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奮進在新時代的浩蕩春風裏——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2018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更新時間:2018-3-17 9:27:4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奮進在新時代的浩蕩春風裏——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2018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新華社記者霍小光、張旭東、朱基釵


  2018年春天的盛會,為新時代寫下濃墨重彩的華章。


  黨的主張、人民的心聲、國家的意誌交彙在曆史的新起點上,凝聚起無往而不勝的磅礴力量。


  連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分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廣東、山東、重慶、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審議,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同代表委員們真情互動、坦誠交流、共商國是,再一次發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號令。


  新時代新使命——“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3月5日下午,內蒙古代表團早早來到了人民大會堂,代表們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當習近平總書記步入會場,全場響起熱烈掌聲。蒙古族代表娜仁圖雅向總書記獻上藍色的哈達,並同達斡爾族代表索曙輝、漢族代表王欣會一起向總書記問好。


  “祝您吉祥如意!”樸實的話語,道出草原兒女對總書記的真摯祝福。


  “元宵節剛過,還沒出正月,年味兒還是比較濃的。祝各位代表及內蒙古各族幹部群眾新春愉快,祝2500多萬草原兒女在瑞犬之年生活幸福、事業興旺。”習近平總書記的開場白暖人心房。


  細微處見真情。一個多月前,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全票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在選舉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時,黨中央提出,中央領導同誌應選擇老少邊窮地區參加選舉。我選擇在內蒙古自治區參加選舉,表達了黨中央對民族邊疆地區的重視,體現黨中央加快推進欠發達地區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習近平總書記向代表們袒露心聲。


  開啟新時代,踏上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擘畫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藍圖。


  2018年到2020年,曆史的交彙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倒計時!


  過去5年,6800多萬人口擺脫貧困,中國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到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在今後三年中實現3000多萬人脫貧,這些貧困人口大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任務十分艱巨,到了最吃勁、最緊要的關頭。”習近平總書記說。


  3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政協聯組會時就提及這一“底線任務”。


  如期脫貧,一諾千鈞。


  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脫貧是習近平總書記最為牽掛、花費精力最多的一項工作。


  從2013年至今,每年全國兩會,總書記都利用參加團組審議討論的時機,同代表委員們共商脫貧攻堅大計。


  “要把脫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在內蒙古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為脫貧攻堅工作把脈開方。


  代表們認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推進精準脫貧,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麵小康指明了方向,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打開了視野。


  廣東,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很多人看來,這裏與脫貧攻堅似乎並無交集。


  3月7日上午,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同廣東省負責同誌有這樣一段對話:


  “去年脫貧了多少?”


  “脫貧了70萬人。現在還有3年時間,剩餘60多萬。我們按照總書記的要求,不層層加碼,實打實地脫貧。”


  “現有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哪裏?”


  “粵北粵西粵東。”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是現實中國。


  黨的十九大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大論斷,展現出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我國國情的準確把握,對人民福祉的責任擔當,對未來發展的深邃思考。


  如何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這是新時代的新使命,更是習近平總書記運籌“兩個一百年”大棋局的關鍵一步。


  從精準脫貧到鄉村振興,從人才培養到人的城鎮化,從打好三大攻堅戰到貫徹新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同代表委員們的深入交流中,不斷調研思考著新時代新課題的破解之道。


  “我特別喜歡您新年賀詞裏的一句話,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這句話說到了我心坎上。”在廣東代表團,曾經的“外來妹”米雪梅代表同習近平總書記的交流令人印象深刻。


  21年前,米雪梅離開家鄉到廣東打工,從女保安做起,一路奮鬥到今天的企業客服部總監崗位。如今在中山市買了房、安了家,還把孩子接到身邊讀書。


  “你的經曆就像你的名字,‘梅花香自苦寒來’。”習近平總書記讚許地說。


  過去幾十年的城市發展大潮中,許多農村勞動力湧向城市。留在農村的多是“38(婦女)、61(兒童)、99(老年人)部隊”,留守兒童問題日益突出,鄉村空心化開始顯現。


  米雪梅代表的發言觸發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城鎮化問題的思考。他強調:“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麵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在內蒙古代表團、在廣東代表團、在山東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都對如何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進行了係統闡釋:


  推動鄉村產業振興——“要使得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願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


  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表達自己的期盼與夢想。


  更高的標準,更艱巨的任務。


  共和國的領路人,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己任;


  跟隨這樣的領路人,人民也必將在奮鬥中實現自己的夢想。


  新時代新動力——“要苟日新、日日新,要天行健、自強不息”


  “總書記好,我是一名海歸創業者。”


  “你從哪回來?”


  “從美國,亞特蘭大附近。”

  ……


  青年人才總能引起習近平總書記的格外關注。3月7日上午,在廣東代表團,袁玉宇代表介紹了自己歸國創業的經曆。


  “十年前回國,很多人不理解。當時國內的高端植入醫療器械領域幾乎全被進口產品壟斷,我希望學成報國,在自己的土地上實現人生理想。”袁玉宇說。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就不能真正強大起來。”習近平總書記深有感觸地表示。


  三個“第一”,足見在總書記心中,創新之重要、人才之可貴。


  新時代需要新動力。動力來自何方?唯有將改革進行到底!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意味深長。


  人們猶記得,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出京考察,第一站就前往深圳,向世人宣示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信念。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站在新時代新起點,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東的同誌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真抓實幹、奮發進取,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麵。


  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來自重慶的朱明躍代表介紹了自己創辦的互聯網企業10多年來發展人才共享平台等情況,感言:“新時代是創業創新的黃金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聽後表示,創新驅動是國策,隻有新舊動能真正實現曆史性轉換,中國才能真正強大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有如我們先人所講,要苟日新、日日新,要天行健、自強不息。”


  改革創新也是加快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必由之路。


  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就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加快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要求。他強調,要加強國防科技創新,加快建設軍民融合創新體係,大力提高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先進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力度,推動我軍建設向質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轉變。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這是新時代推進全麵深化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同代表委員交流的“高頻詞”。


  在內蒙古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結合內蒙古區情特點,為其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點題。他強調,內蒙古產業發展不能隻盯著“羊、煤、土、氣”,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


  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要樹立長遠的眼光。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對長江經濟帶發展提出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


  此次,在重慶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道出了他的深思熟慮:如果長江經濟帶搞大開發,下麵的積極性會很高、投資驅動會非常強烈,一哄而上,最後損害的是生態環境。“我強調長江經濟帶不搞大開發、要共抓大保護,來刹住無序開發的情況,實現可持續的開發。”


  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要有堅忍不拔的定力。


  8日上午,在山東代表團,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旭光代表回憶起2008年習近平到他們企業考察調研的情景,並介紹了10年來企業專注發展發動機主業的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肯定他們的發展思路,強調中央精神和國家戰略的指向,就是要避免脫實向虛,要努力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凡是成功的企業,要攀登到事業頂峰,都要靠心無旁騖攻主業。交叉混業也是為了相得益彰發展主業,而不能是投機趨利。


  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山東省負責同誌在發言中表示,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以“新舊動能轉換必須有我”的作為,在高質量發展上邁出堅實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曆史沉澱之後真正的評價。”


  為永續發展謀,為子孫後代計。發展動力、發展方式轉變的背後,是思想觀念的重塑,也是一種胸懷遠大的擔當。


  新時代新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黨中央是頂梁柱”


  有兩位基層代表的發言,吸引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注意。一位是“王支書”,一位是“老馬同誌”。


  8日上午,山東代表團。擔任過30多年村黨支部書記的王銀香代表,同黨中央總書記分享了基層建設的心得。


  “黨員得帶頭奉獻,支部書記要衝在前麵。村級組織建設得好,村幹部帶領得好,大家才能齊心協力謀發展。”


  王銀香剛當村黨支部書記的時候,菏澤曹縣五裏墩村還是一窮二白。這些年,為了帶動群眾脫貧奔小康,她捐出積蓄,帶領村民流轉土地、發展畜牧業、蔬菜花卉產業。如今,村裏戶均收入已經超過20萬元。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聽了王銀香代表的發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通過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農村工作隊等形式築牢基層黨組織”“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


  10日上午,重慶代表團。來自江北區觀音橋街道辦事處的馬善祥代表,結合本職工作講述了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層落地落實的做法和體會。


  “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像老馬同誌這樣的基層幹部,發揮共產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黨是貫穿其中的總的骨架,黨中央是頂梁柱。同時,基礎非常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上麵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從“王支書”到“老馬同誌”,正是千千萬萬基層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的鮮活注腳。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的領導是主心骨,黨中央是坐鎮軍中之“帥”。


  打鐵必須自身硬。


  ——黨的執政能力提升,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必須全麵從嚴治黨,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在廣東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保持管黨治黨的清醒冷靜:“從各級領導幹部做起,從一件件小事抓起,堅決防止不良風氣反彈回潮,不斷鞏固和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


  在內蒙古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認真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加強扶貧資金管理,對挪用、貪汙扶貧款項的行為嚴懲不貸。


  在重慶代表團,針對重塑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政德課”。


  “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早在2005年6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就在一篇題為《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的文章裏表露心聲:“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政德,真正幹出有利於黨和人民事業的政績。”


  初心不忘,矢誌不渝。


  從“三嚴三實”到“立政德”,在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振聾發聵的話語,為全黨全社會立起了為政做人的標高。


  ——黨的執政能力提升,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必須全麵依法治國,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深入踐行法治精神。


  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監察法草案,首次舉行國家領導人憲法宣誓……今年的全國人代會,全麵依法治國的主題更加鮮明。


  在參加代表團審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國現行憲法作部分修改,是黨中央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推進全麵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在廣東代表團,針對廣東社會結構複雜多元、社會治理難度大的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創新社會治理體製,“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


  在重慶代表團,張軒代表建議中央更加重視各級領導幹部法治素養的提升。

  “這個建議是好的。”習近平總書記當即回應說,各級黨政幹部不管在哪個崗位,都必須具備基本的知識體係,法律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麵。他進而強調:“要堅持法治、反對人治,對憲法法律始終保持敬畏之心,帶頭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


  ——黨的執政能力提升,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必須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4日下午,在出席政協聯組討論時,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政黨製度”的概念。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製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製度。”


  習近平總書記以立三“新”、除三“弊”,深刻指明,“新型政黨製度”不僅符合當代中國實際,而且符合中華民族一貫倡導的天下為公、兼容並蓄、求同存異等優秀傳統文化,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


  新時代新氣象——“人民群眾什麼方麵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麵下功夫”


  走過極不平凡的五年,今日之中國,正經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曆史飛躍。


  在參加政協聯組討論時,習近平總書記對過往五年這樣評價:“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和人民獲得感顯著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曆史性成就,我們黨、國家、人民、軍隊的麵貌發生了曆史性變化。”


  置身偉大時代,親曆偉大變革。


  連日來,代表委員們紛紛結合切身體會,同習近平總書記暢談自己的新時代心聲,表達對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


  大家結合工作生活實際,談成績、講體會,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黨的麵貌、國家的麵貌、人民的麵貌、軍隊的麵貌之所以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最根本的是得益於習近平總書記的領航掌舵,得益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


  代表們不約而同地表達了自己的認識體會: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更加堅定自覺地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維護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2012年5月,作為國家“禁止詞語”特聘專家班的成員,袁玉宇代表聆聽了時任中央黨校校長習近平的一堂黨課,主題為“實事求是”。在7日廣東代表團審議發言時,袁玉宇對習近平總書記談及這難忘的人生一課。


  “那時我還不是黨員。第一次上黨課就聽了您的課,當時非常激動,深切感受到了總書記的民族情懷和勵精圖治的決心。這讓我對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加堅定了我對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信心。”袁玉宇動情地說,當時我就決心要一心一意跟黨走,回來以後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13年我光榮地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公司還建立了黨支部,去年我帶公司員工前往井岡山,進一步堅定我們創業奮鬥的決心。


  發自內心的讚許,來自百姓切切實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新修了13公裏的水泥路,全村2700口人全部吃上了自來水,還建
了文化廣場、衛生室、超市、秧歌隊、舞龍舞獅隊,特別是您倡導推進廁所革命,我們也立即行動,給上廁所不便的村民們修起3個公共廁所……”

 

  內蒙古赤峰市鬆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趙會傑代表,自豪地向總書記

介紹村裏近年來的變化。


  “以前不敢想的事都變成了現實,老百姓感激黨、感激政府、感激這個新時代。”趙會傑動情地說。


  人民的領袖得到人民的擁護,習近平總書記也把一片赤誠奉獻給人民。


  這是念茲在茲、根植心底的深深牽掛——


  人民,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思考、決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來自山東臨沂的張淑琴代表帶來了沂蒙“老支前”王克昌對總書記的問候。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到山東考察,曾專程到老人的家中看望慰問。


  “王克昌老人特別想念您,經常念叨您,托我給您帶個好!”張淑琴說。


  “也請你向王克昌老人轉達我對他的誠摯問候,祝他健康長壽!”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


  情寓其中,溢於言表。這樣的場景,在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審議討論的現場多次出現。


  “我們現在推動城鎮化建設,千方百計讓進城務工人員能夠在城市穩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進城的隨著進城,解決留守問題。同時,也要讓留在農村的老年人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找到歸宿。”


  “家庭人倫等值得珍惜的東西,在城鎮化過程中,在農民進城的大遷徙中受到了衝擊。這個衝擊不可避免,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泯滅良知人性。”


  “家政業像‘陽光大姐’這個名字一樣是朝陽產業,既滿足了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需求,也滿足了城市家庭育兒養老的現實需求,要把這個互利共贏的工作做實做好,辦成愛心工程。”


  “人民群眾什麼方麵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麵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


  這是上下一心、凝聚眾智的強大力量——


  從3月4日到12日,9天時間裏,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到6個團組參加審議討論,聽取了48位代表委員的發言,同大家深入互動交流。


  認真聽取發言,不時插話詢問,邊聽邊記。對於代表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習近平總書記總是當場要求有關部門認真研究。


  同村支書、外來工、勞模、教師麵對麵,傾聽最基層情況;同民營企業家、科技領軍人才、海歸創業者、民主黨派人士坦誠相見,了解最前沿信息。


  總能看見這樣的場景:


  審議結束了,習近平總書記走到代表中間,同大家握手道別。每位代表都想同總書記再說上幾句話,總書記耐心地聽他們講,也再向代表了解一些基層的情況。


  兼聽廣納、彙聚眾智,盡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特質、品質。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


  思想的光輝照耀著嶄新的時代。

 

文章編輯:wxj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奮進在新時代的浩蕩春風裏——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2018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2018-3-17 9:27:4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奮進在新時代的浩蕩春風裏——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2018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新華社記者霍小光、張旭東、朱基釵


  2018年春天的盛會,為新時代寫下濃墨重彩的華章。


  黨的主張、人民的心聲、國家的意誌交彙在曆史的新起點上,凝聚起無往而不勝的磅礴力量。


  連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分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廣東、山東、重慶、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審議,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同代表委員們真情互動、坦誠交流、共商國是,再一次發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號令。


  新時代新使命——“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3月5日下午,內蒙古代表團早早來到了人民大會堂,代表們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當習近平總書記步入會場,全場響起熱烈掌聲。蒙古族代表娜仁圖雅向總書記獻上藍色的哈達,並同達斡爾族代表索曙輝、漢族代表王欣會一起向總書記問好。


  “祝您吉祥如意!”樸實的話語,道出草原兒女對總書記的真摯祝福。


  “元宵節剛過,還沒出正月,年味兒還是比較濃的。祝各位代表及內蒙古各族幹部群眾新春愉快,祝2500多萬草原兒女在瑞犬之年生活幸福、事業興旺。”習近平總書記的開場白暖人心房。


  細微處見真情。一個多月前,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全票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在選舉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時,黨中央提出,中央領導同誌應選擇老少邊窮地區參加選舉。我選擇在內蒙古自治區參加選舉,表達了黨中央對民族邊疆地區的重視,體現黨中央加快推進欠發達地區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習近平總書記向代表們袒露心聲。


  開啟新時代,踏上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擘畫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藍圖。


  2018年到2020年,曆史的交彙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倒計時!


  過去5年,6800多萬人口擺脫貧困,中國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到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在今後三年中實現3000多萬人脫貧,這些貧困人口大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任務十分艱巨,到了最吃勁、最緊要的關頭。”習近平總書記說。


  3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政協聯組會時就提及這一“底線任務”。


  如期脫貧,一諾千鈞。


  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脫貧是習近平總書記最為牽掛、花費精力最多的一項工作。


  從2013年至今,每年全國兩會,總書記都利用參加團組審議討論的時機,同代表委員們共商脫貧攻堅大計。


  “要把脫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在內蒙古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為脫貧攻堅工作把脈開方。


  代表們認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推進精準脫貧,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麵小康指明了方向,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打開了視野。


  廣東,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很多人看來,這裏與脫貧攻堅似乎並無交集。


  3月7日上午,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同廣東省負責同誌有這樣一段對話:


  “去年脫貧了多少?”


  “脫貧了70萬人。現在還有3年時間,剩餘60多萬。我們按照總書記的要求,不層層加碼,實打實地脫貧。”


  “現有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哪裏?”


  “粵北粵西粵東。”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是現實中國。


  黨的十九大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大論斷,展現出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我國國情的準確把握,對人民福祉的責任擔當,對未來發展的深邃思考。


  如何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這是新時代的新使命,更是習近平總書記運籌“兩個一百年”大棋局的關鍵一步。


  從精準脫貧到鄉村振興,從人才培養到人的城鎮化,從打好三大攻堅戰到貫徹新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同代表委員們的深入交流中,不斷調研思考著新時代新課題的破解之道。


  “我特別喜歡您新年賀詞裏的一句話,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這句話說到了我心坎上。”在廣東代表團,曾經的“外來妹”米雪梅代表同習近平總書記的交流令人印象深刻。


  21年前,米雪梅離開家鄉到廣東打工,從女保安做起,一路奮鬥到今天的企業客服部總監崗位。如今在中山市買了房、安了家,還把孩子接到身邊讀書。


  “你的經曆就像你的名字,‘梅花香自苦寒來’。”習近平總書記讚許地說。


  過去幾十年的城市發展大潮中,許多農村勞動力湧向城市。留在農村的多是“38(婦女)、61(兒童)、99(老年人)部隊”,留守兒童問題日益突出,鄉村空心化開始顯現。


  米雪梅代表的發言觸發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城鎮化問題的思考。他強調:“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麵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在內蒙古代表團、在廣東代表團、在山東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都對如何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進行了係統闡釋:


  推動鄉村產業振興——“要使得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願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


  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表達自己的期盼與夢想。


  更高的標準,更艱巨的任務。


  共和國的領路人,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己任;


  跟隨這樣的領路人,人民也必將在奮鬥中實現自己的夢想。


  新時代新動力——“要苟日新、日日新,要天行健、自強不息”


  “總書記好,我是一名海歸創業者。”


  “你從哪回來?”


  “從美國,亞特蘭大附近。”

  ……


  青年人才總能引起習近平總書記的格外關注。3月7日上午,在廣東代表團,袁玉宇代表介紹了自己歸國創業的經曆。


  “十年前回國,很多人不理解。當時國內的高端植入醫療器械領域幾乎全被進口產品壟斷,我希望學成報國,在自己的土地上實現人生理想。”袁玉宇說。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就不能真正強大起來。”習近平總書記深有感觸地表示。


  三個“第一”,足見在總書記心中,創新之重要、人才之可貴。


  新時代需要新動力。動力來自何方?唯有將改革進行到底!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意味深長。


  人們猶記得,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出京考察,第一站就前往深圳,向世人宣示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信念。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站在新時代新起點,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東的同誌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真抓實幹、奮發進取,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麵。


  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來自重慶的朱明躍代表介紹了自己創辦的互聯網企業10多年來發展人才共享平台等情況,感言:“新時代是創業創新的黃金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聽後表示,創新驅動是國策,隻有新舊動能真正實現曆史性轉換,中國才能真正強大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有如我們先人所講,要苟日新、日日新,要天行健、自強不息。”


  改革創新也是加快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必由之路。


  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就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加快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要求。他強調,要加強國防科技創新,加快建設軍民融合創新體係,大力提高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先進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力度,推動我軍建設向質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轉變。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這是新時代推進全麵深化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同代表委員交流的“高頻詞”。


  在內蒙古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結合內蒙古區情特點,為其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點題。他強調,內蒙古產業發展不能隻盯著“羊、煤、土、氣”,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


  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要樹立長遠的眼光。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對長江經濟帶發展提出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


  此次,在重慶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道出了他的深思熟慮:如果長江經濟帶搞大開發,下麵的積極性會很高、投資驅動會非常強烈,一哄而上,最後損害的是生態環境。“我強調長江經濟帶不搞大開發、要共抓大保護,來刹住無序開發的情況,實現可持續的開發。”


  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要有堅忍不拔的定力。


  8日上午,在山東代表團,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旭光代表回憶起2008年習近平到他們企業考察調研的情景,並介紹了10年來企業專注發展發動機主業的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肯定他們的發展思路,強調中央精神和國家戰略的指向,就是要避免脫實向虛,要努力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凡是成功的企業,要攀登到事業頂峰,都要靠心無旁騖攻主業。交叉混業也是為了相得益彰發展主業,而不能是投機趨利。


  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山東省負責同誌在發言中表示,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以“新舊動能轉換必須有我”的作為,在高質量發展上邁出堅實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曆史沉澱之後真正的評價。”


  為永續發展謀,為子孫後代計。發展動力、發展方式轉變的背後,是思想觀念的重塑,也是一種胸懷遠大的擔當。


  新時代新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黨中央是頂梁柱”


  有兩位基層代表的發言,吸引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注意。一位是“王支書”,一位是“老馬同誌”。


  8日上午,山東代表團。擔任過30多年村黨支部書記的王銀香代表,同黨中央總書記分享了基層建設的心得。


  “黨員得帶頭奉獻,支部書記要衝在前麵。村級組織建設得好,村幹部帶領得好,大家才能齊心協力謀發展。”


  王銀香剛當村黨支部書記的時候,菏澤曹縣五裏墩村還是一窮二白。這些年,為了帶動群眾脫貧奔小康,她捐出積蓄,帶領村民流轉土地、發展畜牧業、蔬菜花卉產業。如今,村裏戶均收入已經超過20萬元。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聽了王銀香代表的發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通過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農村工作隊等形式築牢基層黨組織”“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


  10日上午,重慶代表團。來自江北區觀音橋街道辦事處的馬善祥代表,結合本職工作講述了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層落地落實的做法和體會。


  “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像老馬同誌這樣的基層幹部,發揮共產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黨是貫穿其中的總的骨架,黨中央是頂梁柱。同時,基礎非常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上麵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從“王支書”到“老馬同誌”,正是千千萬萬基層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的鮮活注腳。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的領導是主心骨,黨中央是坐鎮軍中之“帥”。


  打鐵必須自身硬。


  ——黨的執政能力提升,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必須全麵從嚴治黨,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在廣東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保持管黨治黨的清醒冷靜:“從各級領導幹部做起,從一件件小事抓起,堅決防止不良風氣反彈回潮,不斷鞏固和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


  在內蒙古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認真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加強扶貧資金管理,對挪用、貪汙扶貧款項的行為嚴懲不貸。


  在重慶代表團,針對重塑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政德課”。


  “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早在2005年6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就在一篇題為《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的文章裏表露心聲:“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政德,真正幹出有利於黨和人民事業的政績。”


  初心不忘,矢誌不渝。


  從“三嚴三實”到“立政德”,在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振聾發聵的話語,為全黨全社會立起了為政做人的標高。


  ——黨的執政能力提升,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必須全麵依法治國,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深入踐行法治精神。


  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監察法草案,首次舉行國家領導人憲法宣誓……今年的全國人代會,全麵依法治國的主題更加鮮明。


  在參加代表團審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國現行憲法作部分修改,是黨中央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推進全麵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在廣東代表團,針對廣東社會結構複雜多元、社會治理難度大的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創新社會治理體製,“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


  在重慶代表團,張軒代表建議中央更加重視各級領導幹部法治素養的提升。

  “這個建議是好的。”習近平總書記當即回應說,各級黨政幹部不管在哪個崗位,都必須具備基本的知識體係,法律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麵。他進而強調:“要堅持法治、反對人治,對憲法法律始終保持敬畏之心,帶頭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


  ——黨的執政能力提升,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必須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4日下午,在出席政協聯組討論時,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政黨製度”的概念。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製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製度。”


  習近平總書記以立三“新”、除三“弊”,深刻指明,“新型政黨製度”不僅符合當代中國實際,而且符合中華民族一貫倡導的天下為公、兼容並蓄、求同存異等優秀傳統文化,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


  新時代新氣象——“人民群眾什麼方麵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麵下功夫”


  走過極不平凡的五年,今日之中國,正經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曆史飛躍。


  在參加政協聯組討論時,習近平總書記對過往五年這樣評價:“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和人民獲得感顯著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曆史性成就,我們黨、國家、人民、軍隊的麵貌發生了曆史性變化。”


  置身偉大時代,親曆偉大變革。


  連日來,代表委員們紛紛結合切身體會,同習近平總書記暢談自己的新時代心聲,表達對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


  大家結合工作生活實際,談成績、講體會,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黨的麵貌、國家的麵貌、人民的麵貌、軍隊的麵貌之所以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最根本的是得益於習近平總書記的領航掌舵,得益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


  代表們不約而同地表達了自己的認識體會: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更加堅定自覺地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維護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2012年5月,作為國家“禁止詞語”特聘專家班的成員,袁玉宇代表聆聽了時任中央黨校校長習近平的一堂黨課,主題為“實事求是”。在7日廣東代表團審議發言時,袁玉宇對習近平總書記談及這難忘的人生一課。


  “那時我還不是黨員。第一次上黨課就聽了您的課,當時非常激動,深切感受到了總書記的民族情懷和勵精圖治的決心。這讓我對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加堅定了我對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信心。”袁玉宇動情地說,當時我就決心要一心一意跟黨走,回來以後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13年我光榮地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公司還建立了黨支部,去年我帶公司員工前往井岡山,進一步堅定我們創業奮鬥的決心。


  發自內心的讚許,來自百姓切切實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新修了13公裏的水泥路,全村2700口人全部吃上了自來水,還建
了文化廣場、衛生室、超市、秧歌隊、舞龍舞獅隊,特別是您倡導推進廁所革命,我們也立即行動,給上廁所不便的村民們修起3個公共廁所……”

 

  內蒙古赤峰市鬆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趙會傑代表,自豪地向總書記

介紹村裏近年來的變化。


  “以前不敢想的事都變成了現實,老百姓感激黨、感激政府、感激這個新時代。”趙會傑動情地說。


  人民的領袖得到人民的擁護,習近平總書記也把一片赤誠奉獻給人民。


  這是念茲在茲、根植心底的深深牽掛——


  人民,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思考、決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來自山東臨沂的張淑琴代表帶來了沂蒙“老支前”王克昌對總書記的問候。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到山東考察,曾專程到老人的家中看望慰問。


  “王克昌老人特別想念您,經常念叨您,托我給您帶個好!”張淑琴說。


  “也請你向王克昌老人轉達我對他的誠摯問候,祝他健康長壽!”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


  情寓其中,溢於言表。這樣的場景,在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審議討論的現場多次出現。


  “我們現在推動城鎮化建設,千方百計讓進城務工人員能夠在城市穩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進城的隨著進城,解決留守問題。同時,也要讓留在農村的老年人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找到歸宿。”


  “家庭人倫等值得珍惜的東西,在城鎮化過程中,在農民進城的大遷徙中受到了衝擊。這個衝擊不可避免,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泯滅良知人性。”


  “家政業像‘陽光大姐’這個名字一樣是朝陽產業,既滿足了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需求,也滿足了城市家庭育兒養老的現實需求,要把這個互利共贏的工作做實做好,辦成愛心工程。”


  “人民群眾什麼方麵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麵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


  這是上下一心、凝聚眾智的強大力量——


  從3月4日到12日,9天時間裏,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到6個團組參加審議討論,聽取了48位代表委員的發言,同大家深入互動交流。


  認真聽取發言,不時插話詢問,邊聽邊記。對於代表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習近平總書記總是當場要求有關部門認真研究。


  同村支書、外來工、勞模、教師麵對麵,傾聽最基層情況;同民營企業家、科技領軍人才、海歸創業者、民主黨派人士坦誠相見,了解最前沿信息。


  總能看見這樣的場景:


  審議結束了,習近平總書記走到代表中間,同大家握手道別。每位代表都想同總書記再說上幾句話,總書記耐心地聽他們講,也再向代表了解一些基層的情況。


  兼聽廣納、彙聚眾智,盡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特質、品質。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


  思想的光輝照耀著嶄新的時代。

 

文章編輯:wxj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