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學習進行時丨總書記和重慶的故事
更新時間:2024-4-23 21:21:2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新華網記者 金佳緒 吳燕霞

  【學習進行時】4月22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市考察調研。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為您梳理回顧習近平總書記和重慶的故事。

  4月22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市考察調研。他先後來到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了解當地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實施城市更新和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等情況。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到重慶考察調研,前兩次分別在2016年和2019年。在美麗山城,習近平總書記進農家、談改革、問民生,召開重要座談會,為重慶各項事業發展指明方向。

  “換了三種交通工具到這裏”

  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有一個村子叫華溪村。它所在的武陵山區,曾是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區之一。“兩山夾一槽”,山大溝深,華溪村祖祖輩輩在山腳下的“巴掌田”耕作。人多地少、土地貧瘠,小小的華溪村也是中國特困地區的一個縮影。

  2019年,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華溪村還有8戶、19人沒有脫貧。

  這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一早從北京出發,乘飛機抵達重慶,再轉火車、換汽車,一路奔波,來到華溪村。

  “換了三種交通工具到這裏,就是想實地了解‘兩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招呼大家坐下來細細聊。一位村民說他家兩個娃兒上學,母親重病,家裏曾經窮得揭不開鍋,後來靠幫扶實現了脫貧摘帽。當時,每年1000多萬貧困群眾脫貧,他是其中一個。

  習近平總書記認真傾聽,不時插話。等到大夥發言告一段落,他給鄉親們一條條梳理“兩不愁三保障”的進展並走村入戶實地察看。離開村子時,晚霞滿天,山村如畫,鄉親們聚在村頭,爭相同總書記握手,依依不舍。

  回到重慶市裏,已是夜深。習近平總書記仍掛念著山村的鄉親們:“看了這麼一個村,我心裏是有底的。到2020年初,預計全國將剩下600多萬貧困人口和60多個貧困縣。把今年工作抓好抓實,明年繼續攻堅,就能徹底消滅現行標準下的貧困。從各方麵情況看,我們對完成任務是很有信心的!”

  第二天,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從延安、貴陽、銀川、太原、成都,再到重慶,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六次主持召開脫貧攻堅跨省區座談會。

  在總書記的關懷和指引下,重慶全市190.6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8個貧困區縣全部摘帽。如今,當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好畫卷正逐步繪就。

  “這次討論的不是發展問題,而是保護的問題”

  重慶是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最後一道關口,保護好“一江碧水、兩岸青山”,既是重慶擔起“上遊責任”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發展的潛力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心係長江生態。2016年和2019年在重慶考察期間,總書記指出,“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事關重慶長遠發展,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加強生態保護與修複,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為長江生態保護定向定調、立下規矩。

  “今天可能要讓你們失望了,這次討論的不是發展問題,而是保護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開門見山: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當年9月,指導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文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

  2018年3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語重心長地談及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如果長江經濟帶搞大開發,下麵的積極性會很高、投資驅動會非常強烈,一哄而上,最後損害的是生態環境。“我強調長江經濟帶不搞大開發、要共抓大保護,來刹住無序開發的情況,實現可持續的開發。”

  2016年在重慶召開座談會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又在2018年、2020年、2023年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長江經濟帶發展問題,覆蓋長江上、中、下遊,會議名稱也從“推動”到“深入推動”“全麵推動”,再到“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長江經濟帶發展總體謀劃、分步推進,指引長江經濟帶步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篤行不怠,久久為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廣泛共識,“一江碧水向東流”的美景重現。

  “領導幹部要講政德”

  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加強領導幹部政德建設,對引領社會風尚、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意義重大。

  2018年3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針對重塑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政德課”。

  “領導幹部要講政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並作出細致闡釋——

  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麵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麵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麵前立場堅定,這是領導幹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

  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

  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所有黨員、幹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於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這番講話,既是針對重慶,更是著眼全黨,為領導幹部修身立德提供了重要遵循。

  “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

  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如何發揮好當地的區位優勢,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在心。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兩江新區果園港,叮囑當地要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服務好,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好,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服務好。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工作彙報時,要求重慶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協調發展任務繁重。“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後勁,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要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一體融合發展的體製機製和政策體係,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在總書記指引下,重慶一手抓物流通道拓展,提高中歐班列運能,擴大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範圍,破解西部地區國際物流難題;一手抓開放平台能級提升,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推動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重慶自貿試驗區等協同發力。

  如今,城鄉融合、區域協調聯動發展的美好圖景在巴渝大地徐徐展開,一個支撐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正加快崛起。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學習進行時丨總書記和重慶的故事
    2024-4-23 21:21:2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新華網記者 金佳緒 吳燕霞

      【學習進行時】4月22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市考察調研。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為您梳理回顧習近平總書記和重慶的故事。

      4月22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市考察調研。他先後來到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了解當地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實施城市更新和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等情況。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到重慶考察調研,前兩次分別在2016年和2019年。在美麗山城,習近平總書記進農家、談改革、問民生,召開重要座談會,為重慶各項事業發展指明方向。

      “換了三種交通工具到這裏”

      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有一個村子叫華溪村。它所在的武陵山區,曾是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區之一。“兩山夾一槽”,山大溝深,華溪村祖祖輩輩在山腳下的“巴掌田”耕作。人多地少、土地貧瘠,小小的華溪村也是中國特困地區的一個縮影。

      2019年,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華溪村還有8戶、19人沒有脫貧。

      這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一早從北京出發,乘飛機抵達重慶,再轉火車、換汽車,一路奔波,來到華溪村。

      “換了三種交通工具到這裏,就是想實地了解‘兩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招呼大家坐下來細細聊。一位村民說他家兩個娃兒上學,母親重病,家裏曾經窮得揭不開鍋,後來靠幫扶實現了脫貧摘帽。當時,每年1000多萬貧困群眾脫貧,他是其中一個。

      習近平總書記認真傾聽,不時插話。等到大夥發言告一段落,他給鄉親們一條條梳理“兩不愁三保障”的進展並走村入戶實地察看。離開村子時,晚霞滿天,山村如畫,鄉親們聚在村頭,爭相同總書記握手,依依不舍。

      回到重慶市裏,已是夜深。習近平總書記仍掛念著山村的鄉親們:“看了這麼一個村,我心裏是有底的。到2020年初,預計全國將剩下600多萬貧困人口和60多個貧困縣。把今年工作抓好抓實,明年繼續攻堅,就能徹底消滅現行標準下的貧困。從各方麵情況看,我們對完成任務是很有信心的!”

      第二天,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從延安、貴陽、銀川、太原、成都,再到重慶,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六次主持召開脫貧攻堅跨省區座談會。

      在總書記的關懷和指引下,重慶全市190.6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8個貧困區縣全部摘帽。如今,當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好畫卷正逐步繪就。

      “這次討論的不是發展問題,而是保護的問題”

      重慶是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最後一道關口,保護好“一江碧水、兩岸青山”,既是重慶擔起“上遊責任”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發展的潛力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心係長江生態。2016年和2019年在重慶考察期間,總書記指出,“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事關重慶長遠發展,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加強生態保護與修複,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為長江生態保護定向定調、立下規矩。

      “今天可能要讓你們失望了,這次討論的不是發展問題,而是保護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開門見山: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當年9月,指導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文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

      2018年3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語重心長地談及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如果長江經濟帶搞大開發,下麵的積極性會很高、投資驅動會非常強烈,一哄而上,最後損害的是生態環境。“我強調長江經濟帶不搞大開發、要共抓大保護,來刹住無序開發的情況,實現可持續的開發。”

      2016年在重慶召開座談會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又在2018年、2020年、2023年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長江經濟帶發展問題,覆蓋長江上、中、下遊,會議名稱也從“推動”到“深入推動”“全麵推動”,再到“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長江經濟帶發展總體謀劃、分步推進,指引長江經濟帶步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篤行不怠,久久為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廣泛共識,“一江碧水向東流”的美景重現。

      “領導幹部要講政德”

      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加強領導幹部政德建設,對引領社會風尚、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意義重大。

      2018年3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針對重塑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政德課”。

      “領導幹部要講政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並作出細致闡釋——

      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麵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麵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麵前立場堅定,這是領導幹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

      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

      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所有黨員、幹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於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這番講話,既是針對重慶,更是著眼全黨,為領導幹部修身立德提供了重要遵循。

      “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

      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如何發揮好當地的區位優勢,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在心。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兩江新區果園港,叮囑當地要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服務好,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好,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服務好。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工作彙報時,要求重慶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協調發展任務繁重。“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後勁,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要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一體融合發展的體製機製和政策體係,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在總書記指引下,重慶一手抓物流通道拓展,提高中歐班列運能,擴大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範圍,破解西部地區國際物流難題;一手抓開放平台能級提升,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推動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重慶自貿試驗區等協同發力。

      如今,城鄉融合、區域協調聯動發展的美好圖景在巴渝大地徐徐展開,一個支撐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正加快崛起。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