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習實踐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建設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馮大勇
更新時間:2023-2-23 10:20:44    來源:焦作日報

  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基本經驗,也是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困難和挑戰的現實需要和重要保障,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的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建設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重要戰略任務,為新時代新征程加強和改進黨的幹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深遠的戰略考量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重視和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基本經驗

  我們黨在曆史上非常重視幹部隊伍建設,在革命戰爭年代,黨的中心任務是革命、是奪取政權,為此,黨大力培養選拔對黨忠誠、英勇善戰的幹部。1937年5月,毛澤東同誌在《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一文中指出:“指導偉大的革命,要有偉大的黨,要有許多最好的幹部。”1938年10月,毛澤東同誌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強調“有計劃地培養大批的新幹部,就是我們的戰鬥任務”。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黨大力培養和選拔政治過硬、業務精通的幹部。1957年,在黨的八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同誌提出:“我們各行各業的幹部都要精通技術和業務,使自己成為內行,又紅又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同誌提出實現幹部“四化”目標,即“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這是搞好改革開放,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需要。江澤民同誌為了加強黨的幹部隊伍建設,大力推進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為幹部隊伍建設做了大量工作。1996年6月,江澤民同誌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75周年座談會上指出:“黨領導的事業要取得勝利,不但必須有正確的理論和路線,還必須有一支能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的高素質幹部隊伍。”2002年7月,胡錦濤同誌在全國學習貫徹《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在新世紀新階段選拔幹部,一要注重看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二要注重看幹部的作風,三要注重看幹部的政績,四要注重看幹部的群眾公認程度。

  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重視幹部隊伍建設,我們黨才始終保持生機勃勃、充滿活力,才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二)高素質幹部隊伍是我們在新時代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重要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黨的幹部隊伍建設放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加強黨的幹部隊伍建設,從嚴治黨。他指出:“一個政黨、一個國家能不能不斷培養出優秀領導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個政黨這個國家的興衰存亡。”

  圍繞加強黨的幹部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采取了一係列新舉措,提出新時代“二十字”好幹部標準,為選人用人提供時代標尺;提出建立幹部隊伍建設“五大體係”,為幹部工作指明了科學路徑;提出幹部選拔任用不唯票、不唯分、不唯生產總值、不唯年齡,不搞“海推”“海選”等,糾正了黨內一度存在的選人用人偏向;提出用最堅決的態度最果斷的措施刷新吏治,促進了黨內政治生態的明顯好轉等。

  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幹部隊伍建設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的戰略指引下,廣大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素質能力更加過硬,紀律作風更加嚴明,鬥爭精神更加飽滿,保證了我們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順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三)把幹部隊伍建設好是應對風險和挑戰、實現新時代新征程各項目標任務的必然要求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之不懈奮鬥的主題。當前,我們已經邁上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標。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必須做好為此付出艱苦努力的準備。

  從國際局勢來看,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世界政治經濟局勢極不穩定,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習慣於冷戰思維,他們認為國強必霸,擔心我們的快速發展於他們不利,便采取一切手段阻止我們的發展。應對這些挑戰不但需要我們勇於鬥爭,還需要我們善於鬥爭。

  在國內,由於前期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居民消費受到製約,投資增長後勁不足,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困難較多,穩就業壓力較大。一些關鍵領域的創新能力不強;一些地方的財政收支矛盾突出,防範化解金融等領域的風險任務依然艱巨;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存在不少短板等問題。所以,我國發展前進的道路上充滿了風險挑戰,應對這些風險挑戰需要一大批能力強素質高的幹部。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建設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馮大勇
2023-2-23 10:20:44    來源:焦作日報

  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基本經驗,也是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困難和挑戰的現實需要和重要保障,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的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建設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重要戰略任務,為新時代新征程加強和改進黨的幹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深遠的戰略考量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重視和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基本經驗

  我們黨在曆史上非常重視幹部隊伍建設,在革命戰爭年代,黨的中心任務是革命、是奪取政權,為此,黨大力培養選拔對黨忠誠、英勇善戰的幹部。1937年5月,毛澤東同誌在《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一文中指出:“指導偉大的革命,要有偉大的黨,要有許多最好的幹部。”1938年10月,毛澤東同誌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強調“有計劃地培養大批的新幹部,就是我們的戰鬥任務”。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黨大力培養和選拔政治過硬、業務精通的幹部。1957年,在黨的八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同誌提出:“我們各行各業的幹部都要精通技術和業務,使自己成為內行,又紅又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同誌提出實現幹部“四化”目標,即“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這是搞好改革開放,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需要。江澤民同誌為了加強黨的幹部隊伍建設,大力推進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為幹部隊伍建設做了大量工作。1996年6月,江澤民同誌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75周年座談會上指出:“黨領導的事業要取得勝利,不但必須有正確的理論和路線,還必須有一支能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的高素質幹部隊伍。”2002年7月,胡錦濤同誌在全國學習貫徹《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在新世紀新階段選拔幹部,一要注重看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二要注重看幹部的作風,三要注重看幹部的政績,四要注重看幹部的群眾公認程度。

  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重視幹部隊伍建設,我們黨才始終保持生機勃勃、充滿活力,才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二)高素質幹部隊伍是我們在新時代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重要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黨的幹部隊伍建設放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加強黨的幹部隊伍建設,從嚴治黨。他指出:“一個政黨、一個國家能不能不斷培養出優秀領導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個政黨這個國家的興衰存亡。”

  圍繞加強黨的幹部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采取了一係列新舉措,提出新時代“二十字”好幹部標準,為選人用人提供時代標尺;提出建立幹部隊伍建設“五大體係”,為幹部工作指明了科學路徑;提出幹部選拔任用不唯票、不唯分、不唯生產總值、不唯年齡,不搞“海推”“海選”等,糾正了黨內一度存在的選人用人偏向;提出用最堅決的態度最果斷的措施刷新吏治,促進了黨內政治生態的明顯好轉等。

  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幹部隊伍建設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的戰略指引下,廣大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素質能力更加過硬,紀律作風更加嚴明,鬥爭精神更加飽滿,保證了我們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順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三)把幹部隊伍建設好是應對風險和挑戰、實現新時代新征程各項目標任務的必然要求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之不懈奮鬥的主題。當前,我們已經邁上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標。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必須做好為此付出艱苦努力的準備。

  從國際局勢來看,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世界政治經濟局勢極不穩定,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習慣於冷戰思維,他們認為國強必霸,擔心我們的快速發展於他們不利,便采取一切手段阻止我們的發展。應對這些挑戰不但需要我們勇於鬥爭,還需要我們善於鬥爭。

  在國內,由於前期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居民消費受到製約,投資增長後勁不足,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困難較多,穩就業壓力較大。一些關鍵領域的創新能力不強;一些地方的財政收支矛盾突出,防範化解金融等領域的風險任務依然艱巨;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存在不少短板等問題。所以,我國發展前進的道路上充滿了風險挑戰,應對這些風險挑戰需要一大批能力強素質高的幹部。

文章編輯:施筱雯 
 
相關信息:
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調研
從源遠流長的文化中遇見“可愛的中國”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見效
從三個維度看統一戰線強大法寶作用
守住拒腐防變防線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
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