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製圖:楊銘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我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整體躍升,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總量持續擴大,質量穩步提高。
初步核算,2022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2234.8億元,居全省第13位,同比增長3.3%,高於全省增速0.2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增長6.6%、12.9%、1.1%,分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5個、6.2個、1.0個百分點。
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速居全省第12位,為近年來最好位次。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位次分別居全省第7、第10、第12位,較2021年整體實現明顯躍升,為扛穩“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的政治責任作出了焦作貢獻。
2022年,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145.4億元,同比增長5.2%,居全省第4位。全年糧食總產量為20.9億公斤,比上年增加2.15億公斤,增長11.6%;糧食平均畝產496.3公斤,增長11.5%,糧食單產居全省首位,在全省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上展現了焦作擔當。
2022年,我市紮實推動穩增長政策落地落細,堅持不懈保運行穩生產,力促企業達產滿產,穩定工業運行。全市以高端裝備、綠色食品、新材料為代表的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3個百分點,以打造“一城一都一基地”為牽引的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迅猛,新能源材料產業規上企業由2021年的14家增至39家、產值由140億元增至300億元。全市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9%,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36.6%,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4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68.1%,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4.5個百分點。
2022年,我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把項目建設作為穩經濟大盤的主抓手,滾動推進“三個一批”,謀劃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發展動能不斷提升。全市億元以上在建項目數量同比增長23.5%,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5.1%,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75.2%,拉動全部投資增長9.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9.6%,拉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8個百分點;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4.3%,高於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11.4個百分點。
2022年,我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經濟穩定恢複,同時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培育壯大新動能,經濟運行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6億元,同比增長5.5%,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同口徑增長7.8%;稅收收入完成109.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4.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5.4%。全市新增市場主體7.8萬戶,同比增長68.4%。全年新增百億元企業2家、50億元企業1家,1家企業提交中國證監會注冊,實現我市11年來未有新增上市企業的重大突破;新增規上企業有望突破500家,同比多增95家以上;全市新入庫固定資產投資項目831個,同比多增207個。
2022年,我市環保工作作為全國生態環境領域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典型,受到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全省唯一,高質量發展拔節起勢,為今年全市經濟工作爭先進位、蔚然成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孫國利)
總值班:申金星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王建新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張雪暉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製圖:楊銘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我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整體躍升,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總量持續擴大,質量穩步提高。
初步核算,2022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2234.8億元,居全省第13位,同比增長3.3%,高於全省增速0.2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增長6.6%、12.9%、1.1%,分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5個、6.2個、1.0個百分點。
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速居全省第12位,為近年來最好位次。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位次分別居全省第7、第10、第12位,較2021年整體實現明顯躍升,為扛穩“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的政治責任作出了焦作貢獻。
2022年,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145.4億元,同比增長5.2%,居全省第4位。全年糧食總產量為20.9億公斤,比上年增加2.15億公斤,增長11.6%;糧食平均畝產496.3公斤,增長11.5%,糧食單產居全省首位,在全省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上展現了焦作擔當。
2022年,我市紮實推動穩增長政策落地落細,堅持不懈保運行穩生產,力促企業達產滿產,穩定工業運行。全市以高端裝備、綠色食品、新材料為代表的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3個百分點,以打造“一城一都一基地”為牽引的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迅猛,新能源材料產業規上企業由2021年的14家增至39家、產值由140億元增至300億元。全市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9%,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36.6%,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4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68.1%,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4.5個百分點。
2022年,我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把項目建設作為穩經濟大盤的主抓手,滾動推進“三個一批”,謀劃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發展動能不斷提升。全市億元以上在建項目數量同比增長23.5%,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5.1%,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75.2%,拉動全部投資增長9.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9.6%,拉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8個百分點;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4.3%,高於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11.4個百分點。
2022年,我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經濟穩定恢複,同時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培育壯大新動能,經濟運行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6億元,同比增長5.5%,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同口徑增長7.8%;稅收收入完成109.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4.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5.4%。全市新增市場主體7.8萬戶,同比增長68.4%。全年新增百億元企業2家、50億元企業1家,1家企業提交中國證監會注冊,實現我市11年來未有新增上市企業的重大突破;新增規上企業有望突破500家,同比多增95家以上;全市新入庫固定資產投資項目831個,同比多增207個。
2022年,我市環保工作作為全國生態環境領域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典型,受到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全省唯一,高質量發展拔節起勢,為今年全市經濟工作爭先進位、蔚然成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孫國利)
總值班:申金星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王建新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張雪暉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