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決勝掃黑除惡收官年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河南法院上半年掃黑除惡成績單一審審結196案 1312人獲刑
更新時間:2019-7-31 9:12:42    來源:新華網

  今年1至6月,河南省三級法院一審共審結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19件364人(不含漏犯),審結惡勢力犯罪案件177件948人。昨日,省高院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新聞發布會。今年以來,全省法院圍繞“深挖根治”這一新的階段性目標要求,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完善製度機製,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各類黑惡犯罪案件,為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審結惡勢力犯罪案件177件948人

  今年2月底,省法院組織召開全省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會,對2019年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始終保持對黑惡勢力犯罪案件的嚴打高壓態勢。1至6月,全省三級法院一審共審結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19件364人(不含漏犯),審結惡勢力犯罪案件177件948人。在案件辦理中,全省法院堅持在法治軌道和法治框架內開展工作,嚴格按照法定標準甄別犯罪性質,既不降格,也不拔高,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曆史和人民的檢驗。

  提高對“套路貸”等涉黑惡犯罪警覺

  針對民間借貸案件高速增長,虛假訴訟、惡意訴訟、“套路貸”詐騙不斷出現,甚至和黑惡犯罪交織的情況,出台《關於嚴格依法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通知》,要求全省法院進一步加強民間借貸行為與刑事犯罪行為的甄別,切實提高對“套路貸”以及存在高息放貸、暴力收貸等涉黑惡犯罪的警覺,發現違法犯罪線索的要及時移送;針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中發出司法建議書不規範的問題,出台《關於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司法建議工作的通知》,對司法建議書的格式進行規範,並對司法建議的質量提出明確要求,要求全省法院加大與接收司法建議機關的溝通協調力度和跟蹤回訪力度,督促相關單位整改落實。

  集中開庭宣判營造嚴厲打擊氛圍

  3月25日至29日、6月24日至28日,省法院組織全省法院開展了全省第四次、第五次黑惡犯罪案件集中開庭、宣判活動,共對47案441人公開開庭、宣判,並從中選取典型案例向社會公開發布。

  下一步,全省三級法院將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紮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不斷向縱深發展,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專項鬥爭強大合力。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加強與紀委、組織、宣傳、公安、檢察、司法等機關的協調配合,提升打擊合力;高度重視司法建議對於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的重要作用,不斷促進社會風險防控。

文章編輯:楊銘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