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醫院首次開展動靜脈內瘺人工血管成形術
更新時間:2019-8-21 9:06:33 來源:焦作日報
昨日,記者從市人民醫院獲悉,該院泌尿內科首次開展一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人工血管成形術,填補了我市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瘺手術的空白,為更多血液透析患者開啟了“新通路”。
患者,50歲,女性,3年前被診斷為尿毒症,需要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但是,因為自身血管條件差,醫生為其施行了右側頸內靜脈半永久導管植入術。不久前,該患者出現了隧道及外口感染,在其所在地醫院住院後,醫生給予膿腫穿刺引流及抗感染治療。不過,其效果很不理想。無奈,該患者到市人民醫院求診。該患者被收治到市人民醫院泌尿內科後,該科副主任郭林考慮患者年齡相對年輕、透析時間較長等多種因素,決定為患者做動靜脈內瘺人工血管成形術。
眾所周知,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一個可靠的血管通路,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生存質量。但由於高齡、動脈硬化、反複穿刺靜脈損傷、糖尿病血管病變等,都會導致患者的血管不能施行自體動靜脈內瘺或因多次內瘺手術後閉塞。因此,人工血管就成為透析患者再建“生命線”的理想選擇。
在經過患者和家屬同意後,手術曆時2小時圓滿完成。術後,該患者的人工血管血流通暢,觸診震顫強,聽診雜音明顯。
郭林說:“隨著血液透析技術的發展,動靜脈內瘺以其並發症少,逐漸成為透析通路的首選,而內瘺和中心靜脈導管的使用比率也成為反映一家血液透析中心工作質量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現在,較為廣泛使用的中心靜脈半永久導管,主要限於預期生存時間短或自身血管條件差的透析人群。此類患者若出現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感染,對於醫護人員是較大考驗,通常需要為患者重新更換導管。但是,新的導管依然存在再次感染的風險,且更嚴重的並發症是長期留置導管易導致靜脈狹窄甚至閉塞。不過,人工血管的出現給自身血管條件差而又需要長期透析的患者創造了應用內瘺的機會。同時,也適用於自身內瘺功能不良的患者。再有,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瘺具有口徑大、血流量大、穿刺方便等諸多優點。
(記者 孫閻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