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習實踐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喬海燕
更新時間:2023-2-16 15:52:26    來源:焦作日報

  自然是人類生存之本、發展之基。人類賴以生存的絕大部分物質資源如大氣、陽光、水、生物、礦產等,都直接或間接來源於自然。發展必須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有度有序利用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麵係統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闡述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報告第十部分以“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對未來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作出了戰略謀劃和部署。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複。發生於20世紀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向人類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我國是擁有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要實現現代化,高消耗、高汙染的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選擇。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渴望更加強烈。因此,我們黨提出,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已成為人民群眾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共同呼聲。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當前,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發展,是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辯證統一的發展,是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的成敗,與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息息相關。然而,目前我國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的高碳特征明顯,實現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因此,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重大論斷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工業文明是一把雙刃劍,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人類可以享受科學技術帶來的巨大好處,而違背自然規律,過度無節製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破壞生態環境,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後,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對自然的破壞日益加劇,世界範圍內的生態危機日益嚴重。因此,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

  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這是立足我國進入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發展階段對謀劃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為自然守住安全邊界和底線,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格局。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穩步推進,綠色經濟在GDP中占比逐年上升,產業結構進一步轉型升級,綠色就業不斷增加,能源結構逐步優化,綠色金融迅速發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對我國現代化經濟體係建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綠色轉型的推動和引導作用尚未完全發揮出來。因此,要通過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實施全麵節約戰略、完善符合綠色轉型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措施,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我國生態環境逐步好轉,但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因此,要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通過加強汙染物協同控製、推動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加強土壤汙染源頭防控、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嚴密防控環境風險、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措施,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生態係統是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製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是其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國土綠化行動、加強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措施,生態係統質量穩步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有效加強。但也要看到,我國生態係統底子薄弱,陸域生態係統極脆弱和脆弱區約占48%,生態係統保護任重道遠。要通過加快實施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全麵推進自然保護地體係建設、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動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以及完善生態保護補償製度等,提升我國生態係統的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係統性變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優化能源結構、提升能效水平、控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提升生態係統碳彙能力等措施減碳,取得了巨大成績。但我國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偏重、資源利用效率偏低的矛盾仍然突出,實現“雙碳”目標任重道遠。因此,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通過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製度以及提升生態係統碳彙能力等措施,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喬海燕
2023-2-16 15:52:26    來源:焦作日報

  自然是人類生存之本、發展之基。人類賴以生存的絕大部分物質資源如大氣、陽光、水、生物、礦產等,都直接或間接來源於自然。發展必須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有度有序利用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麵係統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闡述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報告第十部分以“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對未來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作出了戰略謀劃和部署。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複。發生於20世紀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向人類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我國是擁有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要實現現代化,高消耗、高汙染的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選擇。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渴望更加強烈。因此,我們黨提出,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已成為人民群眾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共同呼聲。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當前,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發展,是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辯證統一的發展,是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的成敗,與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息息相關。然而,目前我國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的高碳特征明顯,實現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因此,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重大論斷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工業文明是一把雙刃劍,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人類可以享受科學技術帶來的巨大好處,而違背自然規律,過度無節製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破壞生態環境,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後,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對自然的破壞日益加劇,世界範圍內的生態危機日益嚴重。因此,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

  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這是立足我國進入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發展階段對謀劃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為自然守住安全邊界和底線,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格局。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穩步推進,綠色經濟在GDP中占比逐年上升,產業結構進一步轉型升級,綠色就業不斷增加,能源結構逐步優化,綠色金融迅速發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對我國現代化經濟體係建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綠色轉型的推動和引導作用尚未完全發揮出來。因此,要通過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實施全麵節約戰略、完善符合綠色轉型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措施,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我國生態環境逐步好轉,但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因此,要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通過加強汙染物協同控製、推動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加強土壤汙染源頭防控、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嚴密防控環境風險、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措施,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生態係統是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製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是其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國土綠化行動、加強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措施,生態係統質量穩步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有效加強。但也要看到,我國生態係統底子薄弱,陸域生態係統極脆弱和脆弱區約占48%,生態係統保護任重道遠。要通過加快實施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全麵推進自然保護地體係建設、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動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以及完善生態保護補償製度等,提升我國生態係統的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係統性變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優化能源結構、提升能效水平、控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提升生態係統碳彙能力等措施減碳,取得了巨大成績。但我國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偏重、資源利用效率偏低的矛盾仍然突出,實現“雙碳”目標任重道遠。因此,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通過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製度以及提升生態係統碳彙能力等措施,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劉鳴捷 
 
相關信息:
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調研
從源遠流長的文化中遇見“可愛的中國”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見效
從三個維度看統一戰線強大法寶作用
守住拒腐防變防線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
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