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新華述評|突出一個關鍵:統籌協調——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經濟工作述評之三
更新時間:2022-12-27 17:02:16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 題:突出一個關鍵:統籌協調——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經濟工作述評之三

新華社記者謝希瑤、王優玲、潘潔

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的重要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提出“六個更好統籌”,強調“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堅持係統觀念,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方法論。明年經濟發展仍麵臨很多困難挑戰,抓好“統籌協調”這個關鍵,將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創造良好發展條件、彙聚更大發展合力。

堅定信心 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近期訂單已經把明年的產能排滿。”福建泉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外貿部總監陳靜宜說,公司最近趕赴歐洲、東南亞和中東,帶回了2000萬美元的新訂單。

工廠趕訂單、工地搶時間、商場堂食重新營業……眼下,隨著全國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調整,各地煙火氣兒漸漸升騰,忙碌勁兒正在回歸,持續釋放經濟恢複暖意。

在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部署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到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再到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三年來,我們在統籌中有效應對了全球五波疫情衝擊,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經濟增長速度,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成績來之不易,更應清醒堅定。

步入抗疫新的階段,要以“更好統籌”應對發展之難,要在“更好統籌”中堅定發展信心——

當前,疫情防控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經濟發展仍然麵臨較多困難挑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要在很多兩難多難下求得最優解,就必須在“更好統籌”上下功夫。

走小步、不停步,努力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間尋求最適合的平衡點。一方麵,要因時因勢不斷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好群眾的就醫用藥,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防控,著力保健康、防重症,順利渡過流行期,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另一方麵,要不遺餘力搶抓時間窗口,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為明年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奠定紮實基礎。

“保證產業體係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堅決防範和遏製重特大事故發生”……“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在明年經濟工作中分量很重。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助於進一步釋放經濟社會活力;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有助於為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好條件,實現中國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說,從一個完整過程看,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將產生類似“J曲線效應”,即短期會對經濟運行造成擾動,但對明年全年是重大利好,預計明年上半年特別是二季度社會生產生活秩序會加快恢複,經濟活力會加速釋放。“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推動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步調一致 政策協調發力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必須做好政策間的協調配合,才能形成“1+1大於2”的效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會議著重強調了財政、貨幣、產業、科技和社會五大政策的安排。

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聯動很關鍵。

中央財政近日提前下達農業、鄉村振興、養老就業等多項2023年預算資金;截至11月底,兩批共7399億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預計超過4萬億元……2022年以來,一係列宏觀政策靠前發力,財政貨幣政策打出“組合拳”,不斷鞏固經濟回穩向上基礎,積蓄明年經濟發展動能。

產業政策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要發力點。

工信部推進產融精準對接,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支持;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推出16條金融舉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多地圍繞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落子布局,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以產業為牽引增強金融主動供給,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推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各項政策導向各有側重,實施落地卻又環環相扣,沒有哪一項政策可以單兵作戰,需要以全局觀念和係統思維統籌謀劃,有的放矢,形成合力。

當前,我國各項政策效應正在顯現,但還有很大潛力。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誌表示,今年已經出台實施的擴大有效需求、促進結構優化政策,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政策效應將在明年持續顯現。明年還要根據實際需要陸續出台新政策、新措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發力,將積極促進經濟恢複發展。

綱舉目張 從戰略全局出發謀發展

第五屆進博會閉幕不久,不少跨國企業就已提前“鎖定”第六屆展位。

作為連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高水平開放平台,進博會推動更多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吸引更多全球優質要素資源聚集中國,正是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的生動縮影。

行動於當下,著眼於未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係統觀念、守正創新,要求把握好“六個更好統籌”——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岩說,這“六個更好統籌”體現了黨中央堅持從係統論出發,總體謀劃、協同發力、統籌兼顧,以係統觀念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係,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

“十個指頭彈鋼琴”,既要統籌兼顧,又要善抓主要矛盾,抓關鍵環節。

綱舉目張,從戰略全局出發,會議部署了明年經濟工作五方麵重點——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釋放鮮明信號。

發布“數據二十條”,構建數據基礎製度,賦能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出台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聚焦培育完整內需體係,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再擴圍,激發服務業內生動力,增強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近期一係列政策舉措密集出台,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

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我們要切實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從戰略全局出發,不斷提高辯證思維、係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更好統籌協調各方麵力量,推動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新華述評|突出一個關鍵:統籌協調——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經濟工作述評之三
2022-12-27 17:02:16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 題:突出一個關鍵:統籌協調——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經濟工作述評之三

新華社記者謝希瑤、王優玲、潘潔

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的重要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提出“六個更好統籌”,強調“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堅持係統觀念,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方法論。明年經濟發展仍麵臨很多困難挑戰,抓好“統籌協調”這個關鍵,將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創造良好發展條件、彙聚更大發展合力。

堅定信心 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近期訂單已經把明年的產能排滿。”福建泉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外貿部總監陳靜宜說,公司最近趕赴歐洲、東南亞和中東,帶回了2000萬美元的新訂單。

工廠趕訂單、工地搶時間、商場堂食重新營業……眼下,隨著全國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調整,各地煙火氣兒漸漸升騰,忙碌勁兒正在回歸,持續釋放經濟恢複暖意。

在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部署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到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再到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三年來,我們在統籌中有效應對了全球五波疫情衝擊,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經濟增長速度,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成績來之不易,更應清醒堅定。

步入抗疫新的階段,要以“更好統籌”應對發展之難,要在“更好統籌”中堅定發展信心——

當前,疫情防控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經濟發展仍然麵臨較多困難挑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要在很多兩難多難下求得最優解,就必須在“更好統籌”上下功夫。

走小步、不停步,努力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間尋求最適合的平衡點。一方麵,要因時因勢不斷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好群眾的就醫用藥,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防控,著力保健康、防重症,順利渡過流行期,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另一方麵,要不遺餘力搶抓時間窗口,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為明年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奠定紮實基礎。

“保證產業體係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堅決防範和遏製重特大事故發生”……“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在明年經濟工作中分量很重。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助於進一步釋放經濟社會活力;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有助於為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好條件,實現中國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說,從一個完整過程看,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將產生類似“J曲線效應”,即短期會對經濟運行造成擾動,但對明年全年是重大利好,預計明年上半年特別是二季度社會生產生活秩序會加快恢複,經濟活力會加速釋放。“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推動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步調一致 政策協調發力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必須做好政策間的協調配合,才能形成“1+1大於2”的效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會議著重強調了財政、貨幣、產業、科技和社會五大政策的安排。

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聯動很關鍵。

中央財政近日提前下達農業、鄉村振興、養老就業等多項2023年預算資金;截至11月底,兩批共7399億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預計超過4萬億元……2022年以來,一係列宏觀政策靠前發力,財政貨幣政策打出“組合拳”,不斷鞏固經濟回穩向上基礎,積蓄明年經濟發展動能。

產業政策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要發力點。

工信部推進產融精準對接,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支持;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推出16條金融舉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多地圍繞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落子布局,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以產業為牽引增強金融主動供給,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推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各項政策導向各有側重,實施落地卻又環環相扣,沒有哪一項政策可以單兵作戰,需要以全局觀念和係統思維統籌謀劃,有的放矢,形成合力。

當前,我國各項政策效應正在顯現,但還有很大潛力。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誌表示,今年已經出台實施的擴大有效需求、促進結構優化政策,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政策效應將在明年持續顯現。明年還要根據實際需要陸續出台新政策、新措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發力,將積極促進經濟恢複發展。

綱舉目張 從戰略全局出發謀發展

第五屆進博會閉幕不久,不少跨國企業就已提前“鎖定”第六屆展位。

作為連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高水平開放平台,進博會推動更多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吸引更多全球優質要素資源聚集中國,正是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的生動縮影。

行動於當下,著眼於未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係統觀念、守正創新,要求把握好“六個更好統籌”——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岩說,這“六個更好統籌”體現了黨中央堅持從係統論出發,總體謀劃、協同發力、統籌兼顧,以係統觀念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係,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

“十個指頭彈鋼琴”,既要統籌兼顧,又要善抓主要矛盾,抓關鍵環節。

綱舉目張,從戰略全局出發,會議部署了明年經濟工作五方麵重點——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釋放鮮明信號。

發布“數據二十條”,構建數據基礎製度,賦能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出台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聚焦培育完整內需體係,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再擴圍,激發服務業內生動力,增強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近期一係列政策舉措密集出台,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

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我們要切實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從戰略全局出發,不斷提高辯證思維、係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更好統籌協調各方麵力量,推動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