動。”毛納村黨支部書記王有壽說,今年村裏要新建樹屋民宿、茶園觀光棧道,進一步開發非遺文創產品,加快茶產業和文化旅遊融合,讓老百姓的日子更紅火。

這個春節假期,“村超”解說員楊兵特別忙活。

家住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的楊兵,在天柱縣一家銀行工作,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隻要有“村超”比賽,他都會從天柱驅車兩個多小時回到榕江,進行賽事解說。今年春節,“村超”預選賽最後階段的比賽從大年初四開始,將持續到正月十五結束,楊兵假期天天“泡”在賽場。

“這幾天的比賽,我見證了‘村超’球場每天上萬人次遊客的熱情,感覺非常振奮。”楊兵說,比賽間歇,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侗族多耶舞、苗族蘆笙舞等民族文化節目輪番上演,遊客、啦啦隊員和球員一起手拉手跳舞,“‘村超’是足球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雙重勝利,有力推動了榕江縣的旅遊業、農業等產業的發展”。

image.png

  2月3日,音樂煙花秀在榕江縣舉辦的貴州“村超村晚”上演(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續 攝

過去一年,在“村超”等文體賽事的帶動下,榕江鄉村旅遊迎來“爆發式”增長,全縣累計接待遊客760.8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3.98億元。

“‘村超’已經成為榕江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我們借助‘村超’的輻射帶動效應,將體育文化與鄉村旅遊休閑、民族特色文化、鄉村經濟‘串珠成鏈’,推動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促進美麗鄉村建設邁上新台階。”榕江縣文體廣電旅遊局副局長楊璐說。

領銜記者:劉偉

文字記者:賀書琛、童芳、羅羽、周慧敏、朱雨諾、張昕怡

出品:霍小光

監製:張曉鬆

策劃:王曙暉、王薇、徐壯、賀書琛

編輯:廖翊、王薇、劉梓桐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實踐故事
    2024-2-24 20:24:39    來源:新華社

    “中華民族自古就把旅遊和讀書結合在一起,崇尚‘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為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一幅景、一場秀、一件物、一杯茶……新春伊始,行走在廣袤中國大地上,感受千年文脈的深厚底蘊,傾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實踐故事。

       特色文化旅遊點亮春節市場

    “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習近平


    大年初八,江西省井岡山市神山村暖陽高照。

    82歲的老支書彭水生招呼著遠道而來的遊客,熱情安排旅遊路線:上午穿越青翠竹林,追尋紅軍足跡重走挑糧小道,中午體驗客家民俗打糍粑,下午到無名紅軍烈士墓園感受先輩精神,晚上一邊燒烤一邊欣賞星空夜景。

    “旅遊景點要想吸引遊客,必須有文化特色。‘紅色’和‘綠色’就是神山的特色。”彭水生說。

    image.png

      2月2日,神山村群眾一同打糍粑準備迎接南方小年。(受訪者供圖)

    “戴上麥克風,我們是紅色講解員;拿起產品,我們是農產品推介員。”正在神山村土特產店忙碌的彭小華笑著說,自從家鄉開始發展旅遊產業,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全村人共下“一盤棋”,將“紅色”與“綠色”有機融合,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打造紅色研學品牌、把紅色印跡串珠成線形成旅遊精品線路。

    “日日新,月月異,羊腸道,變街衢。串景點,連景區,深融合,遊全域……”202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是2015年的近11倍。

    白色,是冬季內蒙古呼倫貝爾主色調。在這個夢幻般的冰雪童話世界,“90後”鄂倫春族小夥杜金有一段夢幻般的經曆。

    一個多月前,杜金作為鄂倫春族青年代表在哈爾濱中央大街進行民族文化展示時,將珍貴的傳統麅角帽贈送給一名小女孩,小女孩又轉贈給博物館,希望更多人了解鄂倫春文化。

    這段故事在網上引發眾多關注,短短三天,就有超過6000名遊客打卡“麅角帽”的新家。

    就這樣,杜金成為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火炬手和今年呼倫貝爾旅行推薦官。

    “當時真的特別激動,覺得自己就是冰雪文化的代表,希望能夠傳遞這份陽光、運動、健康和希望。”杜金說。

    image.png

      2月3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舉行的“十四冬”火炬傳遞活動上,路邊群眾揮手歡呼。新華社發(康文魁攝)

    這個春節,作為呼倫貝爾旅行推薦官的杜金十分忙碌,在家鄉向遊客介紹鄂倫春族冰雪文化。“除了民族傳統運動外,今年還新增了麵向所有遊客的雪地騎射原野賽、鮮卑古道探秘定向越野賽等,豐富遊客的冰雪文化體驗。”他說。

    “借著‘十四冬’的契機,呼倫貝爾市舉辦了冰雪‘那達慕’、冰雪‘伊薩仁’、冷極馬拉鬆等161項文旅活動,讓遊客觀賞體育盛會的同時,參與並了解呼倫貝爾各民族的特色冰雪文化。”呼倫貝爾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副局長楊紅介紹,春節期間,呼倫貝爾市累計接待遊客110.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66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1倍。

        在旅遊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習近平


    大年初一,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早上八點半剛開門,就迎來無數遊客。

    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文物保管部部長餘健和值班的同事們,坐在文物保護與修複館的工作台前,仔細清理著新出土的青銅器上的泥土和鏽蝕。

    在這個“開放式廚房”一樣的修複館內,僅隔一道玻璃,遊客可以“先睹”新出土文物,現場觀看修複過程。

    “這種‘開放式’修複方式,是我們遵循總書記‘要讓文物說話,讓曆史說話,讓文化說話’指示的實踐,遊客反響熱烈。”餘健介紹,2020年9月三星堆遺址啟動新一輪考古發掘時,考古學家和文保修複師們就開始思考如何滿足公眾對新出土文物的好奇。2021年12月,博物館有了這一創新性舉措。

    這些年,三星堆博物館一直探索如何把中華文明曆經滄桑留下的最寶貴的東西用鮮活的方式展示給遊客。

    甲辰春節期間,博物館推出新年大典係列活動,將園區龍年氛圍營造與古蜀祭祀巡遊表演結合,打造全新古蜀文化祈福盛典,讓遊客沉浸式體驗古蜀文化氛圍,共計接待遊客19.33萬人。

    image.png

      大年初一,三星堆博物館的古蜀祭祀巡遊活動。(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大年初三,一場名為《貪壁傳說》的皮影戲在孔府上演。在非遺匠人的演繹下,孔府內宅照壁上的戒貪圖化為生動的皮影表達。

    “我們從小就學習‘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孔府皮影戲讓我對詩禮傳家的孔氏家風有了新認識。”觀看演出的大學生駱心舍說,“孔府景區的特色文化活動,讓原本停留在書本裏、建築上的傳統文化活了起來,特別可知可感。”  

    以《詩經》為主題的雅樂表演、燈火閃耀的尼山夜遊季、漢服遊園……山東曲阜三孔景區一直在創新“活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今年春節期間的明故城夜遊、新春集市等年俗活動讓三孔景區格外熱鬧。大年初一至初八,景區累計接待遊客近60萬人次,同比增長10.9%。

    “活化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提升全域旅遊格局,曲阜將讓更多遊客感受儒家文化之美。”曲阜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孔凡波說。

    image.png

      春節期間,三孔景區內遊人如織。(受訪者供圖)

        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積極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曆史人文內涵的濱江城市、小城鎮和美麗鄉村”——習近平


    大年初五,走進海南五指山下的黎族村莊毛納村,濃濃的年味撲麵而來。

    村裏廣場上,村民王麗冰和姐妹們身著黎族傳統服飾載歌載舞,手中的簸箕歡快地移動,裏麵的茶葉上下翻飛,黎族姑娘采茶炒茶的生動場景躍然展現,贏得遊客陣陣掌聲。

    “來吧,大家一起跳起來。”隨著祈願健康平安、風調雨順的黎族共同舞音樂響起,王麗冰和姐妹們熱情地拉著大家共舞起來,現場一片歡聲笑語。

    “第一次在現場觀看黎族舞蹈,濃鬱的民族氣息迎麵而來,讓人印象深刻。”來自河北省的遊客邊娜說,在毛納村旅遊,處處感受到黎族特色文化。

    image.png

      2月14日,遊客與毛納村的歌舞隊員一起跳黎族共同舞。新華社記者郭程 攝

    “雨林時光”大型田園實景演出,演繹出一幅民族文化、熱帶雨林、鄉村田園交融的“富美鄉村圖景”;在熱帶雨林中進行的“雨林精靈”時裝秀,展示古老與現代結合的精美黎錦服飾;早春茶開采節活動讓遊客感受采茶、製茶、品茶、煮茶的獨特魅力……

    “我們遵循總書記指明的鄉村振興方向,依托自然資源和黎族傳統文化,加強文旅融合發展,這幾年推出一係列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動。”毛納村黨支部書記王有壽說,今年村裏要新建樹屋民宿、茶園觀光棧道,進一步開發非遺文創產品,加快茶產業和文化旅遊融合,讓老百姓的日子更紅火。

    這個春節假期,“村超”解說員楊兵特別忙活。

    家住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的楊兵,在天柱縣一家銀行工作,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隻要有“村超”比賽,他都會從天柱驅車兩個多小時回到榕江,進行賽事解說。今年春節,“村超”預選賽最後階段的比賽從大年初四開始,將持續到正月十五結束,楊兵假期天天“泡”在賽場。

    “這幾天的比賽,我見證了‘村超’球場每天上萬人次遊客的熱情,感覺非常振奮。”楊兵說,比賽間歇,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侗族多耶舞、苗族蘆笙舞等民族文化節目輪番上演,遊客、啦啦隊員和球員一起手拉手跳舞,“‘村超’是足球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雙重勝利,有力推動了榕江縣的旅遊業、農業等產業的發展”。

    image.png

      2月3日,音樂煙花秀在榕江縣舉辦的貴州“村超村晚”上演(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續 攝

    過去一年,在“村超”等文體賽事的帶動下,榕江鄉村旅遊迎來“爆發式”增長,全縣累計接待遊客760.8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3.98億元。

    “‘村超’已經成為榕江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我們借助‘村超’的輻射帶動效應,將體育文化與鄉村旅遊休閑、民族特色文化、鄉村經濟‘串珠成鏈’,推動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促進美麗鄉村建設邁上新台階。”榕江縣文體廣電旅遊局副局長楊璐說。

    領銜記者:劉偉

    文字記者:賀書琛、童芳、羅羽、周慧敏、朱雨諾、張昕怡

    出品:霍小光

    監製:張曉鬆

    策劃:王曙暉、王薇、徐壯、賀書琛

    編輯:廖翊、王薇、劉梓桐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