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3·15”到來之際,如何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門話題
讓天價宰客付出代價(新理念 新生活)
更新時間:2016-3-15 8:24: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消費者網購權益亟待得到更好的保護

“青島大蝦”事件、黑龍江“天價魚”事件……“3·15”到來之際,圍繞如何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推動消費升級,需要確立消費者至上的理念,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主任張八五代表認為,為防止天價宰客事件發生,一方麵需要加大執法力度,對各種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嚴懲不貸,另一方麵也要加快社會信用體係建設,發揮各類社會組織的力量,一旦出現問題,能夠及時規範和糾偏。

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製度。在張八五看來,這將大幅提高企業違法違規和失信成本,對其產生更有力的震懾,從而有利於建立良性的市場經濟秩序,維護消費者權益。

近年來,網購異軍突起,深刻改變著居民消費的版圖。與此同時,網上售假、泄露用戶信息等情況也時有發生,消費者網購權益亟待得到更好的保護。

在重慶商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謙代表看來,下一步應從監管、追責和誠信等方麵同時發力:監管方麵,要出台相關法規,強化平台電商監管責任,加強網上銷售商品監管,完善平台先行賠付製度;追責方麵,要完善消費者投訴追查機製,建立從政府到行業再到平台及經營者的監管追責體係;誠信方麵,要建立完善誠信經營機製,從源頭上加強對虛假廣告、侵害知識產權等行為的治理,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讓居民願消費

2015年,消費貢獻率達到66.4%,成為拉動經濟的“頭駕馬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如何讓居民願消費、能消費、敢消費,讓消費這駕馬車動力更足?

讓居民願消費,就要努力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

在何謙看來,適應消費升級趨勢,要推進信息、養老、健康、教育、文化體育、家政服務等領域的服務消費和新興消費。

“大眾旅遊時代已經到來。”合肥市副市長吳春梅委員認為,相較旺盛的需求,當前旅遊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質量也有待提升,應加大建設和開發力度。

“實體商業要適應消費升級趨勢,從單一的賣商品轉為提供‘生活方式’。”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公司董事長王填代表認為,實體商業與電子商務要更好地並行發展、互相融合。

讓居民願消費,還要提供新供給,創造、引領新需求。

張八五說,“以旅遊業為例,今後要鼓勵發展自駕遊、商務遊、健康遊等新業態,積極培育研學考察、婚慶度假遊等一批新產品。”

完善稅收調節等機製,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

“中國人的傳統消費觀念是‘量入為出’,做大消費蛋糕,要建立在居民收入持續增加的基礎上。”何謙表示,今後應建立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製,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係,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少些“後顧之憂”。

代表委員認為,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還需完善稅收調節、員工休假等機製,落實好促進消費的一係列政策措施。

——加強稅收調節。“老百姓攢著錢去國外消費,很大程度上與國內消費成本過高有關。” 在王填看來,引導海外消費回流,應當精準減稅,“以前物資匱乏,化妝品屬於奢侈品,要征收特別消費稅,現在化妝品成了生活必需品,稅收應該降下來。”

——降低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我們在海外采購的牛奶、果汁等產品比國內產品便宜不少。”王填認為,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消費者提供更質優價廉的好產品,提高國產商品的競爭力和吸引力。“當前,政府要突出抓好‘降成本’工作。”張八五建議,未來應從降低物流、用電、融資等多方麵的成本入手,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引導企業將重心放到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上來。

——完善落實休假製度。“未來需要更好地落實帶薪休假製度”,張八五建議,應研究製定錯峰休假製度,讓消費者的消費時間更靈活,消費體驗更好。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現在自駕遊日益興盛,但一些地區的停車場、營地供給還不足,公廁、餐廳等細節上的服務水平還跟不上需求。”吳春梅表示,為挖掘旅遊等服務業的消費潛力,政府還應加大對公共服務設施的投入,提升服務水平、改進服務質量。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15日 11 版)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3·15”到來之際,如何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門話題
讓天價宰客付出代價(新理念 新生活)
2016-3-15 8:24: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消費者網購權益亟待得到更好的保護

“青島大蝦”事件、黑龍江“天價魚”事件……“3·15”到來之際,圍繞如何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推動消費升級,需要確立消費者至上的理念,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主任張八五代表認為,為防止天價宰客事件發生,一方麵需要加大執法力度,對各種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嚴懲不貸,另一方麵也要加快社會信用體係建設,發揮各類社會組織的力量,一旦出現問題,能夠及時規範和糾偏。

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製度。在張八五看來,這將大幅提高企業違法違規和失信成本,對其產生更有力的震懾,從而有利於建立良性的市場經濟秩序,維護消費者權益。

近年來,網購異軍突起,深刻改變著居民消費的版圖。與此同時,網上售假、泄露用戶信息等情況也時有發生,消費者網購權益亟待得到更好的保護。

在重慶商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謙代表看來,下一步應從監管、追責和誠信等方麵同時發力:監管方麵,要出台相關法規,強化平台電商監管責任,加強網上銷售商品監管,完善平台先行賠付製度;追責方麵,要完善消費者投訴追查機製,建立從政府到行業再到平台及經營者的監管追責體係;誠信方麵,要建立完善誠信經營機製,從源頭上加強對虛假廣告、侵害知識產權等行為的治理,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讓居民願消費

2015年,消費貢獻率達到66.4%,成為拉動經濟的“頭駕馬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如何讓居民願消費、能消費、敢消費,讓消費這駕馬車動力更足?

讓居民願消費,就要努力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

在何謙看來,適應消費升級趨勢,要推進信息、養老、健康、教育、文化體育、家政服務等領域的服務消費和新興消費。

“大眾旅遊時代已經到來。”合肥市副市長吳春梅委員認為,相較旺盛的需求,當前旅遊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質量也有待提升,應加大建設和開發力度。

“實體商業要適應消費升級趨勢,從單一的賣商品轉為提供‘生活方式’。”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公司董事長王填代表認為,實體商業與電子商務要更好地並行發展、互相融合。

讓居民願消費,還要提供新供給,創造、引領新需求。

張八五說,“以旅遊業為例,今後要鼓勵發展自駕遊、商務遊、健康遊等新業態,積極培育研學考察、婚慶度假遊等一批新產品。”

完善稅收調節等機製,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

“中國人的傳統消費觀念是‘量入為出’,做大消費蛋糕,要建立在居民收入持續增加的基礎上。”何謙表示,今後應建立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製,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係,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少些“後顧之憂”。

代表委員認為,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還需完善稅收調節、員工休假等機製,落實好促進消費的一係列政策措施。

——加強稅收調節。“老百姓攢著錢去國外消費,很大程度上與國內消費成本過高有關。” 在王填看來,引導海外消費回流,應當精準減稅,“以前物資匱乏,化妝品屬於奢侈品,要征收特別消費稅,現在化妝品成了生活必需品,稅收應該降下來。”

——降低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我們在海外采購的牛奶、果汁等產品比國內產品便宜不少。”王填認為,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消費者提供更質優價廉的好產品,提高國產商品的競爭力和吸引力。“當前,政府要突出抓好‘降成本’工作。”張八五建議,未來應從降低物流、用電、融資等多方麵的成本入手,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引導企業將重心放到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上來。

——完善落實休假製度。“未來需要更好地落實帶薪休假製度”,張八五建議,應研究製定錯峰休假製度,讓消費者的消費時間更靈活,消費體驗更好。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現在自駕遊日益興盛,但一些地區的停車場、營地供給還不足,公廁、餐廳等細節上的服務水平還跟不上需求。”吳春梅表示,為挖掘旅遊等服務業的消費潛力,政府還應加大對公共服務設施的投入,提升服務水平、改進服務質量。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15日 11 版)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