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視頻新聞 > 正文
青龍宮廟會欲“申遺”
更新時間:2009-3-3 16:11:41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1 2 3

  本報訊(記者張冬 見習記者劉培才)農曆二月初二,武陟縣龍源鎮青龍宮廟會開幕,眾多身懷絕技的民俗藝人、瀕臨失傳的民俗絕技悉數亮相,為當地民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文化大餐。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此次青龍宮廟會傾力打造民俗文化中心,為將武陟青龍宮廟會申報為廟會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作足準備。

  據了解,武陟青龍宮廟會設在武陟縣城西北一公裏龍源鎮萬花莊,每年農曆二月初二開始,前後5天,這裏的大街小巷人頭攢動,每天趕廟會的有10萬人次,傳統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民間藝人獨製的泥泥狗、布老虎等絕活,配上色香味俱佳的小吃,說書逗唱,買進賣出,娛樂祈願無所不有。

  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的青龍宮,距今已有約600年曆史。據清道光年間的《武陟縣誌》記載,青龍神在明永樂年間化身為貧困少年,受雇於萬花莊高家。適逢大旱,青龍夜間現身行雨,高家感念,以女妻之。後青龍神歸隱於雲台青龍峽,高女逝後托夢與親人:凡遭遇旱災前去求雨,有求必應。高家為龍王奶奶建塚,官府為龍王建廟,香火旺盛。此後,中州大地老百姓為使四季風調雨順,因而常來祭祀。加上文人墨士碑石紀念,百姓口頭相傳,久而久之成為今天的廟會。

  “近年來,我們對青龍宮進行開發的同時,也花大力氣進行了修繕修整。對青龍宮廟會,我們正向省裏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得到批準,對於活躍和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和諧社會建設,都將起到積極作用。”武陟縣龍源鎮黨委書記崔衛紅說,“此次青龍宮廟會集聚民俗元素,打造民俗文化中心,也為廟會積累更多的文化底蘊,為‘申遺’作準備。”

新聞編輯:李峰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  


    大興國際機場開始真機驗證

    請主席檢閱

    老外穿漢服賞春色 在李園內合影留念

    長征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虹雲工程”首星
    相關信息
    央媒看河南 | 坐著輪椅上前線——“疫”無反…
    “築路先鋒”張家德:勤勉的青春在一線閃光
    駐村“第一書記”劉獻軍:鄉親過上好日子 我…
    河南郟縣:厚植生態底色 繪就綠色畫卷
    市領導調研中站區文化工作
    博愛縣加強食品監管確保群眾飲食安全
    馬村區殘聯熱情服務殘疾人
    中站區違法建築物整治和拆牆透綠工作動員會…
    奮進正當時!習近平與創新者說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