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跟隨衛星,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更新時間:2022-10-29 13:44:38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在陝西北部的黃土高原腹地

有一座紅色的城市

延安

寶塔山巍然屹立

延河水涓涓流淌

這裏是中國革命的聖地

見證了中國共產黨走向強大

見證了中國革命走向輝煌

一切向前走

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

穿過曆史的塵煙

讓我們跟隨衛星

從數十萬米高空

一起走進延安

上世紀30年代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抵達延安

這裏成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

和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總後方

1945年4月23日

代表全國121萬名黨員的

547名正式代表

和208名候補代表

齊聚楊家嶺中央大禮堂

隆重召開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棗園期間

繼續領導了全黨的整風運動

和解放區軍民的大生產運動

《為人民服務》講話也發表於此

古樸的窯洞和小油燈

見證著中國革命走向高潮

魯迅藝術文學院的誕生

為抗日救亡提供了豐富的精神彈藥

用文藝吹響民族解放的號角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

成為民族基因裏的紅色印記

2000年和 2020年延安市遙感植被覆蓋度監測圖對比(延安氣象局製)

這片令人心潮澎湃的革命聖地

如今是黃土高原上的生態之城

在墚墚峁峁上打了一場

生態與發展雙贏的漂亮仗

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將“爛泥灣”變成了陝北“好江南”

如今南泥灣更不一般

稻田花海飄香

國家濕地公園成候鳥天堂

綠色鄉村與紅色旅遊相映生輝

展現出生機勃勃的嶄新氣象

時間見證曆史

書寫曆史

這片革命聖地

是落腳點,也是出發點

過去成就了夢想

現在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策劃:錢彤 周紅軍

監製:劉娟

監審:李曉雲

執行策劃:王鑫蓉 馬宇聰

視覺設計:李權

衛星技術支持:

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

衛星影像來源:
吉林一號 北京三號

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

新華網思客

聯合出品

責任編輯:田川
文章編輯:陳東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跟隨衛星,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2022-10-29 13:44:38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在陝西北部的黃土高原腹地

有一座紅色的城市

延安

寶塔山巍然屹立

延河水涓涓流淌

這裏是中國革命的聖地

見證了中國共產黨走向強大

見證了中國革命走向輝煌

一切向前走

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

穿過曆史的塵煙

讓我們跟隨衛星

從數十萬米高空

一起走進延安

上世紀30年代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抵達延安

這裏成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

和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總後方

1945年4月23日

代表全國121萬名黨員的

547名正式代表

和208名候補代表

齊聚楊家嶺中央大禮堂

隆重召開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棗園期間

繼續領導了全黨的整風運動

和解放區軍民的大生產運動

《為人民服務》講話也發表於此

古樸的窯洞和小油燈

見證著中國革命走向高潮

魯迅藝術文學院的誕生

為抗日救亡提供了豐富的精神彈藥

用文藝吹響民族解放的號角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

成為民族基因裏的紅色印記

2000年和 2020年延安市遙感植被覆蓋度監測圖對比(延安氣象局製)

這片令人心潮澎湃的革命聖地

如今是黃土高原上的生態之城

在墚墚峁峁上打了一場

生態與發展雙贏的漂亮仗

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將“爛泥灣”變成了陝北“好江南”

如今南泥灣更不一般

稻田花海飄香

國家濕地公園成候鳥天堂

綠色鄉村與紅色旅遊相映生輝

展現出生機勃勃的嶄新氣象

時間見證曆史

書寫曆史

這片革命聖地

是落腳點,也是出發點

過去成就了夢想

現在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策劃:錢彤 周紅軍

監製:劉娟

監審:李曉雲

執行策劃:王鑫蓉 馬宇聰

視覺設計:李權

衛星技術支持:

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

衛星影像來源:
吉林一號 北京三號

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

新華網思客

聯合出品

責任編輯:田川

文章編輯:陳東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