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習實踐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把握新要求 開創新局麵 堅定不移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
更新時間:2020-12-7 9:50:28    來源:焦作日報

  近年來,武陟縣深入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和省、市決策部署,以“四新”目標為引領,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鄭焦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機遇,著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19年,武陟縣在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核中位居第12位,在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考核中位居第11位,先後榮獲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省級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為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打牢了基礎、贏得了空間、增強了信心。

  一、精學深思、細照篤行,準確把握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的新要求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彙點上,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開啟新征程,必須進一步學習領會、準確把握縣域治理“三起來”的科學內涵和踐行要求。

  (一)回首來時路,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的信心更加堅定。經過近年來實踐,縣域治理“三起來”已經在懷川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並且越來越富有生機。武陟也搭上了高質量發展的“順風車”,跑出了“加速度”、形成了“新勝勢”。通過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強工業、做優農業、做活商貿、做大文旅,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294億元增加到463.3億元,年均增長7.8%,總量躍居全市第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220元增加到24643元,年均增長9.4%,高於全市增幅1.1個百分點。通過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以“管委會+公司”改革為動力,加快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探索建立農村、社區全覆蓋的“五創三治”工作體係,推進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係現代化,被評為全國民生示範工程;搶抓農村集體產權製度改革機遇,在全省率先啟動“三變五合”改革,全國首家啟動鎮級“三變”改革,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評審全省第一,走出了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子。通過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確立“一體兩翼、雙跨融合”發展格局,全省首家引進產業新城專業運營商華夏幸福,形成了具有武陟特色的“新老互動、以城帶鄉、城鄉融合”發展模式,城鎮人口由25萬人增加到31.5萬人,城鎮化率由38.6%提高到46.74%,2019年提高2.15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一。

  (二)學習新要求,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的目標更加明確。省委書記王國生蒞焦調研時指出,要以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為根本遵循,探索走好富有地域特色縣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印發《關於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實施方案》,為如何踐行“三起來”要求、創建“三起來”示範縣樹立了標杆、明確了方向。全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特別強調各縣(市)區要爭創全省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市)。學習新要求、對標示範縣,縣委全會對特殊背景下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作出部署,武陟幹部群眾有能力、有信心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

  (三)開啟新征程,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的使命更加堅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發展縣域經濟,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鄉村經濟業態,拓展農民增收空間”等一係列關於縣域治理新的發展方向和工作要求。武陟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縣域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等重大機遇,堅持以強縣富民為主線,以改革發展為動力,以城鄉貫通為途徑,放大優勢、補齊短板,努力在新一輪區域競爭中贏得主動、搶占先機。

  二、錨定目標、厚植優勢,謀深抓實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的新路徑

  武陟縣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聚焦“強縣富民、改革發展、城鄉貫通”三篇文章,探索確立“圍繞‘四個聚焦’、營造‘四優環境’、堅持‘四個一體’”的縣域治理“三起來”新路徑。

  (一)圍繞“四個聚焦”,築牢高質量發展之基,實現強縣和富民共進。聚焦產城融合,推動平台建設。產業集聚區深化“管委會+公司”改革,實施“六大行動”,全麵加快“二次創業”步伐;產業新城謀劃建設大運河永濟渠渠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加快電子信息產業園、希爾頓歡朋酒店等重大項目建設,促進兩大平台協同發展。聚焦鏈條完善,推動開放招商。立足“中原智造”定位,依托12個省重點項目、28個市重點項目,實施主導產業園區培育行動,采取園區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壯大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兩大主導產業和“三新一高”經濟,建成國家智能清潔能源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百維激光、國藥容生國家產業基地等項目,實現延鏈補鏈強鏈。聚焦產業轉型,推動創新發展。出台院地合作、創新扶持等政策,大力實施“三大改造”,全力推進院校地合作,謀劃建設創新小鎮,努力培育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支持焦作製動器、黃河交通學院創建院士工作站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聚焦共同富裕,推動農民增收。深化“三變五合”改革,推廣“合作社+公司+農戶+基地”等模式,壯大集體經濟,拓寬群眾增收渠道。以“旅遊+現代農業+工業+生態”等模式為引領,加快白鹿倉黃河歌謠國際旅遊度假區等項目建設,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二)營造“四優環境”,激發高質量發展之力,實現改革和發展共享。營造幹事創業的政治環境。強化黨建引領,深化“五創三治”工作體係,把黨員組織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強化作風建設,深入開展“正初心、查隱患、堵漏洞、勇擔當”作風紀律整頓活動,使各級黨員幹部勇擔當、善作為。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深化平安武陟、法治武陟建設,深入推進依法治縣關鍵環節改革,持續開展清單問政、打非治違等活動,促進嚴格規範執法。統籌做好全民普法、信訪穩定、社會治安等工作,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官戰。營造集約高效的資源保障環境。聚焦“人地錢”等瓶頸製約,落實“1+6”人才引進政策,實施縣域金融工程,試點推進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建立產業基金,壯大鯤鵬產業學院,支持江河紙業、強耐新材等上市融資,有效破解資源要素製約問題。營造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深化“轉變作風抓落實、優化環境促發展”活動,落實“首席服務官”等製度,堅持“四到服務”理念,實行“兩不見麵”,全麵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讓安居樂業成為武陟發展的“金名片”。

  (三)堅持“四個一體”,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城鎮和鄉村共贏。堅持城鄉規劃一體。高質量編製“十四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村莊布點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加快城鄉空間布局和建管一體化。堅持城鄉生態一體。扛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政治責任,統籌抓好生態建設、汙染防治和人居環境改善,加快城市生態水係、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垃圾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建設,建成“北岸水鄉”“森林武陟”。堅持城鄉設施一體。積極推進城鄉道路、水電氣暖、雨汙管網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加快城市提質項目、老舊小區改造和“四好農村路”、美麗鄉村建設。堅持城鄉服務一體。全力辦好就業、醫療、教育、養老“四大民生”,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推動城鄉教育、醫療均衡發展,著力構建三級康養體係,持續完善“兩定製兜底線”“五養八延伸”模式,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三、強化組織、凝聚合力,切實扛起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的新使命

  踐行“三起來”,爭當示範縣,必須堅持黨建引領、項目為王、作風至上,彙聚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加強黨委對各項工作的全麵領導,不斷完善“五創三治”工作體係,持續開展五類示範村(社區)創建,高標準建設農村黨建綜合體、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深化黨群聯心、服務聯動,讓各級黨組織的號召力越來越強、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越來越足、廣大群眾服務發展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二)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把踐行“三起來”項目化,按照“對上可申報、對外可招商、對內可實施”的標準,謀劃儲備一批符合“三起來”要求、契合武陟發展實際、呼應群眾所急所盼的引領性、標誌性大項目,為高質量發展激活潛能、催化動能、積蓄勢能。

  (三)以高質量隊伍保障高質量發展。以村(社區)“兩委”和鄉鎮黨委換屆為契機,選出忠誠幹淨擔當的好幹部,配出結構優功能強的好班子。堅持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提高幹部的“七種能力”,大力弘揚焦裕祿同誌的“三股勁”、南水北調焦作精神和武陟治黃精神,以優良的作風、過硬的隊伍保障高質量發展。

  風勁揚帆正當時,擼起袖子加油幹。武陟將深入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堅定不移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為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貢獻更多武陟力量。

  (作者為武陟縣委書記 秦迎軍)

文章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把握新要求 開創新局麵 堅定不移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
2020-12-7 9:50:28    來源:焦作日報

  近年來,武陟縣深入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和省、市決策部署,以“四新”目標為引領,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鄭焦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機遇,著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19年,武陟縣在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核中位居第12位,在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考核中位居第11位,先後榮獲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省級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為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打牢了基礎、贏得了空間、增強了信心。

  一、精學深思、細照篤行,準確把握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的新要求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彙點上,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開啟新征程,必須進一步學習領會、準確把握縣域治理“三起來”的科學內涵和踐行要求。

  (一)回首來時路,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的信心更加堅定。經過近年來實踐,縣域治理“三起來”已經在懷川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並且越來越富有生機。武陟也搭上了高質量發展的“順風車”,跑出了“加速度”、形成了“新勝勢”。通過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強工業、做優農業、做活商貿、做大文旅,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294億元增加到463.3億元,年均增長7.8%,總量躍居全市第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220元增加到24643元,年均增長9.4%,高於全市增幅1.1個百分點。通過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以“管委會+公司”改革為動力,加快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探索建立農村、社區全覆蓋的“五創三治”工作體係,推進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係現代化,被評為全國民生示範工程;搶抓農村集體產權製度改革機遇,在全省率先啟動“三變五合”改革,全國首家啟動鎮級“三變”改革,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評審全省第一,走出了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子。通過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確立“一體兩翼、雙跨融合”發展格局,全省首家引進產業新城專業運營商華夏幸福,形成了具有武陟特色的“新老互動、以城帶鄉、城鄉融合”發展模式,城鎮人口由25萬人增加到31.5萬人,城鎮化率由38.6%提高到46.74%,2019年提高2.15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一。

  (二)學習新要求,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的目標更加明確。省委書記王國生蒞焦調研時指出,要以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為根本遵循,探索走好富有地域特色縣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印發《關於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實施方案》,為如何踐行“三起來”要求、創建“三起來”示範縣樹立了標杆、明確了方向。全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特別強調各縣(市)區要爭創全省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市)。學習新要求、對標示範縣,縣委全會對特殊背景下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作出部署,武陟幹部群眾有能力、有信心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

  (三)開啟新征程,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的使命更加堅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發展縣域經濟,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鄉村經濟業態,拓展農民增收空間”等一係列關於縣域治理新的發展方向和工作要求。武陟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縣域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等重大機遇,堅持以強縣富民為主線,以改革發展為動力,以城鄉貫通為途徑,放大優勢、補齊短板,努力在新一輪區域競爭中贏得主動、搶占先機。

  二、錨定目標、厚植優勢,謀深抓實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的新路徑

  武陟縣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聚焦“強縣富民、改革發展、城鄉貫通”三篇文章,探索確立“圍繞‘四個聚焦’、營造‘四優環境’、堅持‘四個一體’”的縣域治理“三起來”新路徑。

  (一)圍繞“四個聚焦”,築牢高質量發展之基,實現強縣和富民共進。聚焦產城融合,推動平台建設。產業集聚區深化“管委會+公司”改革,實施“六大行動”,全麵加快“二次創業”步伐;產業新城謀劃建設大運河永濟渠渠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加快電子信息產業園、希爾頓歡朋酒店等重大項目建設,促進兩大平台協同發展。聚焦鏈條完善,推動開放招商。立足“中原智造”定位,依托12個省重點項目、28個市重點項目,實施主導產業園區培育行動,采取園區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壯大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兩大主導產業和“三新一高”經濟,建成國家智能清潔能源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百維激光、國藥容生國家產業基地等項目,實現延鏈補鏈強鏈。聚焦產業轉型,推動創新發展。出台院地合作、創新扶持等政策,大力實施“三大改造”,全力推進院校地合作,謀劃建設創新小鎮,努力培育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支持焦作製動器、黃河交通學院創建院士工作站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聚焦共同富裕,推動農民增收。深化“三變五合”改革,推廣“合作社+公司+農戶+基地”等模式,壯大集體經濟,拓寬群眾增收渠道。以“旅遊+現代農業+工業+生態”等模式為引領,加快白鹿倉黃河歌謠國際旅遊度假區等項目建設,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二)營造“四優環境”,激發高質量發展之力,實現改革和發展共享。營造幹事創業的政治環境。強化黨建引領,深化“五創三治”工作體係,把黨員組織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強化作風建設,深入開展“正初心、查隱患、堵漏洞、勇擔當”作風紀律整頓活動,使各級黨員幹部勇擔當、善作為。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深化平安武陟、法治武陟建設,深入推進依法治縣關鍵環節改革,持續開展清單問政、打非治違等活動,促進嚴格規範執法。統籌做好全民普法、信訪穩定、社會治安等工作,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官戰。營造集約高效的資源保障環境。聚焦“人地錢”等瓶頸製約,落實“1+6”人才引進政策,實施縣域金融工程,試點推進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建立產業基金,壯大鯤鵬產業學院,支持江河紙業、強耐新材等上市融資,有效破解資源要素製約問題。營造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深化“轉變作風抓落實、優化環境促發展”活動,落實“首席服務官”等製度,堅持“四到服務”理念,實行“兩不見麵”,全麵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讓安居樂業成為武陟發展的“金名片”。

  (三)堅持“四個一體”,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城鎮和鄉村共贏。堅持城鄉規劃一體。高質量編製“十四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村莊布點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加快城鄉空間布局和建管一體化。堅持城鄉生態一體。扛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政治責任,統籌抓好生態建設、汙染防治和人居環境改善,加快城市生態水係、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垃圾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建設,建成“北岸水鄉”“森林武陟”。堅持城鄉設施一體。積極推進城鄉道路、水電氣暖、雨汙管網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加快城市提質項目、老舊小區改造和“四好農村路”、美麗鄉村建設。堅持城鄉服務一體。全力辦好就業、醫療、教育、養老“四大民生”,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推動城鄉教育、醫療均衡發展,著力構建三級康養體係,持續完善“兩定製兜底線”“五養八延伸”模式,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三、強化組織、凝聚合力,切實扛起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的新使命

  踐行“三起來”,爭當示範縣,必須堅持黨建引領、項目為王、作風至上,彙聚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加強黨委對各項工作的全麵領導,不斷完善“五創三治”工作體係,持續開展五類示範村(社區)創建,高標準建設農村黨建綜合體、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深化黨群聯心、服務聯動,讓各級黨組織的號召力越來越強、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越來越足、廣大群眾服務發展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二)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把踐行“三起來”項目化,按照“對上可申報、對外可招商、對內可實施”的標準,謀劃儲備一批符合“三起來”要求、契合武陟發展實際、呼應群眾所急所盼的引領性、標誌性大項目,為高質量發展激活潛能、催化動能、積蓄勢能。

  (三)以高質量隊伍保障高質量發展。以村(社區)“兩委”和鄉鎮黨委換屆為契機,選出忠誠幹淨擔當的好幹部,配出結構優功能強的好班子。堅持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提高幹部的“七種能力”,大力弘揚焦裕祿同誌的“三股勁”、南水北調焦作精神和武陟治黃精神,以優良的作風、過硬的隊伍保障高質量發展。

  風勁揚帆正當時,擼起袖子加油幹。武陟將深入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堅定不移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為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貢獻更多武陟力量。

  (作者為武陟縣委書記 秦迎軍)

文章編輯:劉佳 
 
相關信息:
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調研
從源遠流長的文化中遇見“可愛的中國”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見效
從三個維度看統一戰線強大法寶作用
守住拒腐防變防線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
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