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老年性癡呆不可逆,盡早預防很關鍵
據是明啟介紹,老年性癡呆即阿爾茨海默病,是由於腦細胞受損害而導致的一種慢性進行性腦部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麵的障礙,最終將臥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完全需要依賴家人的照顧,甚至會有攻擊他人的行為,造成護理者及家人疲憊不已,苦不堪言。目前,老年性癡呆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成了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老年性癡呆不僅不可逆,至今還沒有特效藥物和治療方法。在臨床上,常使用可以增加乙酰膽堿這種神經遞質的藥物來治療,從而改善患者的智力、行為能力和控製情緒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是明啟說,老年性癡呆雖然起病較隱匿,但還會有表現症狀,包括短暫性健忘、失眠等。家人如果發現老年人出現這些表現應當引起重視,有條件的及時就醫。一旦確認為輕度認知障礙或者輕度老年性癡呆,可以從生活方式、飲食習慣、藥物調理等方麵進行幹預,預防老年人大腦和身體機能的進一步退化,這需要家人和老年人自身共同的努力,在生活方式上,家人應該抽時間陪伴老人,帶著他們進行一些戶外活動或外出旅遊,鼓勵老年人飯後散步,多在社區裏活動,與鄰居進行交流,避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當老年人與外界交往較少時,他們的智能會衰退得比較快。另外,去除導致腦老化的不利因素,如酗酒等,酒精對神經係統造成的損害,可以導致多種並發症,如小腦變性、周圍神經病、酒精性癡呆等,隻要家人稍微注意,就可以避免這種事情發生。
“一旦患者出現典型臨床症狀時,大多數都處於晚期,這意味著已經失去了最佳治療機會。如果了解老年性癡呆的危險因素和早期信號,可以早發現、早幹預,就能有效預防病情的加重。”是明啟說,“一旦老人患上此病,一定要保證老年人的安全。為了防止意外,可以在老人身上放置寫有患者姓名、住址和電話號碼的卡片,以便迷路的時候路人能將其護送回家。”
(記者 朱傳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