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0年專題區 > 創建直播間 與文明同行 > 慈善之城 > 正文

2020年專題區

我市開展形式多樣的“中華慈善日”活動
更新時間:2020-9-10 15:50:04    來源:焦作日報

  在我國第五個“中華慈善日”到來前夕,我市圍繞“決戰脫貧攻堅,助力疫情防控”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中華慈善日”活動,為決戰脫貧攻堅、助力疫情防控注入慈善溫度、貢獻慈善力量。

  連日來,我市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慈善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今年年初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慈善捐贈、誌願服務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慈善活動、開展誌願服務。我市各級民政部門、慈善協會和市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市慈善醫院、市級社會公益組織等單位,紛紛通過懸掛宣傳條幅、布置宣傳版麵、免費發放宣傳冊、拍攝公益宣傳視頻、借助新聞媒體、製作抖音視頻等各種形式廣泛傳播慈善理念。組織誌願者走進社區、鄉村、學校、企業,舉辦形式新穎、富有地方特色、便於群眾參與的慈善活動,持續掀起活動熱潮;利用公共場所電子屏反複播放慈善政策法規、“99公益日”宣傳內容,利用愛心驛站設置宣傳廣告欄,倡議廣大群眾積極參與“99公益日”宣傳活動,彙聚脫貧攻堅力量,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推動新時代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全市民政係統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積極引導慈善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靈活采用多種方式,直觀生動地展現慈善法實施以來慈善事業發展成就,全麵總結梳理和宣傳褒揚慈善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方麵的典型案例、成功模式和特色項目,激發更多愛心力量學習先進、投身脫貧攻堅、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熱情。繼續采取多種形式宣傳貫徹慈善法,推動慈善法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向社會各界解讀慈善法及其配套法規政策,重點加強對依法開展慈善募捐、鼓勵開展誌願服務等的宣傳,充分展示慈善事業在消除貧困、促進社會和諧方麵具有特殊的作用,增強社會公眾的慈善意識,推動形成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


(記者 李新和 通訊員 周新平、溫京華)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我市開展形式多樣的“中華慈善日”活動
    2020-9-10 15:50:04    來源:焦作日報

      在我國第五個“中華慈善日”到來前夕,我市圍繞“決戰脫貧攻堅,助力疫情防控”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中華慈善日”活動,為決戰脫貧攻堅、助力疫情防控注入慈善溫度、貢獻慈善力量。

      連日來,我市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慈善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今年年初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慈善捐贈、誌願服務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慈善活動、開展誌願服務。我市各級民政部門、慈善協會和市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市慈善醫院、市級社會公益組織等單位,紛紛通過懸掛宣傳條幅、布置宣傳版麵、免費發放宣傳冊、拍攝公益宣傳視頻、借助新聞媒體、製作抖音視頻等各種形式廣泛傳播慈善理念。組織誌願者走進社區、鄉村、學校、企業,舉辦形式新穎、富有地方特色、便於群眾參與的慈善活動,持續掀起活動熱潮;利用公共場所電子屏反複播放慈善政策法規、“99公益日”宣傳內容,利用愛心驛站設置宣傳廣告欄,倡議廣大群眾積極參與“99公益日”宣傳活動,彙聚脫貧攻堅力量,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推動新時代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全市民政係統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積極引導慈善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靈活采用多種方式,直觀生動地展現慈善法實施以來慈善事業發展成就,全麵總結梳理和宣傳褒揚慈善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方麵的典型案例、成功模式和特色項目,激發更多愛心力量學習先進、投身脫貧攻堅、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熱情。繼續采取多種形式宣傳貫徹慈善法,推動慈善法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向社會各界解讀慈善法及其配套法規政策,重點加強對依法開展慈善募捐、鼓勵開展誌願服務等的宣傳,充分展示慈善事業在消除貧困、促進社會和諧方麵具有特殊的作用,增強社會公眾的慈善意識,推動形成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


    (記者 李新和 通訊員 周新平、溫京華)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