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新聞時評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盲目囤糧有害無益
更新時間:2020-4-8 10:10:2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 近日,個別國家暫停糧食出口的消息引發關注,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搶米、囤麵現象。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口糧可以自給自足,且國際糧價波動對國內影響有限的情況下,盲目囤購糧食,實非明智之舉。

  權威信息顯示,不論是從糧食生產能力,還是倉儲水平來說,我國糧食安全都是有保證的。進口糧食中,有的是為了調劑需求結構,更好滿足人們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疫情在國外快速蔓延,國內百姓的心態多少受到影響。在真假信息難辨的情況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怕沒有怕漲價”成為一些人無奈的選擇。特別是搶購人群中有不少經曆過缺衣少食的歲月,挨餓的記憶讓他們對這類信息比較敏感,容易跟風搶購。

  然而,盲目囤糧有害無益。在國家糧食安全有保障的情況下,用更高的價格把經銷商的庫存變成自家的庫存,不具備儲存條件糧食還會變質,都是個人的經濟損失。而且疫情尚未結束,雖然多地連日零新增,但不能放鬆警惕,紮堆搶購仍有聚集性風險。更重要的是,瘋狂搶購如同銀行遭遇擠兌,會擾亂正常供給安排進度,本來充裕的物資供給也可能出現暫時性供給緊張、價格短暫上漲。這種對正常市場秩序的衝擊,通過價格傳導,最終傷害的還是終端消費者和種糧農戶的積極性。

  製止不理智的囤糧行為,需要緩解對糧食安全的焦慮。麵對重大疫情,“囤貨”和“從眾”都是正常的社會心理反應。及時有效開展心理疏導,幫助人們平複情緒、獲取力量,有利於增強定力。用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闡述事實,講明危害,有助於增強人們的辨別力、判斷力,不為謠言所動。

  麵對不理智的囤糧行為,有關部門更需加強市場監測、統籌調配。還要堅決打擊造謠生事、惡意囤積、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向社會釋放對造謠傳謠嚴懲的明確信號。物資足,價格穩,則民心安。

新聞編輯:殷愛萍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