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
社會新聞
“喉嚨裏像被塞了毛巾,無法呼吸”
易愛民是一名退伍軍人。當過偵查排長的他,已數不清曾經曆過多少次生死考驗。然而,這次感染新冠肺炎,讓他體會了從未有過的恐懼。
“我的不幸,源於農曆臘月二十九參加了在老家舉行的那場葬禮,因無意間與武漢返鄉人員的間接接觸,我與愛人被感染了新冠肺炎。”易愛民說。
易愛民從小習武,感染新冠肺炎後,一開始的症狀並不明顯。得知老家的親人相繼發病,2月5日,他和愛人趕緊到醫院檢查,並被送到市第三人民醫院疑似隔離病房。
2月7日深夜,易愛民在病房的衛生間,突然感到呼吸不暢。“當時,我渾身冒汗,腿腳發軟,喉嚨裏像被塞了條毛巾,無法呼吸。”易愛民說。掙紮著從衛生間挪到病房門口後,他使勁把門打開一條縫隙,大口大口地呼吸。感覺稍好些後,他才慢慢地回到床上躺下。“那一刻,我想得特別多,想到了老家被感染的親人,想到了未出嫁的女兒,這些牽掛讓我既無助,又恐懼。”
“大家的溫暖,讓我重拾信心”
2月8日,易愛民被轉入確診重症病房。躺在病床上,身邊擺著各種他叫不上名字的醫療設備,身上開始插管子,輸液體……除了不斷進出病房的治療醫生外,還有外圍的專家通過手機視頻查房。
一天8瓶至10瓶液體、時隔幾天就要抽血化驗……最初幾天,因為病情不斷變化,易愛民心裏著急,也很煩躁。那時,他最怕兩件事:一是吃飯,二是抽血。他說:“那時一點兒食欲沒有,根本不想吃飯。可醫生和護士不斷安慰我說:‘再好的身體、再好的藥,你隻有吃飯才能恢複得快啊!’”於是,病床前常常是醫生站在一邊,護士端著飯站在另一邊,鼓勵他無論如何要吃下去,還一口一口地喂他。
易愛民血糖高,給他治療用藥要小心謹慎,所以要經常抽血化驗。他說:“抽血次數多了,我的胳膊上全都是針眼,護士都沒地方紮了。”
即使如此,護士們一點兒怨言也沒有,還一個勁鼓勵易愛民。“她們身上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好幾層手套。隔著護目鏡,我看到她們的睫毛上沾滿了汗水。還有救治我的醫生和專家,每天跟我視頻幾次,不放過每一個救治的細節。”易愛民說,“是大家的溫暖,讓我重拾了信心。那時,我心想:他們太辛苦了,我一定要好好配合治療。”
“我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
當日的新聞發布會現場,易愛民說:“這次能來到現場,我非常珍惜,也渴望能通過自己的講述,讓大家知道社會為我和我的家人做了那麼多。我渴望坐在這裏,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感謝大家,是你們的付出讓我們全家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溫暖。”
“我要感謝我單位和愛人單位的領導以及山陽區新城街道億祥社區的工作人員,你們發來關心、問候的短信,一次次噓寒問暖、一遍遍為我進行心理疏導。”
“我要感謝山陽區疾控中心和隔離點的工作人員,是你們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到我家中進行全麵消殺,也是你們專門為我定製可口的飯菜,及時為我購買生活用品。你們的悉心照顧,我定將銘記於心。”
“我要感謝救治我的全體醫護人員,對我和家人的精心治療與悉心護理。至今,我仍能清晰記得護目鏡背後那一雙雙堅韌而親切的眼睛,給我戰勝病魔的勇氣和力量。”
“我還要感謝我的愛人,是你把我從喪失親人的悲痛中拉回現實;也是你不離不棄的陪伴,讓我重獲新生;更是你的常懷感恩之心,帶動我一起寫下了捐獻血清的申請書。”
“當然,我最想感謝的還是我們偉大的黨和國家。麵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國家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無比榮光!”
(記者 王 冰)
![]() |
![]() |
|
![]()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喉嚨裏像被塞了毛巾,無法呼吸”
易愛民是一名退伍軍人。當過偵查排長的他,已數不清曾經曆過多少次生死考驗。然而,這次感染新冠肺炎,讓他體會了從未有過的恐懼。
“我的不幸,源於農曆臘月二十九參加了在老家舉行的那場葬禮,因無意間與武漢返鄉人員的間接接觸,我與愛人被感染了新冠肺炎。”易愛民說。
易愛民從小習武,感染新冠肺炎後,一開始的症狀並不明顯。得知老家的親人相繼發病,2月5日,他和愛人趕緊到醫院檢查,並被送到市第三人民醫院疑似隔離病房。
2月7日深夜,易愛民在病房的衛生間,突然感到呼吸不暢。“當時,我渾身冒汗,腿腳發軟,喉嚨裏像被塞了條毛巾,無法呼吸。”易愛民說。掙紮著從衛生間挪到病房門口後,他使勁把門打開一條縫隙,大口大口地呼吸。感覺稍好些後,他才慢慢地回到床上躺下。“那一刻,我想得特別多,想到了老家被感染的親人,想到了未出嫁的女兒,這些牽掛讓我既無助,又恐懼。”
“大家的溫暖,讓我重拾信心”
2月8日,易愛民被轉入確診重症病房。躺在病床上,身邊擺著各種他叫不上名字的醫療設備,身上開始插管子,輸液體……除了不斷進出病房的治療醫生外,還有外圍的專家通過手機視頻查房。
一天8瓶至10瓶液體、時隔幾天就要抽血化驗……最初幾天,因為病情不斷變化,易愛民心裏著急,也很煩躁。那時,他最怕兩件事:一是吃飯,二是抽血。他說:“那時一點兒食欲沒有,根本不想吃飯。可醫生和護士不斷安慰我說:‘再好的身體、再好的藥,你隻有吃飯才能恢複得快啊!’”於是,病床前常常是醫生站在一邊,護士端著飯站在另一邊,鼓勵他無論如何要吃下去,還一口一口地喂他。
易愛民血糖高,給他治療用藥要小心謹慎,所以要經常抽血化驗。他說:“抽血次數多了,我的胳膊上全都是針眼,護士都沒地方紮了。”
即使如此,護士們一點兒怨言也沒有,還一個勁鼓勵易愛民。“她們身上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好幾層手套。隔著護目鏡,我看到她們的睫毛上沾滿了汗水。還有救治我的醫生和專家,每天跟我視頻幾次,不放過每一個救治的細節。”易愛民說,“是大家的溫暖,讓我重拾了信心。那時,我心想:他們太辛苦了,我一定要好好配合治療。”
“我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
當日的新聞發布會現場,易愛民說:“這次能來到現場,我非常珍惜,也渴望能通過自己的講述,讓大家知道社會為我和我的家人做了那麼多。我渴望坐在這裏,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感謝大家,是你們的付出讓我們全家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溫暖。”
“我要感謝我單位和愛人單位的領導以及山陽區新城街道億祥社區的工作人員,你們發來關心、問候的短信,一次次噓寒問暖、一遍遍為我進行心理疏導。”
“我要感謝山陽區疾控中心和隔離點的工作人員,是你們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到我家中進行全麵消殺,也是你們專門為我定製可口的飯菜,及時為我購買生活用品。你們的悉心照顧,我定將銘記於心。”
“我要感謝救治我的全體醫護人員,對我和家人的精心治療與悉心護理。至今,我仍能清晰記得護目鏡背後那一雙雙堅韌而親切的眼睛,給我戰勝病魔的勇氣和力量。”
“我還要感謝我的愛人,是你把我從喪失親人的悲痛中拉回現實;也是你不離不棄的陪伴,讓我重獲新生;更是你的常懷感恩之心,帶動我一起寫下了捐獻血清的申請書。”
“當然,我最想感謝的還是我們偉大的黨和國家。麵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國家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無比榮光!”
(記者 王 冰)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