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0年專題區 > 創建直播間 與文明同行 > 記憶之城 > 正文

2020年專題區

綠滿山川看修武
更新時間:2020-9-18 17:15:48    來源:焦作日報

  修武縣紮實開展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創建工作,持續提高城鄉綠化水平,切實改善人居生態環境,城區寧城公園綠化覆蓋率達94%以上,碧綠的荷葉映襯著古色古香的寧城書院,成為市民們休閑散步、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住 建 攝

   
  曬曬綠化成績單

  ●2011年,修武縣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林業生態縣”榮譽稱號。

  ●2012年,修武縣被國家林業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授予“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榮譽稱號。

  ●2018年,修武縣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榮譽稱號。

  ●去年冬季以來,修武縣完成省市造林任務110%。

  ●目前,修武縣森林覆蓋率達32.57%,山區森林覆蓋率52.95%。

  孟秋的修武,山清水秀,綠染山川,條條廊道樹成行,村村街頭花盛開,滿目青山綠意濃。近年來,該縣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兩山”理念,以“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焦作,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為抓手,促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績,目前,該縣有林地麵積20820公頃,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2.57%,山區森林覆蓋率高達52.95%。

  去年冬季以來,該縣緊緊圍繞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的目標任務,搶抓冬春和雨季造林有利時機,在全縣範圍內打響了造林綠化、改善生態、美化修武的攻堅戰。

  為了推動全縣綠化工作開展,該縣提前製訂造林規劃和工作方案。今年春節過後,麵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該縣戰“疫”、造林“兩手抓”,在全縣召開了國土綠化提速推進會,明確了全縣今年鄉村林果化、廊道林蔭化、農田林網化、森林鄉村和岸上特色小鎮、義務植樹等重點建設目標,形成了黨政主導、部門負責、社會聯動、全民參與開展造林綠化的喜人局麵,拉開了植樹造林的大幕。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完成森林培育麵積2774公頃,完成省市任務的110%。其中,廊道綠化101公頃,農田防護林63公頃,飛播造林719公頃,市縣鄉村綠化美化79公頃,市縣特色經濟林78公頃,市縣苗木花卉120公頃,市縣森林撫育1613公頃。

  圍繞森林焦作“六化”建設目標,該縣打造了五裏源鄉馬坊村圍村林,郇封鎮大位村香椿基地,王屯鄉新莊村大棗園區,七賢鎮方莊村玫瑰園,五裏源鄉農田林網,五老路、位馬路、小郜路、修李路綠色廊道,岸上特色小鎮,大位村綠化美化等亮點工程。

  在新莊村大棗園區,除村周邊20多個棗園外,街道兩側、農戶房前屋後也全部栽植了棗樹,輻射帶動周邊村莊栽種棗樹達150公頃。據悉,該村還先後開發了棗酒、棗醋、棗瓣和桑葚酒、桑葚冰酒等係列產品。目前,大棗已進入成熟季,新莊每天接待遊客上千人次。

  在義務植樹方麵,該縣建設了岸上特色小鎮義務植樹基地、五裏源鄉馬坊村、郇封鎮南柳村和大位村五老路3個義務植樹點。各鄉鎮也分別組織鄉村群眾開展了義務植樹,建立了西村鄉西雙路、周莊鎮修李路、王屯鄉園區路、郇封鎮位馬路、七賢鎮赤莊村中鋁工業路等5個鄉鎮義務植樹基地,共義務栽植大棗、女貞、櫻花、國槐、欒樹、楊樹等32萬餘株。

  積極探索多元化投入機製,大力吸引民間資本投資綠化造林產業,鼓勵大戶承包經營管理,帶動群眾積極參與造林綠化建設。為了打造五裏源鄉“豫北小江南”美景,今年五裏源鄉馬坊村栽植了櫻花、女貞、高杆月季、無絮楊等12萬餘株,綠化麵積100公頃,打造林水一體、以林涵水、以水養林的生態網絡係統。無絮楊無飛絮、生長快,該縣和商丘某公司簽訂了合同,投資建設高檔板材加工企業,並在全縣推廣農田林網建設,規劃無絮楊栽種麵積400公頃以上,促進林業生態健康發展。

  多方籌集資金對廢棄礦山進行治理,恢複礦山地質環境。去年9月份以來,該縣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礦山生態保護修複項目。該項目位於西村鄉西北部山區,廢棄礦山治理麵積合計約506.7公頃,種植樹木28.7萬株,新增林地69.3公頃,經濟林14公頃。項目區內種植有核桃樹、山楂樹、柿子樹等經濟林。窪村至當陽峪沿線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種植側柏3692株、核桃3454株、山楂樹2323株、爬山虎1622株,通過綠化恢複了該項目區的地貌景觀。通過生態修複工程的實施和植樹造林,有效地涵養了水源,控製了水土流失,改善了氣候,促進了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植被覆蓋率達75%以上。

 
(記者 楊仕智 通訊員 周鋼旦)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綠滿山川看修武
    2020-9-18 17:15:48    來源:焦作日報

      修武縣紮實開展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創建工作,持續提高城鄉綠化水平,切實改善人居生態環境,城區寧城公園綠化覆蓋率達94%以上,碧綠的荷葉映襯著古色古香的寧城書院,成為市民們休閑散步、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住 建 攝

       
      曬曬綠化成績單

      ●2011年,修武縣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林業生態縣”榮譽稱號。

      ●2012年,修武縣被國家林業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授予“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榮譽稱號。

      ●2018年,修武縣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榮譽稱號。

      ●去年冬季以來,修武縣完成省市造林任務110%。

      ●目前,修武縣森林覆蓋率達32.57%,山區森林覆蓋率52.95%。

      孟秋的修武,山清水秀,綠染山川,條條廊道樹成行,村村街頭花盛開,滿目青山綠意濃。近年來,該縣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兩山”理念,以“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焦作,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為抓手,促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績,目前,該縣有林地麵積20820公頃,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2.57%,山區森林覆蓋率高達52.95%。

      去年冬季以來,該縣緊緊圍繞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的目標任務,搶抓冬春和雨季造林有利時機,在全縣範圍內打響了造林綠化、改善生態、美化修武的攻堅戰。

      為了推動全縣綠化工作開展,該縣提前製訂造林規劃和工作方案。今年春節過後,麵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該縣戰“疫”、造林“兩手抓”,在全縣召開了國土綠化提速推進會,明確了全縣今年鄉村林果化、廊道林蔭化、農田林網化、森林鄉村和岸上特色小鎮、義務植樹等重點建設目標,形成了黨政主導、部門負責、社會聯動、全民參與開展造林綠化的喜人局麵,拉開了植樹造林的大幕。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完成森林培育麵積2774公頃,完成省市任務的110%。其中,廊道綠化101公頃,農田防護林63公頃,飛播造林719公頃,市縣鄉村綠化美化79公頃,市縣特色經濟林78公頃,市縣苗木花卉120公頃,市縣森林撫育1613公頃。

      圍繞森林焦作“六化”建設目標,該縣打造了五裏源鄉馬坊村圍村林,郇封鎮大位村香椿基地,王屯鄉新莊村大棗園區,七賢鎮方莊村玫瑰園,五裏源鄉農田林網,五老路、位馬路、小郜路、修李路綠色廊道,岸上特色小鎮,大位村綠化美化等亮點工程。

      在新莊村大棗園區,除村周邊20多個棗園外,街道兩側、農戶房前屋後也全部栽植了棗樹,輻射帶動周邊村莊栽種棗樹達150公頃。據悉,該村還先後開發了棗酒、棗醋、棗瓣和桑葚酒、桑葚冰酒等係列產品。目前,大棗已進入成熟季,新莊每天接待遊客上千人次。

      在義務植樹方麵,該縣建設了岸上特色小鎮義務植樹基地、五裏源鄉馬坊村、郇封鎮南柳村和大位村五老路3個義務植樹點。各鄉鎮也分別組織鄉村群眾開展了義務植樹,建立了西村鄉西雙路、周莊鎮修李路、王屯鄉園區路、郇封鎮位馬路、七賢鎮赤莊村中鋁工業路等5個鄉鎮義務植樹基地,共義務栽植大棗、女貞、櫻花、國槐、欒樹、楊樹等32萬餘株。

      積極探索多元化投入機製,大力吸引民間資本投資綠化造林產業,鼓勵大戶承包經營管理,帶動群眾積極參與造林綠化建設。為了打造五裏源鄉“豫北小江南”美景,今年五裏源鄉馬坊村栽植了櫻花、女貞、高杆月季、無絮楊等12萬餘株,綠化麵積100公頃,打造林水一體、以林涵水、以水養林的生態網絡係統。無絮楊無飛絮、生長快,該縣和商丘某公司簽訂了合同,投資建設高檔板材加工企業,並在全縣推廣農田林網建設,規劃無絮楊栽種麵積400公頃以上,促進林業生態健康發展。

      多方籌集資金對廢棄礦山進行治理,恢複礦山地質環境。去年9月份以來,該縣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礦山生態保護修複項目。該項目位於西村鄉西北部山區,廢棄礦山治理麵積合計約506.7公頃,種植樹木28.7萬株,新增林地69.3公頃,經濟林14公頃。項目區內種植有核桃樹、山楂樹、柿子樹等經濟林。窪村至當陽峪沿線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種植側柏3692株、核桃3454株、山楂樹2323株、爬山虎1622株,通過綠化恢複了該項目區的地貌景觀。通過生態修複工程的實施和植樹造林,有效地涵養了水源,控製了水土流失,改善了氣候,促進了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植被覆蓋率達75%以上。

     
    (記者 楊仕智 通訊員 周鋼旦)

    文章編輯:陳婷 
     
    相關信息:
    “99公益日” 愛心湧古溫
    打造叫得響的關愛品牌
    市總工會開展“99公益日”網絡募捐活動
    傳遞疾控力量 弘揚文明新風
    美學明珠 扮靚修武
    大街小巷綠意盎然 彰顯城市青春活力
    讓城市更文明 讓家園更幸福
    焦作大學教師節表彰先進教師
    市交通運輸局:打造文明交通 優化出行環境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