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這個“永恒課題”,習近平強調必須常抓不懈
更新時間:2019-7-19 9:02:12    來源:新華社

  【編前語】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增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文章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永恒課題,來不得半點鬆懈。”並對抓好、落實黨的政治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導性。新華社《學習進行時》以摘要形式梳理其中要點,和您一起學習。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

  習近平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

  他從四方麵論述了為何要注重政治建設。

  ◆任何政黨都有政治屬性,都有自己的政治使命、政治目標、政治追求。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純潔政治品質、嚴明政治紀律。如果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上的先進性喪失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無從談起。這就是我們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的道理所在。

  ◆我們黨曆來注重從政治上建設黨。從古田會議上毛澤東同誌提出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到1945年黨的七大提出“首先著重在思想上、政治上進行建設,同時也在組織上進行建設”;從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誌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到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誌強調“到什麼時候都得講政治”,都表明注重從政治上建設黨是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麵從嚴治黨實踐中,我們深刻認識到,黨內存在的很多問題都同政治問題相關聯,都是因為黨的政治建設沒有抓緊、沒有抓實。“治其本,朝令而夕從;救其末,百世不改也。”不從政治上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就會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局麵,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黨的政治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不抓黨的政治建設或背離黨的政治建設指引的方向,黨的其他建設就難以取得預期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政治建設取得了很多成績,但黨內存在的政治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些同誌忽視政治、淡化政治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有的“四個意識”不強,有的將黨的領導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有的對錯誤言行缺乏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和鬥爭精神,有的依然我行我素、無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有的仍然奉行潛規則、把商品交換原則運用到黨內,等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任重道遠,必須常抓不懈。

  對抓好黨的政治建設提出七方麵要求

  習近平強調,要全麵抓好落實黨的政治建設。他提出了七方麵要求,並作出具體部署。

  ◆第一,把準政治方向。

  要發揮政治指南針作用,引導全黨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廓清思想迷霧,澄清模糊認識,排除各種幹擾,把全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來。

  要推動全黨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貫徹到謀劃重大戰略、製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務、推進重大工作的實踐中去,經常對表對標,及時校準偏差,堅決糾正偏離和違背黨的政治方向的行為,確保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發展。

  要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守正確政治方向的堅強戰鬥堡壘,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堅定不移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第二,堅持黨的政治領導。

  要建立健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麵領導的組織體係、製度體係、工作機製,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領域各方麵各環節。

  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最重要的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要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

  要引導全黨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中央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權威。

  高級幹部特別是中央政治局的同誌要身體力行,在履職盡責過程中自覺在大局下行動,為全黨做好表率。

  ◆第三,夯實政治根基。

  要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把贏得民心民意、彙集民智民力作為重要著力點。

  要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堅決反對“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

  要教育和激勵廣大黨員、幹部銳意進取、奮發有為,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上,用在破難題、克難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

  ◆第四,涵養政治生態。

  選人用人是風向標,直接影響著政治生態走向。要把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作為重要著力點,突出政治標準。要貫徹落實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讓黨員、幹部在黨內政治生活中經常接受政治體檢,打掃政治灰塵,淨化政治靈魂,增強政治免疫力。

  黨內政治文化“日用而不覺”,潛移默化影響著黨內政治生態。要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讓黨所倡導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優良傳統深入黨員、幹部思想和心靈。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和踐行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以良好政治文化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第五,防範政治風險。

  要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幹部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對容易誘發政治問題特別是重大突發事件的敏感因素、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及時消除各種政治隱患。

  要高度重視並及時阻斷不同領域風險的轉化通道,避免各領域風險產生交叉感染,防止非公共性風險擴大為公共性風險、非政治性風險蔓延為政治風險。

  要增強鬥爭精神,敢於亮劍、敢於鬥爭,堅決防止和克服嗅不出敵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症。

  ◆第六,永葆政治本色。

  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製、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堅決防範各種利益集團“圍獵”和綁架領導幹部。

  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做廉潔自律、廉潔用權、廉潔齊家的模範。

  要織密監督的“天網”,紮緊製度的籬笆,發揮巡視利劍作用,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清正幹部、清廉政府、清明政治就在身邊、就在眼前。

  ◆第七,提高政治能力。

  要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麵、防範政治風險的能力。

  要善於從政治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煉就一雙政治慧眼,不畏浮雲遮望眼,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

文章編輯:劉佳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這個“永恒課題”,習近平強調必須常抓不懈
2019-7-19 9:02:12    來源:新華社

  【編前語】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增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文章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永恒課題,來不得半點鬆懈。”並對抓好、落實黨的政治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導性。新華社《學習進行時》以摘要形式梳理其中要點,和您一起學習。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

  習近平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

  他從四方麵論述了為何要注重政治建設。

  ◆任何政黨都有政治屬性,都有自己的政治使命、政治目標、政治追求。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純潔政治品質、嚴明政治紀律。如果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上的先進性喪失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無從談起。這就是我們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的道理所在。

  ◆我們黨曆來注重從政治上建設黨。從古田會議上毛澤東同誌提出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到1945年黨的七大提出“首先著重在思想上、政治上進行建設,同時也在組織上進行建設”;從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誌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到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誌強調“到什麼時候都得講政治”,都表明注重從政治上建設黨是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麵從嚴治黨實踐中,我們深刻認識到,黨內存在的很多問題都同政治問題相關聯,都是因為黨的政治建設沒有抓緊、沒有抓實。“治其本,朝令而夕從;救其末,百世不改也。”不從政治上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就會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局麵,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黨的政治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不抓黨的政治建設或背離黨的政治建設指引的方向,黨的其他建設就難以取得預期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政治建設取得了很多成績,但黨內存在的政治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些同誌忽視政治、淡化政治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有的“四個意識”不強,有的將黨的領導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有的對錯誤言行缺乏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和鬥爭精神,有的依然我行我素、無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有的仍然奉行潛規則、把商品交換原則運用到黨內,等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任重道遠,必須常抓不懈。

  對抓好黨的政治建設提出七方麵要求

  習近平強調,要全麵抓好落實黨的政治建設。他提出了七方麵要求,並作出具體部署。

  ◆第一,把準政治方向。

  要發揮政治指南針作用,引導全黨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廓清思想迷霧,澄清模糊認識,排除各種幹擾,把全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來。

  要推動全黨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貫徹到謀劃重大戰略、製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務、推進重大工作的實踐中去,經常對表對標,及時校準偏差,堅決糾正偏離和違背黨的政治方向的行為,確保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發展。

  要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守正確政治方向的堅強戰鬥堡壘,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堅定不移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第二,堅持黨的政治領導。

  要建立健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麵領導的組織體係、製度體係、工作機製,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領域各方麵各環節。

  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最重要的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要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

  要引導全黨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中央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權威。

  高級幹部特別是中央政治局的同誌要身體力行,在履職盡責過程中自覺在大局下行動,為全黨做好表率。

  ◆第三,夯實政治根基。

  要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把贏得民心民意、彙集民智民力作為重要著力點。

  要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堅決反對“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

  要教育和激勵廣大黨員、幹部銳意進取、奮發有為,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上,用在破難題、克難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

  ◆第四,涵養政治生態。

  選人用人是風向標,直接影響著政治生態走向。要把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作為重要著力點,突出政治標準。要貫徹落實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讓黨員、幹部在黨內政治生活中經常接受政治體檢,打掃政治灰塵,淨化政治靈魂,增強政治免疫力。

  黨內政治文化“日用而不覺”,潛移默化影響著黨內政治生態。要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讓黨所倡導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優良傳統深入黨員、幹部思想和心靈。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和踐行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以良好政治文化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第五,防範政治風險。

  要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幹部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對容易誘發政治問題特別是重大突發事件的敏感因素、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及時消除各種政治隱患。

  要高度重視並及時阻斷不同領域風險的轉化通道,避免各領域風險產生交叉感染,防止非公共性風險擴大為公共性風險、非政治性風險蔓延為政治風險。

  要增強鬥爭精神,敢於亮劍、敢於鬥爭,堅決防止和克服嗅不出敵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症。

  ◆第六,永葆政治本色。

  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製、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堅決防範各種利益集團“圍獵”和綁架領導幹部。

  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做廉潔自律、廉潔用權、廉潔齊家的模範。

  要織密監督的“天網”,紮緊製度的籬笆,發揮巡視利劍作用,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清正幹部、清廉政府、清明政治就在身邊、就在眼前。

  ◆第七,提高政治能力。

  要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麵、防範政治風險的能力。

  要善於從政治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煉就一雙政治慧眼,不畏浮雲遮望眼,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

文章編輯:劉佳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