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0年專題區 > 2021年“新春走基層” > 正文

2020年專題區

塞上“五牛圖”繪就鄉村振興新氣象
更新時間:2021-2-18 14:58:58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牛馬年,好耕田。牛年春節,唐代畫家韓滉的傳世名作《五牛圖》再受關注,畫中各具狀貌、形神兼備的五隻牛,為辛醜牛年春節增添了濃濃年味。新春之際,行走在素有“塞上江南”之稱的寧夏,記者發現了一幅別樣的“五牛圖”。

  雖然自古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說,但很長一段時間裏,這種“富”隻不過是維持一種溫飽型的低生活水平。2020年底,寧夏全域曆史性告別絕對貧困,讓人對牛年有了更多新期待。這幅各族幹部群眾齊心描繪的塞上“五牛圖”,既是脫貧攻堅的新注腳,更是鄉村振興的活力展現。

  (小標題)“家牛”:棚裏有牛心不慌,紅火日子“犇起來”

  “萬元,你現在一年收入能過10萬元吧?”到蘭萬元家牛棚裏看過的人常會這樣問,他的回答也很直接:“能成!”牛棚裏膘肥體壯的20多頭牛,是他答話的底氣。

  蘭萬元生活的固原市隆德縣楊河鄉串河村位於寧夏西海固地區,名叫“萬元”的他,2014年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幹部鼓勵他養牛,在係列扶貧政策支持下,他不僅靠養牛脫了貧,蓋了新房,還供出兩個大學生。

  如今在寧夏,一戶人家養十幾頭牛,年收入數萬元再不是稀罕事,房前屋後的牛棚,正成為蘭萬元們的增收“利器”。

  (小標題)“園牛”:買來肉牛園區養,分紅務工兩不誤

  “李海東合作社74萬8861元,任伍合作社63萬3392元……”春節前,弘德村黨支部書記任軍正宣布15個合作社2020年的分紅情況。

  弘德村,地處我國最大易地生態移民安置區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為讓大家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2018年,依靠幫扶資金和政策,弘德村建設了肉牛養殖園區,農戶通過自籌和貸款資金入股,即可成為養牛合作社“股東”。合作社集中負責養殖、防疫和銷售,既有助於降低養殖門檻,又能讓村民安心外出務工。

  如今,合作社入股群眾從33戶增至520餘戶,弘德村將15個養殖專業合作社組建成1個聯合社,聯合社2020年淨利潤超過1000萬元。養牛是個技術活,寧夏紅寺堡、同心縣等地探索出的這種托管養牛模式,有效破解了貧困群眾養殖難題。

   (小標題)“行牛”:“母牛銀行”可借貸,產業發展“滾雪球”

  華潤海原草畜一體化養殖基地裏,近8000頭西門塔爾肉牛或站或臥,悠閑自在。與一般養殖場依靠自繁自育擴大養殖規模不同,這裏的牛大多來自中衛市海原縣養殖戶的牛棚。

  “集團采用‘基礎母牛銀行’模式扶貧,先將基礎母牛賒銷給農戶,新繁育的母牛犢他們自行保留,以擴大養殖規模,公牛犢喂養8至12個月回銷給集團,用來抵頂賒銷款,實現雙贏。”海原華潤農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侯永強說,這種模式讓海原縣肉牛養殖規模在5年內幾乎翻了一番。

  近年來,寧夏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創新模式壯大農業特色產業,既解決了農戶無啟動資金的難題,也讓企業有了穩定牛源的“基礎母牛銀行”成為產業發展的“加速器”。

   (小標題)“奶牛”:家住“黃金奶源帶”,高質量發展走在前

  在寧夏銀川市賀蘭中地生態牧場有限公司擠奶大廳裏,數千頭“訓練有素”的奶牛排隊走上兩個重型轉盤式擠奶機,幾名工人隻需在一旁完成套擠奶杯的工作,幾分鍾到十幾分鍾內,機器便會完成擠奶。

  寧夏地處業界公認的“黃金奶源帶”,經過近40年的發展,當地奶牛規模化養殖率已達98%以上。得益於此,現代化的養殖技術、設備和管理模式等在寧夏迅速推廣普及。如今,當地規模化養殖場的奶牛良種率、機械擠奶率、青貯飼喂率等關鍵指標均達100%,成母牛年均單產突破9000公斤,生產效益大幅提升。

  現代化養殖方式的全麵推廣使寧夏牛奶的乳蛋白率、乳脂率、體細胞數等幾十項指標走在全國前列,這裏也因此被諸多國內龍頭乳企視為高端奶源地。

   (小標題)“鐵牛”:拖拉機裝“天眼”,農機具更“智慧”

  如今,“自己會認路”的農機具在寧夏並不鮮見。寧夏吳忠市伊禾農機作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譚振龍說,這些配有北鬥導航設備的農機,相當於有“天眼”指路,間作套種時作物的行寬可以精確到厘米,能夠最大化利用土地和光熱資源。得益於此,他種的小麥畝均增收超過10%,半畝地種出的茄子頂過去7分地的產量。

  今日之寧夏,“二牛抬杠”式的耕作方式已成曆史,以“鐵牛”為主力的現代化耕作方式已是主流。同時,越來越多的“智慧”農機具和各種新型農業技術也應用在生產中。截至2020年底,寧夏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0%,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正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能。

文章編輯:楊銘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塞上“五牛圖”繪就鄉村振興新氣象
    2021-2-18 14:58:58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牛馬年,好耕田。牛年春節,唐代畫家韓滉的傳世名作《五牛圖》再受關注,畫中各具狀貌、形神兼備的五隻牛,為辛醜牛年春節增添了濃濃年味。新春之際,行走在素有“塞上江南”之稱的寧夏,記者發現了一幅別樣的“五牛圖”。

      雖然自古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說,但很長一段時間裏,這種“富”隻不過是維持一種溫飽型的低生活水平。2020年底,寧夏全域曆史性告別絕對貧困,讓人對牛年有了更多新期待。這幅各族幹部群眾齊心描繪的塞上“五牛圖”,既是脫貧攻堅的新注腳,更是鄉村振興的活力展現。

      (小標題)“家牛”:棚裏有牛心不慌,紅火日子“犇起來”

      “萬元,你現在一年收入能過10萬元吧?”到蘭萬元家牛棚裏看過的人常會這樣問,他的回答也很直接:“能成!”牛棚裏膘肥體壯的20多頭牛,是他答話的底氣。

      蘭萬元生活的固原市隆德縣楊河鄉串河村位於寧夏西海固地區,名叫“萬元”的他,2014年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幹部鼓勵他養牛,在係列扶貧政策支持下,他不僅靠養牛脫了貧,蓋了新房,還供出兩個大學生。

      如今在寧夏,一戶人家養十幾頭牛,年收入數萬元再不是稀罕事,房前屋後的牛棚,正成為蘭萬元們的增收“利器”。

      (小標題)“園牛”:買來肉牛園區養,分紅務工兩不誤

      “李海東合作社74萬8861元,任伍合作社63萬3392元……”春節前,弘德村黨支部書記任軍正宣布15個合作社2020年的分紅情況。

      弘德村,地處我國最大易地生態移民安置區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為讓大家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2018年,依靠幫扶資金和政策,弘德村建設了肉牛養殖園區,農戶通過自籌和貸款資金入股,即可成為養牛合作社“股東”。合作社集中負責養殖、防疫和銷售,既有助於降低養殖門檻,又能讓村民安心外出務工。

      如今,合作社入股群眾從33戶增至520餘戶,弘德村將15個養殖專業合作社組建成1個聯合社,聯合社2020年淨利潤超過1000萬元。養牛是個技術活,寧夏紅寺堡、同心縣等地探索出的這種托管養牛模式,有效破解了貧困群眾養殖難題。

       (小標題)“行牛”:“母牛銀行”可借貸,產業發展“滾雪球”

      華潤海原草畜一體化養殖基地裏,近8000頭西門塔爾肉牛或站或臥,悠閑自在。與一般養殖場依靠自繁自育擴大養殖規模不同,這裏的牛大多來自中衛市海原縣養殖戶的牛棚。

      “集團采用‘基礎母牛銀行’模式扶貧,先將基礎母牛賒銷給農戶,新繁育的母牛犢他們自行保留,以擴大養殖規模,公牛犢喂養8至12個月回銷給集團,用來抵頂賒銷款,實現雙贏。”海原華潤農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侯永強說,這種模式讓海原縣肉牛養殖規模在5年內幾乎翻了一番。

      近年來,寧夏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創新模式壯大農業特色產業,既解決了農戶無啟動資金的難題,也讓企業有了穩定牛源的“基礎母牛銀行”成為產業發展的“加速器”。

       (小標題)“奶牛”:家住“黃金奶源帶”,高質量發展走在前

      在寧夏銀川市賀蘭中地生態牧場有限公司擠奶大廳裏,數千頭“訓練有素”的奶牛排隊走上兩個重型轉盤式擠奶機,幾名工人隻需在一旁完成套擠奶杯的工作,幾分鍾到十幾分鍾內,機器便會完成擠奶。

      寧夏地處業界公認的“黃金奶源帶”,經過近40年的發展,當地奶牛規模化養殖率已達98%以上。得益於此,現代化的養殖技術、設備和管理模式等在寧夏迅速推廣普及。如今,當地規模化養殖場的奶牛良種率、機械擠奶率、青貯飼喂率等關鍵指標均達100%,成母牛年均單產突破9000公斤,生產效益大幅提升。

      現代化養殖方式的全麵推廣使寧夏牛奶的乳蛋白率、乳脂率、體細胞數等幾十項指標走在全國前列,這裏也因此被諸多國內龍頭乳企視為高端奶源地。

       (小標題)“鐵牛”:拖拉機裝“天眼”,農機具更“智慧”

      如今,“自己會認路”的農機具在寧夏並不鮮見。寧夏吳忠市伊禾農機作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譚振龍說,這些配有北鬥導航設備的農機,相當於有“天眼”指路,間作套種時作物的行寬可以精確到厘米,能夠最大化利用土地和光熱資源。得益於此,他種的小麥畝均增收超過10%,半畝地種出的茄子頂過去7分地的產量。

      今日之寧夏,“二牛抬杠”式的耕作方式已成曆史,以“鐵牛”為主力的現代化耕作方式已是主流。同時,越來越多的“智慧”農機具和各種新型農業技術也應用在生產中。截至2020年底,寧夏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0%,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正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能。

    文章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