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李克強妙語勉勵:福建的“福”是“建”出來的
更新時間:2016-3-8 8:37:14    來源:人民網
中新社 劉震 攝
中新社 劉震 攝

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楊芳)牆壁上掛著繪有武夷山風光的漆畫,門口處擺著展現鼓浪嶼風光的屏風——今天上午,在隨處可見八閩神韻的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李克強妙解“福建”省名。

“很多人說,福建是‘有福之地’、‘福’字當頭,但我說,‘福’來自‘建’,是‘建’出來的!沒有‘建’,難得‘福’。”李克強說。

李克強是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全體會議時作出上述表述的。而之所以說出這番話,總理顯然有深層次的通盤考慮。他指出,目前國內不同地區、行業走勢出現分化,“希望福建‘建’字開路,在我國沿海地區形成新的戰略支點”。

福建要“建”字開路,在我國沿海地區形成新的戰略支點

“責任重大擔不輕,麵對困難樹雄心,沉著應對新常態,執政為民永創新。”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西城街道西安社區黨委書記章聯生念詩一首,形容自己聽完報告的感受;平潭綜合實驗區書記張兆民代表用“不僅是報告做得好,關鍵是幹得好”來點讚報告……李克強總理兩天前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今天上午會議的熱點。

福建省長於偉國代表還告訴總理,福建通過對老舊廠房進行智能改造、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方式來推動產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他以國際知名品牌運動鞋生產的鞋麵材料舉例,過去每塊鞋麵隻值5元,現在有了技術附加值增至5美元。

總理聽後很感興趣地詢問去年福建的外貿數據。得知出口增長率為0.7%後,總理說“那很不容易”,尤其在全球貿易萎縮、我國外貿受到衝擊的情況下,福建依然保持上升態勢,這一成績“難能可貴”。

李克強指出,在去年國際國內形勢複雜艱巨的情況下,福建廣大幹部群眾始終表現出高度的韌性,在困難麵前不彎腰,在挑戰中搶抓機遇,使福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穩步邁上新台階,走在全國前列。

他因此寄望福建“建”字開路,做強綠色經濟和海洋經濟等,在我國沿海地區形成新的戰略支點。

福建要破繭成蝶,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除了巧用“福建”兩個字,李克強在今天上午的會議上還妙用了福建的簡稱“閩”:“從字形上看,‘閩’就是一隻蟲被框在裏麵。要向上突破、破繭成蝶,上麵那一個突破‘點’,就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福建國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鷹代表正是借助新動能,實現了企業的發展。他的企業繼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後正加速探索發展物聯網,並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協同創新平台。

“這是眾創模式啊!”總理點頭稱讚。

而南平市長林寶金代表也告訴總理,南平通過綠色產業如食品加工和旅遊養生,已經實現了居民收入連續4年保持全省前三甲的成績。

“讓我們感受到吹來的一股新風!”李克強這樣肯定福建新動能發展的態勢。他指出,福建要通過發展智能製造、現代服務業等培育新經濟,以新動能帶動改造傳統動能。

福建要先行先試,在改革開放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上積累經驗

“台灣同胞口中的‘我愛平潭’已經變成‘愛我平潭’!”來自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的張兆民代表報來的喜訊引起現場一片笑聲。

張兆民還告訴總理,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掛牌後,推進建設兩岸共同家園,許多台灣同胞來此投資興業居住購物。他還忍不住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許多平潭人到台灣打工謀生,如今卻是台灣人紛紛到平潭安居樂業。不僅如此,許多在外打工的平潭人也紛紛回到家鄉,參與兩岸共同家園和國家閩台對外窗口的建設。

總理指出,發展經濟、培育新動能,主要靠改革開放,而福建擁有這方麵的優勢。他回憶起自己去年到福建考察時參觀嚴複故居的情景,指出嚴複向國人翻譯《天演論》等介紹西學,啟蒙了幾代中國人。

李克強要求福建先行先試,在改革開放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上積累經驗,提升對外包括對台貿易、人文等交流合作水平,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輝煌成就,就是廣大幹部群眾幹出來的。福建的‘福’,也是福建廣大幹部群眾‘建’出來的!”總理最後起身向參會的66名福建團代表鞠躬致謝,現場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中新社 劉震 攝
中新社 劉震 攝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李克強妙語勉勵:福建的“福”是“建”出來的
2016-3-8 8:37:14    來源:人民網
中新社 劉震 攝
中新社 劉震 攝

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楊芳)牆壁上掛著繪有武夷山風光的漆畫,門口處擺著展現鼓浪嶼風光的屏風——今天上午,在隨處可見八閩神韻的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李克強妙解“福建”省名。

“很多人說,福建是‘有福之地’、‘福’字當頭,但我說,‘福’來自‘建’,是‘建’出來的!沒有‘建’,難得‘福’。”李克強說。

李克強是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全體會議時作出上述表述的。而之所以說出這番話,總理顯然有深層次的通盤考慮。他指出,目前國內不同地區、行業走勢出現分化,“希望福建‘建’字開路,在我國沿海地區形成新的戰略支點”。

福建要“建”字開路,在我國沿海地區形成新的戰略支點

“責任重大擔不輕,麵對困難樹雄心,沉著應對新常態,執政為民永創新。”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西城街道西安社區黨委書記章聯生念詩一首,形容自己聽完報告的感受;平潭綜合實驗區書記張兆民代表用“不僅是報告做得好,關鍵是幹得好”來點讚報告……李克強總理兩天前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今天上午會議的熱點。

福建省長於偉國代表還告訴總理,福建通過對老舊廠房進行智能改造、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方式來推動產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他以國際知名品牌運動鞋生產的鞋麵材料舉例,過去每塊鞋麵隻值5元,現在有了技術附加值增至5美元。

總理聽後很感興趣地詢問去年福建的外貿數據。得知出口增長率為0.7%後,總理說“那很不容易”,尤其在全球貿易萎縮、我國外貿受到衝擊的情況下,福建依然保持上升態勢,這一成績“難能可貴”。

李克強指出,在去年國際國內形勢複雜艱巨的情況下,福建廣大幹部群眾始終表現出高度的韌性,在困難麵前不彎腰,在挑戰中搶抓機遇,使福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穩步邁上新台階,走在全國前列。

他因此寄望福建“建”字開路,做強綠色經濟和海洋經濟等,在我國沿海地區形成新的戰略支點。

福建要破繭成蝶,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除了巧用“福建”兩個字,李克強在今天上午的會議上還妙用了福建的簡稱“閩”:“從字形上看,‘閩’就是一隻蟲被框在裏麵。要向上突破、破繭成蝶,上麵那一個突破‘點’,就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福建國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鷹代表正是借助新動能,實現了企業的發展。他的企業繼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後正加速探索發展物聯網,並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協同創新平台。

“這是眾創模式啊!”總理點頭稱讚。

而南平市長林寶金代表也告訴總理,南平通過綠色產業如食品加工和旅遊養生,已經實現了居民收入連續4年保持全省前三甲的成績。

“讓我們感受到吹來的一股新風!”李克強這樣肯定福建新動能發展的態勢。他指出,福建要通過發展智能製造、現代服務業等培育新經濟,以新動能帶動改造傳統動能。

福建要先行先試,在改革開放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上積累經驗

“台灣同胞口中的‘我愛平潭’已經變成‘愛我平潭’!”來自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的張兆民代表報來的喜訊引起現場一片笑聲。

張兆民還告訴總理,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掛牌後,推進建設兩岸共同家園,許多台灣同胞來此投資興業居住購物。他還忍不住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許多平潭人到台灣打工謀生,如今卻是台灣人紛紛到平潭安居樂業。不僅如此,許多在外打工的平潭人也紛紛回到家鄉,參與兩岸共同家園和國家閩台對外窗口的建設。

總理指出,發展經濟、培育新動能,主要靠改革開放,而福建擁有這方麵的優勢。他回憶起自己去年到福建考察時參觀嚴複故居的情景,指出嚴複向國人翻譯《天演論》等介紹西學,啟蒙了幾代中國人。

李克強要求福建先行先試,在改革開放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上積累經驗,提升對外包括對台貿易、人文等交流合作水平,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輝煌成就,就是廣大幹部群眾幹出來的。福建的‘福’,也是福建廣大幹部群眾‘建’出來的!”總理最後起身向參會的66名福建團代表鞠躬致謝,現場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中新社 劉震 攝
中新社 劉震 攝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