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縣區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堅持黨建引領,延伸全科網格,激活基層“神經末梢”。馬村區——
百“網”千“格”守萬家
更新時間:2022-5-7 11:12:57    來源:焦作日報

  今年元宵佳節,馬村區馮營街道紅管家背“娘”看演出的感人事跡火遍全網,贏得眾多點讚。近日,馮營街道將網格員和社區紅管家相結合,在原有4個大網格的基礎上,將轄區細化為72個微網格,選聘72名“紅管家”定人定崗定責,讓全科網格服務有效延伸到每棟居民樓,“繡花式”的細膩服務讓群眾倍感溫馨。

  待王街道在原有民情聯絡員隊伍的基礎上,把整個轄區劃分為65個網格,優中選優配備65名專職網格員,用心用情解決身邊小事,織密防疫安全網,消除矛盾萌芽,“有事就找聯絡員”成為當地群眾的口頭禪。

  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以上兩個事例,是馬村區細化延伸全科網格,用“微網格”激活基層社會治理“神經末梢”,推進幸福治理新路子的積極探索。

  今年年初以來,馬村區深入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六大行動”,創新探索“黨建+”全科網格化工作模式,將“1+N”基層末梢組織體係與全科網格體係緊密結合,設置城市網格58個、農村網格278個,按照“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的原則,由村(社區)“兩委”成員擔任網格長,優秀黨小組長、黨員誌願者為專職網格員,吸納包村民警、村醫、食品監督員等為兼職網格員,建強網格隊伍,配齊網格力量,形成大事全麵聯動、小事一格辦理的基層治理格局,打通基層治理微循環,實現組織全覆蓋,治理全方位,推動疫情防控落實落細、基層黨建全麵夯實。

  迎戰疫情——全科網格有力量

  3月18日,修武縣突發疫情。與其比鄰的馬村區,疫情防控形勢陡然嚴峻。

  麵對疫情大考,馬村區堅持以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工作,構建黨組織核心引領、黨員示範帶動、群眾廣泛參與的疫情防控工作機製,充分發揮全科網格作用,延伸各級防控力量,確保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織密築牢群防群控紅色堡壘,讓疫情防控工作事半功倍。

  協同作戰,“敲門行動”快、準、精。39名縣級領導帶頭聯係街道分包村(社區),360名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區直單位科級幹部聯村(社區),435名“兩委”幹部包片包網格,網格員、黨員聯係分包家戶。全科網格與“1+N”黨員聯戶同向發力,78個村(社區)336名專職網格員、2530名微網格員與2600名聯戶黨員協同作戰,全麵開展“敲門行動”,精準排查、精細管理,短時間摸清轄區居民情況,為織緊築牢疫情防控網爭取時間。

  全麵摸排,“雙聯雙進”細、嚴、實。以“支部聯支部、黨員幹部聯家戶,黨員幹部進小區(樓院)、進家戶”活動為抓手,全區56個機關單位961黨員幹部深入分包小區樓院,延伸網格力量,建立分包聯係台賬1100餘個,組建街道、社區、區直機關三方微信群1000餘個,撥打聯戶電話5萬餘次,走訪排查3.7萬戶,強化重點人群排查,廣泛宣傳防疫政策,精準提供各項服務。

  群防群控,“三支隊伍”暖、穩、紅。以村(社區)“兩委”幹部、優秀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為主,組建385個黨員突擊隊;以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為主,組建64個紅色尖兵隊;以群眾誌願者、物業人員、退役軍人、青年團員為主,組建308個誌願服務隊。三支隊伍日夜堅守卡點築牢防線,為群眾代買代送暖心服務,及時傳達防疫政策穩定人心,用行動激活紅色引擎。

  一次次撥打電話噓寒問暖,一次次敲開家門信息排查,一次次送菜送藥溫暖人心……馬村區的黨員幹部和全科網格員們做到有呼必應,有難必幫,有疑必解,用責任和堅守為群眾送去關愛,凝聚起戰“疫”必勝的信心。

  基層治理——全科網格有實效

  全科網格之要在“全”。馬村區按照“地域相鄰、規模適度、界定清晰、無縫覆蓋、方便服務”的原則和屬地化、扁平化管理要求,科學劃分網格。劃細劃小治理單元,探索創新“微網格”治理模式,組建10戶左右微網格,配備微網格員,補充全科網格工作力量,實現網格全覆蓋、無重疊、不交叉,確保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全科網格路徑在“實”。該區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全科網格工作成效的“金標準”,建立“周例會、月排名、季度述職評議、半年觀摩評比”評價機製,開展網格黨員亮身份活動。實施區村合圍行動,強化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建設。該區各街道還結合實際,各有創新,讓全科網格更有實效。

  待王街道民情聯絡員,把民情驛站打造成便民服務站,將全科網格信息與網上“民情地圖”APP管理軟件對接,一鍵點開全村情況盡在眼底,群眾訴求在線看,辦理進度在線查,服務群眾更便捷。

  武王街道組建村(社區)“掌上四合院”微信群,群眾可以通過網格微信群反映問題,評價辦理效果,做到“群眾有呼,我必回應”。開展“雙帶雙爭”行動,通過“老帶新”“強帶弱”結成幫扶對子,切實提高新任網格長、網格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為全科網格賦能。

  全科網格核心在“暖”。該區按照“一員多能、一崗多職、一網統管”的要求,組織專職網格員、微網格員發揮好黨聲政聲宣傳員、疫情防控排查員、紓難解困勤務員等七大員作用,全麵履行信息收集、為民服務、政策宣傳、矛盾調處等職責,網格員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工作,全科網格有溫度、有熱度。

  馮營街道組建“紅管家”服務隊,延伸全科網格的服務力量。組織微網格員和“紅管家”為轄區65歲以上老人提供拆洗被褥、代買代辦、上門巡診、免費理發、每周一樂、供應午餐六項服務,為活動不便老人提供送餐上門、定期打掃衛生兩項服務。

  黨員幹部下沉網格,問題解決在一線。九裏山街道組織16名黨員幹部下沉到社區網格,開展“當一日網格員”主題黨日活動。街道網格員在走訪時發現居民劉大爺家線路老化,存在安全隱患,聯係電工立即解決,當天就更換了老化電線。

  政策救助上門送,家庭困難上門解,鄰裏糾紛上門調,社區活動上門請……身邊的點滴變化,群眾看在眼裏,喜上心頭。黨建引領下的全科網格體係正推動著馬村區的基層社會治理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由“群眾跑腿”向“上門服務”轉變,讓基層“神經末梢”更有活力,讓馬村家園更具韌性、更加和諧,讓馬村群眾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記者 張 蕊 王 穎 通訊員 崔冬燕)

新聞編輯:劉佳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堅持黨建引領,延伸全科網格,激活基層“神經末梢”。馬村區——
    百“網”千“格”守萬家
    2022-5-7 11:12:57    來源:焦作日報

      今年元宵佳節,馬村區馮營街道紅管家背“娘”看演出的感人事跡火遍全網,贏得眾多點讚。近日,馮營街道將網格員和社區紅管家相結合,在原有4個大網格的基礎上,將轄區細化為72個微網格,選聘72名“紅管家”定人定崗定責,讓全科網格服務有效延伸到每棟居民樓,“繡花式”的細膩服務讓群眾倍感溫馨。

      待王街道在原有民情聯絡員隊伍的基礎上,把整個轄區劃分為65個網格,優中選優配備65名專職網格員,用心用情解決身邊小事,織密防疫安全網,消除矛盾萌芽,“有事就找聯絡員”成為當地群眾的口頭禪。

      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以上兩個事例,是馬村區細化延伸全科網格,用“微網格”激活基層社會治理“神經末梢”,推進幸福治理新路子的積極探索。

      今年年初以來,馬村區深入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六大行動”,創新探索“黨建+”全科網格化工作模式,將“1+N”基層末梢組織體係與全科網格體係緊密結合,設置城市網格58個、農村網格278個,按照“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的原則,由村(社區)“兩委”成員擔任網格長,優秀黨小組長、黨員誌願者為專職網格員,吸納包村民警、村醫、食品監督員等為兼職網格員,建強網格隊伍,配齊網格力量,形成大事全麵聯動、小事一格辦理的基層治理格局,打通基層治理微循環,實現組織全覆蓋,治理全方位,推動疫情防控落實落細、基層黨建全麵夯實。

      迎戰疫情——全科網格有力量

      3月18日,修武縣突發疫情。與其比鄰的馬村區,疫情防控形勢陡然嚴峻。

      麵對疫情大考,馬村區堅持以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工作,構建黨組織核心引領、黨員示範帶動、群眾廣泛參與的疫情防控工作機製,充分發揮全科網格作用,延伸各級防控力量,確保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織密築牢群防群控紅色堡壘,讓疫情防控工作事半功倍。

      協同作戰,“敲門行動”快、準、精。39名縣級領導帶頭聯係街道分包村(社區),360名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區直單位科級幹部聯村(社區),435名“兩委”幹部包片包網格,網格員、黨員聯係分包家戶。全科網格與“1+N”黨員聯戶同向發力,78個村(社區)336名專職網格員、2530名微網格員與2600名聯戶黨員協同作戰,全麵開展“敲門行動”,精準排查、精細管理,短時間摸清轄區居民情況,為織緊築牢疫情防控網爭取時間。

      全麵摸排,“雙聯雙進”細、嚴、實。以“支部聯支部、黨員幹部聯家戶,黨員幹部進小區(樓院)、進家戶”活動為抓手,全區56個機關單位961黨員幹部深入分包小區樓院,延伸網格力量,建立分包聯係台賬1100餘個,組建街道、社區、區直機關三方微信群1000餘個,撥打聯戶電話5萬餘次,走訪排查3.7萬戶,強化重點人群排查,廣泛宣傳防疫政策,精準提供各項服務。

      群防群控,“三支隊伍”暖、穩、紅。以村(社區)“兩委”幹部、優秀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為主,組建385個黨員突擊隊;以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為主,組建64個紅色尖兵隊;以群眾誌願者、物業人員、退役軍人、青年團員為主,組建308個誌願服務隊。三支隊伍日夜堅守卡點築牢防線,為群眾代買代送暖心服務,及時傳達防疫政策穩定人心,用行動激活紅色引擎。

      一次次撥打電話噓寒問暖,一次次敲開家門信息排查,一次次送菜送藥溫暖人心……馬村區的黨員幹部和全科網格員們做到有呼必應,有難必幫,有疑必解,用責任和堅守為群眾送去關愛,凝聚起戰“疫”必勝的信心。

      基層治理——全科網格有實效

      全科網格之要在“全”。馬村區按照“地域相鄰、規模適度、界定清晰、無縫覆蓋、方便服務”的原則和屬地化、扁平化管理要求,科學劃分網格。劃細劃小治理單元,探索創新“微網格”治理模式,組建10戶左右微網格,配備微網格員,補充全科網格工作力量,實現網格全覆蓋、無重疊、不交叉,確保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全科網格路徑在“實”。該區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全科網格工作成效的“金標準”,建立“周例會、月排名、季度述職評議、半年觀摩評比”評價機製,開展網格黨員亮身份活動。實施區村合圍行動,強化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建設。該區各街道還結合實際,各有創新,讓全科網格更有實效。

      待王街道民情聯絡員,把民情驛站打造成便民服務站,將全科網格信息與網上“民情地圖”APP管理軟件對接,一鍵點開全村情況盡在眼底,群眾訴求在線看,辦理進度在線查,服務群眾更便捷。

      武王街道組建村(社區)“掌上四合院”微信群,群眾可以通過網格微信群反映問題,評價辦理效果,做到“群眾有呼,我必回應”。開展“雙帶雙爭”行動,通過“老帶新”“強帶弱”結成幫扶對子,切實提高新任網格長、網格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為全科網格賦能。

      全科網格核心在“暖”。該區按照“一員多能、一崗多職、一網統管”的要求,組織專職網格員、微網格員發揮好黨聲政聲宣傳員、疫情防控排查員、紓難解困勤務員等七大員作用,全麵履行信息收集、為民服務、政策宣傳、矛盾調處等職責,網格員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工作,全科網格有溫度、有熱度。

      馮營街道組建“紅管家”服務隊,延伸全科網格的服務力量。組織微網格員和“紅管家”為轄區65歲以上老人提供拆洗被褥、代買代辦、上門巡診、免費理發、每周一樂、供應午餐六項服務,為活動不便老人提供送餐上門、定期打掃衛生兩項服務。

      黨員幹部下沉網格,問題解決在一線。九裏山街道組織16名黨員幹部下沉到社區網格,開展“當一日網格員”主題黨日活動。街道網格員在走訪時發現居民劉大爺家線路老化,存在安全隱患,聯係電工立即解決,當天就更換了老化電線。

      政策救助上門送,家庭困難上門解,鄰裏糾紛上門調,社區活動上門請……身邊的點滴變化,群眾看在眼裏,喜上心頭。黨建引領下的全科網格體係正推動著馬村區的基層社會治理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由“群眾跑腿”向“上門服務”轉變,讓基層“神經末梢”更有活力,讓馬村家園更具韌性、更加和諧,讓馬村群眾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記者 張 蕊 王 穎 通訊員 崔冬燕)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