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看河南·焦作行 > 正文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玄坦廟村:“桃經濟”種出“甜蜜產業”
更新時間:2023-8-18 11:19:48    來源:焦作日報

  8月,又到蟠桃成熟采摘季。博愛縣寨豁鄉玄坦廟村蟠桃園裏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枝繁葉茂的桃樹鬱鬱蔥蔥,色澤金黃、飽滿水靈的蟠桃掛滿枝頭,桃香四溢。

  “今年蟠桃收成特別好,又大又水靈,價格也喜人,每斤能賣到七八塊錢!”8月11日,村民王保莊一邊在自家桃園摘蟠桃一邊說,臉上樂開了花。

  村民王家生種的蟠桃也迎來大豐收,畝產1000多公斤,收入近兩萬元。“俺村林果種植以前以冬桃為主,品種多、產量好,但每年9月才進入采摘期。為豐富桃子品種,延長售賣期,大家又選種了蟠桃,沒想到蟠桃在俺村長得這麼好,供不應求!”

  “玄坦廟是山區村,海拔有600米,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種桃有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氣溫條件。”該村黨支部書記葛新說。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2014年,葛新帶領村組幹部到山東及安陽等地考察後,結合本村自然條件,決定發展桃子種植產業。經過近10年發展,玄坦廟村現有冬桃種植麵積380餘畝、蟠桃20餘畝,種植戶占全村常住人口的82%,逐步形成以“中秋王桃”“映霜紅”“沂蒙霜紅”等品種為主的桃產業,走出了一條“桃花映美景、林茂富鄉鄰”的興村富民路。

  敲開致富門,種出“甜蜜產業”,玄坦廟村“桃經濟”蓬勃發展,去年獲評市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蟠桃的采摘上市,也意味著冬桃即將進入成熟期。

  “太行冬桃”特色林果品牌叫響後,該村成立新瑞豐冬桃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不僅統一采購苗木、肥料等,還幫助種植戶銷售產品。

  “合作社既提供統一的農資配送和市場觸達,也提供桃子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支持,和種植戶形成互利共贏的發展模式。”葛新說。

  節會搭台,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是玄坦廟村擦亮“太行冬桃”品牌的有力舉措。

  舉辦冬桃節、參加農產品展銷會、與電商企業合作……每年中秋節前後,該村以桃為媒,借助多種形式提升產品知名度,拓寬銷售渠道,走上品種優良、管理科學、暢通銷售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如今,玄坦廟村在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道路上持續發力,成功打造以玄坦廟冬桃種植基地為中心的“市外桃園”,先後榮獲“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河南省農村科普示範基地”等稱號。

  栽種甜蜜桃,收獲致富果。成規模種植、產業化銷售,玄坦廟村的“桃經濟”蘊藏著鄉村振興的“甜蜜密碼”,也繪就了鄉村振興的甜蜜圖景。


(記者 王愛紅 通訊員 劉瑞芳 牛子琦)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