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山陽區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為抓手,健全集體資產監督管理體係,培養農村自我發展的“造血”能力,盤活農村各類資源、資產、資金,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實力,增加農民分紅收入。在近期的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該區榮獲2021年度“全市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工先進區”稱號。
為保障農村集體經濟改革有序進行,山陽區強化組織領導,搞好製度設計,健全推進機製,形成了各職能部門、街道聚合力、齊參與的良好格局。該區還對全區2個涉農街道、21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139個組級集體經濟組織擁有的各類資產進行登記核查,做到清查對象與清查範圍全麵徹底。目前,該區21個村(含2個村改居)全部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折股量化資產5.37多億元。
該區還通過了《山陽區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製度》和《山陽區關於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等一係列製度,為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該區積極探索股份合作製改革成果轉化,持續鞏固農村集體產權製度改革成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各類組織和個人參與土地流轉,培育一批農村新型經營主體。
2021年,中星街道李貴作村引進了欣豐源懷地黃深加工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采用“企業+農戶”運營模式,開展懷地黃收購及優良品種育種,可開發利用荒坡、林下土地1000多公頃,帶動周邊農民1000戶、3000人從事懷藥材種植致富增收。李貴作村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流轉的10公頃土地種植有機蔬菜等經濟作物,年產值16萬元。
中豫公司利用中星街道中馬村流轉的60多公頃土地發展綠色農業,規劃打造集樹種培育、樹種改良、生產技術改良與推廣的現代化農業科技實驗園,集生產、銷售、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觀光園。目前,該觀光園已初見成效,成為遠近聞名的花果園,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贏”。
新城街道蘇藺村利用省、市扶持的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50萬元,村集體自籌270萬元,流轉10公頃土地種植大棚蟠棗、火龍果等。該采摘園采取村民承包管理、向村集體交納承包租金的方式運營,村集體年收益30萬元。
(記者史文生)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山陽區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為抓手,健全集體資產監督管理體係,培養農村自我發展的“造血”能力,盤活農村各類資源、資產、資金,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實力,增加農民分紅收入。在近期的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該區榮獲2021年度“全市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工先進區”稱號。
為保障農村集體經濟改革有序進行,山陽區強化組織領導,搞好製度設計,健全推進機製,形成了各職能部門、街道聚合力、齊參與的良好格局。該區還對全區2個涉農街道、21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139個組級集體經濟組織擁有的各類資產進行登記核查,做到清查對象與清查範圍全麵徹底。目前,該區21個村(含2個村改居)全部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折股量化資產5.37多億元。
該區還通過了《山陽區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製度》和《山陽區關於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等一係列製度,為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該區積極探索股份合作製改革成果轉化,持續鞏固農村集體產權製度改革成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各類組織和個人參與土地流轉,培育一批農村新型經營主體。
2021年,中星街道李貴作村引進了欣豐源懷地黃深加工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采用“企業+農戶”運營模式,開展懷地黃收購及優良品種育種,可開發利用荒坡、林下土地1000多公頃,帶動周邊農民1000戶、3000人從事懷藥材種植致富增收。李貴作村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流轉的10公頃土地種植有機蔬菜等經濟作物,年產值16萬元。
中豫公司利用中星街道中馬村流轉的60多公頃土地發展綠色農業,規劃打造集樹種培育、樹種改良、生產技術改良與推廣的現代化農業科技實驗園,集生產、銷售、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觀光園。目前,該觀光園已初見成效,成為遠近聞名的花果園,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贏”。
新城街道蘇藺村利用省、市扶持的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50萬元,村集體自籌270萬元,流轉10公頃土地種植大棚蟠棗、火龍果等。該采摘園采取村民承包管理、向村集體交納承包租金的方式運營,村集體年收益30萬元。
(記者史文生)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