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組圖|“雷鋒班”:讓雷鋒精神煥發永恒的光輝
更新時間:2023-2-28 17:22:30    來源:東北新聞網

  60年前,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誌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誌學習。從此,雷鋒的名字被寫在春天裏,雷鋒的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

  60年來,在雷鋒生前戰鬥過的第79集團軍某旅“雷鋒班”,一茬茬戰士把“雷鋒傳人”當作“終身榮譽”,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讓我們通過一組照片,共同領略“雷鋒班”這60年來的傳承之旅。

接過雷鋒的槍

  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的原沈陽軍區工兵某團運輸連二排四班為“雷鋒班”,圖為“雷鋒班”稱號命名大會後,“雷鋒班”戰士合影

“雷鋒班”集體研究弘揚雷鋒精神的實際舉措

  “雷鋒班”戰士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忠誠、無私、擔當、敬業的家國情懷,矢誌不渝地傳遞著雷鋒精神的火炬,為敬仰雷鋒和需要幫助的人們當“知音”、做“向導”,把學雷鋒的火種撒遍長城內外。

當好雷鋒的傳人

連隊戰士不間斷照看雷鋒生前照顧過的張士霞老人

連隊戰士共同為“雷鋒存折”續存

  雷鋒生前將每月節省下來的津貼存下來,多次以部隊名義向社會捐贈。2010年,“雷鋒班”發起續存“雷鋒存折”活動,至今,全國21個省區市都收到過以“雷鋒”為名的捐款。

“雷鋒班”戰士看望敬老院老人

  雷鋒“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的崇高品格始終激勵和影響著“雷鋒班”戰士,在他們心中,雷鋒精神是生命中的那束光,他們要讓更多人看見光、相信光、追隨光、成為光。

把雷鋒精神傳向海外

“雷鋒班”所在連隊部分官兵赴利比裏亞維和時,在駐地建起雷鋒事跡展室

執行第八批赴馬裏維和任務的“雷鋒班”副班長葉子貴與戰友們參加授勳儀式

  2020年7月,雷鋒生前所在部隊第79集團軍某旅官兵抽組中國第八批赴馬裏維和工兵分隊,到達任務區後,他們成立學雷鋒誌願服務隊、組建雷鋒號車組、修建海外雷鋒精神展館,把雷鋒精神播撒到西非大地。

“能打敢打、勇戰善戰”的尖刀班

雷鋒生前所在部隊戰士精武強能、刻苦訓練,圖為戰士進行駕駛訓練

“雷鋒班”在雪地上開展戰術訓練

  雷鋒在日記中寫到:“這支槍是我的,是革命給我的,要想從我這裏奪去,我寧願戰鬥而死。”如今,雷鋒的鋼槍傳到了新時代“雷鋒班”戰士手中,他們傳承崗位學雷鋒、勝戰當先鋒的好傳統,在練兵場上認真學、玩命練,個個不知疲倦、不畏艱險,練就過硬打贏本領。

戰士在訓練中

  雷鋒當年“苦練駕駛功”“請戰上前線”等事跡,激勵著一代代“雷鋒班”戰士精武強能、備戰打仗。如今,“雷鋒班”戰士們熟練掌握12大類21種車型裝備操作技能,練就聽聲辨位排故障、無千斤頂更換輪胎等10種修理絕活。

“雷鋒班”參與98抗洪搶險

雷鋒生前所在部隊撲滅山火

  雷鋒當年連續抗洪七晝夜、輕傷不下火線的頑強戰鬥精神在“雷鋒班”血脈相傳,成為戰士們崇尚和追尋的使命價值。多年來,“雷鋒班”多次參加抗洪搶險等急難險重任務,出色地完成了各項運輸保障工作。

唱響新時代雷鋒之歌

第25任“雷鋒班”班長畢萬昌帶領戰士學習

  在學習上,雷鋒提倡“釘子”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雷鋒如饑似渴的學習精神,影響和帶動著一茬茬“雷鋒班”戰士始終保持著學理論、用理論的光榮傳統。

第26任“雷鋒班”班長張陽向小朋友介紹雷鋒班

  “雷鋒班”戰士累計擔任全國287所中小學校外輔導員,指導建立300餘個“雷鋒小組”“雷鋒中隊”,將“向雷鋒叔叔學習”的火種植入少年兒童心中。

第27任“雷鋒班”班長牟振華為戰友講述螺絲釘精神

  雷鋒甘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雷鋒的這種精神,激勵著戰士們不管身處何種崗位,都要在平凡的人生中追求卓越。

“雷鋒班”戰士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60年來,從“崗位學雷鋒”到“勝戰當先鋒”,從“能打敢打、勇戰善戰”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雷鋒班”的戰士們高擎使命擔當、勇當強軍先鋒,以有限的青春書寫無限的奮鬥,以雷鋒式的行動書寫新的雷鋒故事,讓雷鋒精神煥發永恒的光輝。

文章編輯:施筱雯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組圖|“雷鋒班”:讓雷鋒精神煥發永恒的光輝
    2023-2-28 17:22:30    來源:東北新聞網

      60年前,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誌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誌學習。從此,雷鋒的名字被寫在春天裏,雷鋒的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

      60年來,在雷鋒生前戰鬥過的第79集團軍某旅“雷鋒班”,一茬茬戰士把“雷鋒傳人”當作“終身榮譽”,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讓我們通過一組照片,共同領略“雷鋒班”這60年來的傳承之旅。

    接過雷鋒的槍

      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的原沈陽軍區工兵某團運輸連二排四班為“雷鋒班”,圖為“雷鋒班”稱號命名大會後,“雷鋒班”戰士合影

    “雷鋒班”集體研究弘揚雷鋒精神的實際舉措

      “雷鋒班”戰士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忠誠、無私、擔當、敬業的家國情懷,矢誌不渝地傳遞著雷鋒精神的火炬,為敬仰雷鋒和需要幫助的人們當“知音”、做“向導”,把學雷鋒的火種撒遍長城內外。

    當好雷鋒的傳人

    連隊戰士不間斷照看雷鋒生前照顧過的張士霞老人

    連隊戰士共同為“雷鋒存折”續存

      雷鋒生前將每月節省下來的津貼存下來,多次以部隊名義向社會捐贈。2010年,“雷鋒班”發起續存“雷鋒存折”活動,至今,全國21個省區市都收到過以“雷鋒”為名的捐款。

    “雷鋒班”戰士看望敬老院老人

      雷鋒“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的崇高品格始終激勵和影響著“雷鋒班”戰士,在他們心中,雷鋒精神是生命中的那束光,他們要讓更多人看見光、相信光、追隨光、成為光。

    把雷鋒精神傳向海外

    “雷鋒班”所在連隊部分官兵赴利比裏亞維和時,在駐地建起雷鋒事跡展室

    執行第八批赴馬裏維和任務的“雷鋒班”副班長葉子貴與戰友們參加授勳儀式

      2020年7月,雷鋒生前所在部隊第79集團軍某旅官兵抽組中國第八批赴馬裏維和工兵分隊,到達任務區後,他們成立學雷鋒誌願服務隊、組建雷鋒號車組、修建海外雷鋒精神展館,把雷鋒精神播撒到西非大地。

    “能打敢打、勇戰善戰”的尖刀班

    雷鋒生前所在部隊戰士精武強能、刻苦訓練,圖為戰士進行駕駛訓練

    “雷鋒班”在雪地上開展戰術訓練

      雷鋒在日記中寫到:“這支槍是我的,是革命給我的,要想從我這裏奪去,我寧願戰鬥而死。”如今,雷鋒的鋼槍傳到了新時代“雷鋒班”戰士手中,他們傳承崗位學雷鋒、勝戰當先鋒的好傳統,在練兵場上認真學、玩命練,個個不知疲倦、不畏艱險,練就過硬打贏本領。

    戰士在訓練中

      雷鋒當年“苦練駕駛功”“請戰上前線”等事跡,激勵著一代代“雷鋒班”戰士精武強能、備戰打仗。如今,“雷鋒班”戰士們熟練掌握12大類21種車型裝備操作技能,練就聽聲辨位排故障、無千斤頂更換輪胎等10種修理絕活。

    “雷鋒班”參與98抗洪搶險

    雷鋒生前所在部隊撲滅山火

      雷鋒當年連續抗洪七晝夜、輕傷不下火線的頑強戰鬥精神在“雷鋒班”血脈相傳,成為戰士們崇尚和追尋的使命價值。多年來,“雷鋒班”多次參加抗洪搶險等急難險重任務,出色地完成了各項運輸保障工作。

    唱響新時代雷鋒之歌

    第25任“雷鋒班”班長畢萬昌帶領戰士學習

      在學習上,雷鋒提倡“釘子”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雷鋒如饑似渴的學習精神,影響和帶動著一茬茬“雷鋒班”戰士始終保持著學理論、用理論的光榮傳統。

    第26任“雷鋒班”班長張陽向小朋友介紹雷鋒班

      “雷鋒班”戰士累計擔任全國287所中小學校外輔導員,指導建立300餘個“雷鋒小組”“雷鋒中隊”,將“向雷鋒叔叔學習”的火種植入少年兒童心中。

    第27任“雷鋒班”班長牟振華為戰友講述螺絲釘精神

      雷鋒甘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雷鋒的這種精神,激勵著戰士們不管身處何種崗位,都要在平凡的人生中追求卓越。

    “雷鋒班”戰士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60年來,從“崗位學雷鋒”到“勝戰當先鋒”,從“能打敢打、勇戰善戰”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雷鋒班”的戰士們高擎使命擔當、勇當強軍先鋒,以有限的青春書寫無限的奮鬥,以雷鋒式的行動書寫新的雷鋒故事,讓雷鋒精神煥發永恒的光輝。

    文章編輯:施筱雯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