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決勝掃黑除惡收官年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修武縣召開掃黑除惡 專項鬥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
更新時間:2020-5-15 17:01:39    來源:焦作日報
5月11日,修武縣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任務。市委常委、修武縣委書記、縣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組長郭鵬出席會議並講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縣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副組長王鑫出席會議。

  郭鵬在講話中強調三點意見:

  一要充分肯定成績,以更大的決心做好今年的工作。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修武縣先後打掉涉黑組織2個、惡勢力犯罪集團1個、惡勢力犯罪團夥1個,偵破9類重點犯罪案件69起,抓獲黑惡等犯罪嫌疑人239人,起訴197人,判決203人,追繳涉案財產6.3億元,查處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涉黑涉惡腐敗和推動工作不力問題26人。各成員單位要保持好、鞏固好、發揚好修武的掃黑除惡經驗,持續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安全的環境保障。

  二要科學研判形勢,以更強的緊迫感做好今年的工作。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三年目標實現的決戰決勝之年,要準確把握形勢,強化線索核查和案件偵辦力度,加強體製機製的配合銜接。對於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級各部門要舉一反三,明確專班專人抓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責任落實和工作銜接;要落實好綜合治理的具體成效,解決好部分行業主管部門主體責任落實還不到位,對“三書一函”反饋的意見建議重視不夠等問題,並在完善落實長效機製上下功夫。

  三要上下協同發力,以更實的舉措做好今年的工作。要聚焦站位再提升,進一步壓實政治責任,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推動工作的要求,繼續保持重視程度不減、工作力量不減、保障措施不減,認真部署和積極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要聚焦重點再攻堅,進一步提升整治成效,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根據自身職能切實強化履職盡責,不斷加大行政執法檢查力度,把整治行業亂象與倒查監管責任結合起來,全力推進重點行業整治工作,確保“行業清源”的成效;要強化聯動再用勁,進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密切配合協作,主動發力,健全完善行業主管部門與政法機關風險隱患通報、重大案件協作、跟蹤指導等機製,創新方式,破解難題,不斷加強行業常態監管,落實“三書一函”製度,推進長效常治製度建設,實現掃黑除惡工作法治化、製度化、常態化;要培育典型再爭優,進一步創建專項鬥爭“修武品牌”,嚴格工作要求,提升工作標準,創新工作方法,加大掃黑除惡有力舉措、顯著成效、先進典型的宣傳報道力度,突出宣傳一批典型案例和專項整治亮點,選樹一批掃黑除惡先進典型,總結經驗,形成修武品牌;要製度保障再跟進,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健全完善政法幹警保護機製,落實好因公犧牲傷殘幹警救助工作,進一步激發政法幹警的工作積極性,同時要敢於刀刃向內,對參與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或者充當“保護傘”的,堅決依法查處。

文章編輯:楊銘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