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習實踐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人民英雄——宋學義
□周崇聖
更新時間:2022-12-1 16:11:17    來源:焦作日報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同誌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這樣的評價,用在另一位老英雄身上同樣合適,他就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宋學義,一位我們焦作籍的人民英雄!

  為人民解放勇於自我犧牲

  宋學義出身貧苦,從小就當童工,給縣城一家麵鋪蹬大籮,祖父和父親長年給地主打長工,哥哥長年累月挑擔為生,全家老小拚死拚活地幹也維持不了生計。後來父親帶領全家逃荒,哥哥被壓死在山西大同煤礦,嬸母、堂弟死於日軍刺刀下,姐姐、妹妹由於窮苦先後被賣,最後父親因貧病交加離開了人間。1939年,宋學義在濟源王屋山討飯時巧遇抗日遊擊隊,參加了八路軍。

  國仇家恨讓宋學義在部隊中表現得非常積極,童年的經曆讓他更加明白改變這個舊社會的重要性,無論是學習還是戰鬥,他都衝在前麵,爭當先進。平時他練臂力、學刺殺、練瞄準,虛心向老同誌們請教,一年多的時間就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戰士。

  1941年8月,侵華日本軍隊華北方麵軍調集7萬餘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嶽、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9月25日,日偽軍3500餘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宋學義所在的第7連奉命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完成任務撤離時,留下第6班馬寶玉等5位戰士擔負後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5位戰士堅定沉著,利用有利地形,奮勇還擊,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斃傷日偽軍90餘人。次日,為了不讓日偽軍發現連隊轉移方向,他們邊打邊撤,將日偽軍引向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日偽軍誤認為咬住了八路軍主力,遂發起猛攻。5位戰士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一直堅持戰鬥到日落。麵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5位戰士寧死不屈,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位戰士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幸免於難。5位戰士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用行動展現了在共產黨領導下人民軍隊的英雄本色。他們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安全,勇於犧牲自己,當敵人叫囂要活捉他們時,寧願跳崖也絕不肯受敵人的侮辱,展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為人民幸福甘於無私奉獻

  1944年,由於身體原因,宋學義轉業來到河北易縣的北管頭村任農會主席。1947年,在得知自己的家鄉——沁陽王曲北孔村已經解放,宋學義毅然帶著一家人回到了家鄉。

  在北孔村,宋學義帶領村民搞生產、搞建設,就想把家鄉建設好。他在北孔村當黨支部書記,後來當選中共王曲公社委員會委員、縣委委員,還當過地區革委會委員、省貧協委員。直到1971年病逝,他一直沒有離開農村。宋學義曾出席全國烈軍屬、複員退伍軍人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和全國民兵英雄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他還被毛澤東主席請進中南海的家吃過一頓飯。

  在危難關頭、生死存亡的時刻,他舍生忘死,為了革命事業,勇於犧牲自己的生命;麵對榮譽,他保持謙虛謹慎,無私奉獻,從未忘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始終踐行為人民服務的使命。

  在北孔村,那時候幹部是不計工分的,但他仍堅持下地,腰不行,幹不動重農活,就整天拾糞。在宋學義的兒子宋福保的印象裏,父親總是背著糞筐到處走,天熱時到哪兒都戴個草帽。早先為防丟失,宋學義在草帽簷上用紅筆寫上自己的名字,後來改了,隻寫一個“宋”字。宋福保覺得奇怪就問父親,宋學義的回答是,不能讓人家一看見這名字就想起課本上寫的、電影裏演的狼牙山那些事,咱就是個農民,得講本分。宋學義就是這樣,潔身自好到了刻意回避自己名字的程度。可他也有喊著說自己是“狼牙山五壯士”的時候。1959年,宋學義到河南滑縣開會,適逢河堤決口,在場的群眾手足無措。宋學義大喊:“我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宋學義,大家聽我指揮,沒帶工具的下水,挨個坐在決口處築成人牆。”說完他就第一個跳下去,坐在決口處,人們頓時跟著撲通撲通都跳了下去,用身體堵住決口。“宋學義”仨字好使,他自己非常清楚;該什麼時候提,他心裏更清楚。

  在宋學義帶領下,北孔村整修水渠,規劃道路,平整土地,實現自留灌溉,林牧副漁全麵發展,還建立農機站,籌資辦電,向電氣化邁進。早期北孔村的機井抽水用的是柴油機,後來都用上了電動機。北孔村還興辦福利事業,建起衛生室,辦起敬老院、幼兒園等。這些都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昔日因貧窮而被稱為百苦村的北孔村,在宋學義帶領下發展成了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1971年6月26日,老英雄宋學義積勞成疾,因患肝癌在鄭州逝世,享年53歲。1979年6月,宋學義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這就是宋學義光榮而不平凡的一生。和戰爭年代相比,和平年代的宋學義雖然少了轟轟烈烈,卻更多了勤勤懇懇,他從不曾因為自己被視為英雄而忘記自己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是人民的兒子,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自己深愛的家鄉,帶領群眾戰天鬥地,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再苦再累都在所不惜。

  在宋學義身上,充分展現出一種最質樸的高尚情懷,體現出那種為人民甘於奉獻的崇高品質!

  為人民服務精神永遠流傳

  英烈的事跡和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精神圖騰和價值昭示,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我們的民族才能在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

  宋學義是老一輩共產黨員中傑出代表之一,他從一名普通的窮苦孩子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戰士,再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最後成為一名讓人敬佩的人民公仆!我們在學習宋學義英雄事跡的同時,更要繼承和發揚老英雄堅定不移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

  戰爭年代,以宋學義等為代表的人民戰士用生命抵禦外侮、反抗壓迫,目的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和平安定的日子。和平年代,以宋學義等為代表的黨員幹部帶領群眾戰天鬥地、辛勤勞動,目的是為了讓家鄉的人民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

  新時代新征程,為了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焦作,我們要以宋學義同誌為榜樣,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者的光榮傳統,發揚“特別能戰鬥、特別敢創新、特別重落實”的精神,用實際行動向老英雄致敬,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人民英雄——宋學義
□周崇聖
2022-12-1 16:11:17    來源:焦作日報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同誌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這樣的評價,用在另一位老英雄身上同樣合適,他就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宋學義,一位我們焦作籍的人民英雄!

  為人民解放勇於自我犧牲

  宋學義出身貧苦,從小就當童工,給縣城一家麵鋪蹬大籮,祖父和父親長年給地主打長工,哥哥長年累月挑擔為生,全家老小拚死拚活地幹也維持不了生計。後來父親帶領全家逃荒,哥哥被壓死在山西大同煤礦,嬸母、堂弟死於日軍刺刀下,姐姐、妹妹由於窮苦先後被賣,最後父親因貧病交加離開了人間。1939年,宋學義在濟源王屋山討飯時巧遇抗日遊擊隊,參加了八路軍。

  國仇家恨讓宋學義在部隊中表現得非常積極,童年的經曆讓他更加明白改變這個舊社會的重要性,無論是學習還是戰鬥,他都衝在前麵,爭當先進。平時他練臂力、學刺殺、練瞄準,虛心向老同誌們請教,一年多的時間就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戰士。

  1941年8月,侵華日本軍隊華北方麵軍調集7萬餘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嶽、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9月25日,日偽軍3500餘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宋學義所在的第7連奉命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完成任務撤離時,留下第6班馬寶玉等5位戰士擔負後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5位戰士堅定沉著,利用有利地形,奮勇還擊,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斃傷日偽軍90餘人。次日,為了不讓日偽軍發現連隊轉移方向,他們邊打邊撤,將日偽軍引向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日偽軍誤認為咬住了八路軍主力,遂發起猛攻。5位戰士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一直堅持戰鬥到日落。麵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5位戰士寧死不屈,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位戰士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幸免於難。5位戰士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用行動展現了在共產黨領導下人民軍隊的英雄本色。他們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安全,勇於犧牲自己,當敵人叫囂要活捉他們時,寧願跳崖也絕不肯受敵人的侮辱,展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為人民幸福甘於無私奉獻

  1944年,由於身體原因,宋學義轉業來到河北易縣的北管頭村任農會主席。1947年,在得知自己的家鄉——沁陽王曲北孔村已經解放,宋學義毅然帶著一家人回到了家鄉。

  在北孔村,宋學義帶領村民搞生產、搞建設,就想把家鄉建設好。他在北孔村當黨支部書記,後來當選中共王曲公社委員會委員、縣委委員,還當過地區革委會委員、省貧協委員。直到1971年病逝,他一直沒有離開農村。宋學義曾出席全國烈軍屬、複員退伍軍人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和全國民兵英雄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他還被毛澤東主席請進中南海的家吃過一頓飯。

  在危難關頭、生死存亡的時刻,他舍生忘死,為了革命事業,勇於犧牲自己的生命;麵對榮譽,他保持謙虛謹慎,無私奉獻,從未忘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始終踐行為人民服務的使命。

  在北孔村,那時候幹部是不計工分的,但他仍堅持下地,腰不行,幹不動重農活,就整天拾糞。在宋學義的兒子宋福保的印象裏,父親總是背著糞筐到處走,天熱時到哪兒都戴個草帽。早先為防丟失,宋學義在草帽簷上用紅筆寫上自己的名字,後來改了,隻寫一個“宋”字。宋福保覺得奇怪就問父親,宋學義的回答是,不能讓人家一看見這名字就想起課本上寫的、電影裏演的狼牙山那些事,咱就是個農民,得講本分。宋學義就是這樣,潔身自好到了刻意回避自己名字的程度。可他也有喊著說自己是“狼牙山五壯士”的時候。1959年,宋學義到河南滑縣開會,適逢河堤決口,在場的群眾手足無措。宋學義大喊:“我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宋學義,大家聽我指揮,沒帶工具的下水,挨個坐在決口處築成人牆。”說完他就第一個跳下去,坐在決口處,人們頓時跟著撲通撲通都跳了下去,用身體堵住決口。“宋學義”仨字好使,他自己非常清楚;該什麼時候提,他心裏更清楚。

  在宋學義帶領下,北孔村整修水渠,規劃道路,平整土地,實現自留灌溉,林牧副漁全麵發展,還建立農機站,籌資辦電,向電氣化邁進。早期北孔村的機井抽水用的是柴油機,後來都用上了電動機。北孔村還興辦福利事業,建起衛生室,辦起敬老院、幼兒園等。這些都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昔日因貧窮而被稱為百苦村的北孔村,在宋學義帶領下發展成了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1971年6月26日,老英雄宋學義積勞成疾,因患肝癌在鄭州逝世,享年53歲。1979年6月,宋學義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這就是宋學義光榮而不平凡的一生。和戰爭年代相比,和平年代的宋學義雖然少了轟轟烈烈,卻更多了勤勤懇懇,他從不曾因為自己被視為英雄而忘記自己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是人民的兒子,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自己深愛的家鄉,帶領群眾戰天鬥地,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再苦再累都在所不惜。

  在宋學義身上,充分展現出一種最質樸的高尚情懷,體現出那種為人民甘於奉獻的崇高品質!

  為人民服務精神永遠流傳

  英烈的事跡和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精神圖騰和價值昭示,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我們的民族才能在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

  宋學義是老一輩共產黨員中傑出代表之一,他從一名普通的窮苦孩子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戰士,再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最後成為一名讓人敬佩的人民公仆!我們在學習宋學義英雄事跡的同時,更要繼承和發揚老英雄堅定不移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

  戰爭年代,以宋學義等為代表的人民戰士用生命抵禦外侮、反抗壓迫,目的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和平安定的日子。和平年代,以宋學義等為代表的黨員幹部帶領群眾戰天鬥地、辛勤勞動,目的是為了讓家鄉的人民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

  新時代新征程,為了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焦作,我們要以宋學義同誌為榜樣,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者的光榮傳統,發揚“特別能戰鬥、特別敢創新、特別重落實”的精神,用實際行動向老英雄致敬,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劉鳴捷 
 
相關信息:
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調研
從源遠流長的文化中遇見“可愛的中國”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見效
從三個維度看統一戰線強大法寶作用
守住拒腐防變防線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
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