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習近平為何頻頻“打卡”博物館
更新時間:2019-7-20 18:57:06    來源:新華網

  學習進行時】7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並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圍繞總書記考察期間的重要活動推出係列解讀,今天推出《習近平為何頻頻“打卡”博物館》。

  7月15日,習近平來到赤峰博物館,了解紅山文化等史前文化發掘保護情況和契丹遼文化、蒙元文化等曆史沿革。在博物館二層,習近平觀看了古典民族史詩《格薩(斯)爾》說唱展示,並同《格薩(斯)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親切交談。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各地考察調研時,習近平多次“打卡”博物館,對博物館建設提出要求。

  2017年4月,習近平到廣西壯族自治區考察調研。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習近平參觀了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覽。習近平指出,博物館建設不要“千館一麵”,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內容要突出特色。

  2016年4月,習近平在安徽考察時,到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參觀。金寨,地處大別山腹地,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博物館內,習近平不時駐足凝視,並詢問有關細節。“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習近平深情地說。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訴說著曾經的英勇壯烈。

  2015年2月,習近平在西安市博物院參觀時強調,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習近平指出,謹記曆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

  2014年2月,習近平來到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曆史文化展覽。習近平一邊認真觀看、聽取介紹,一邊同專家交流討論。他強調,要在展覽的同時高度重視修史修誌,讓文物說話、把曆史智慧告訴人們。

  ……

  博物館,方寸間一覽千年。正如習近平向國際博物館高級別論壇致賀信中所說,“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

  中國各類博物館不僅是中國曆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也是當代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讓文物說話、把曆史智慧告訴人們,可以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中國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這是習近平頻頻“打卡”博物館的深意所在。

新華網記者 張敏彥

 

文章編輯:wxj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習近平為何頻頻“打卡”博物館
2019-7-20 18:57:06    來源:新華網

  學習進行時】7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並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圍繞總書記考察期間的重要活動推出係列解讀,今天推出《習近平為何頻頻“打卡”博物館》。

  7月15日,習近平來到赤峰博物館,了解紅山文化等史前文化發掘保護情況和契丹遼文化、蒙元文化等曆史沿革。在博物館二層,習近平觀看了古典民族史詩《格薩(斯)爾》說唱展示,並同《格薩(斯)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親切交談。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各地考察調研時,習近平多次“打卡”博物館,對博物館建設提出要求。

  2017年4月,習近平到廣西壯族自治區考察調研。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習近平參觀了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覽。習近平指出,博物館建設不要“千館一麵”,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內容要突出特色。

  2016年4月,習近平在安徽考察時,到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參觀。金寨,地處大別山腹地,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博物館內,習近平不時駐足凝視,並詢問有關細節。“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習近平深情地說。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訴說著曾經的英勇壯烈。

  2015年2月,習近平在西安市博物院參觀時強調,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習近平指出,謹記曆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

  2014年2月,習近平來到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曆史文化展覽。習近平一邊認真觀看、聽取介紹,一邊同專家交流討論。他強調,要在展覽的同時高度重視修史修誌,讓文物說話、把曆史智慧告訴人們。

  ……

  博物館,方寸間一覽千年。正如習近平向國際博物館高級別論壇致賀信中所說,“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

  中國各類博物館不僅是中國曆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也是當代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讓文物說話、把曆史智慧告訴人們,可以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中國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這是習近平頻頻“打卡”博物館的深意所在。

新華網記者 張敏彥

 

文章編輯:wxj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