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鏡觀·回響|文脈三千年 今日又上新
更新時間:2024-2-27 15:34:0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月26日,首個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考古專題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這是2月26日拍攝的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博物館新館(無人機照片)。殷墟博物館新館以“鼎”為設計意象。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2022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考察了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遺址。習近平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這次來是想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

2022年10月28日下午,習近平在安陽市殷墟遺址考察。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2022年10月28日下午,習近平在安陽市殷墟博物館考察。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今日開放的殷墟博物館新館,通過近4000件套出土文物和數字技術,展示了商代在政治、經濟、軍事、農業、手工業、文字等方麵的成就。

這是殷墟博物館新館內展出的“司母辛”銅鼎(左上)、“亞長”銅觥(右上)、“亞長”牛尊(左下)、“亞長”銅鉞(拚版照片,2月23日攝)。

這是在殷墟博物館新館內展出的刻辭卜骨(2月23日攝)。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傳說中的商朝得到證實,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往前推進了約1000年。

2月26日,參觀者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新館內拍攝展品。

在約2.2萬平方米的新館展廳,展陳文物數量之多、類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覽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貴文物屬首次亮相,一係列考古新成果屬首次展示。為增加觀眾參與感,車馬遺跡展廳采取邊修複、邊展示的展陳方式。

工作人員在殷墟博物館新館的展廳內修複車馬遺跡(2月23日攝)。

這是在殷墟博物館新館內展出的龍形玉玦(拚版照片,1月9日攝)。

2月26日,參觀者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新館內觀看展出的刻辭卜甲。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和甲骨文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近一個世紀來,考古工作者櫛風沐雨,對殷墟持續發掘研究,它也成為我國考古發掘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古代都城遺址。

工作人員在殷墟王陵遺址進行發掘作業(2月24日攝)。

在殷墟王陵遺址,工作人員在勘探圍溝範圍(2月24日攝)。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工作人員在對殷墟洹北商城出土的陶片進行整理修複(2月23日攝)。

在新的征程上,殷墟這座實證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關鍵遺址,仍將繼續揭示中華文明密碼、延續中華民族精神根脈。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鏡觀·回響|文脈三千年 今日又上新
2024-2-27 15:34:0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月26日,首個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考古專題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這是2月26日拍攝的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博物館新館(無人機照片)。殷墟博物館新館以“鼎”為設計意象。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2022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考察了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遺址。習近平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這次來是想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

2022年10月28日下午,習近平在安陽市殷墟遺址考察。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2022年10月28日下午,習近平在安陽市殷墟博物館考察。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今日開放的殷墟博物館新館,通過近4000件套出土文物和數字技術,展示了商代在政治、經濟、軍事、農業、手工業、文字等方麵的成就。

這是殷墟博物館新館內展出的“司母辛”銅鼎(左上)、“亞長”銅觥(右上)、“亞長”牛尊(左下)、“亞長”銅鉞(拚版照片,2月23日攝)。

這是在殷墟博物館新館內展出的刻辭卜骨(2月23日攝)。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傳說中的商朝得到證實,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往前推進了約1000年。

2月26日,參觀者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新館內拍攝展品。

在約2.2萬平方米的新館展廳,展陳文物數量之多、類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覽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貴文物屬首次亮相,一係列考古新成果屬首次展示。為增加觀眾參與感,車馬遺跡展廳采取邊修複、邊展示的展陳方式。

工作人員在殷墟博物館新館的展廳內修複車馬遺跡(2月23日攝)。

這是在殷墟博物館新館內展出的龍形玉玦(拚版照片,1月9日攝)。

2月26日,參觀者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新館內觀看展出的刻辭卜甲。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和甲骨文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近一個世紀來,考古工作者櫛風沐雨,對殷墟持續發掘研究,它也成為我國考古發掘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古代都城遺址。

工作人員在殷墟王陵遺址進行發掘作業(2月24日攝)。

在殷墟王陵遺址,工作人員在勘探圍溝範圍(2月24日攝)。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工作人員在對殷墟洹北商城出土的陶片進行整理修複(2月23日攝)。

在新的征程上,殷墟這座實證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關鍵遺址,仍將繼續揭示中華文明密碼、延續中華民族精神根脈。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