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元首外交丨跨越50年,中國西班牙友好合作站上新起點
更新時間:2023-3-12 12:30:52    來源:新華社

  3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50周年。

  誌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和西班牙分處亞歐大陸兩端,文明的紐帶讓兩國友好跨越千山萬水,曆久彌堅。建交半個世紀以來,兩國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精神,推動雙邊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斷寫就互利共贏、攜手同行的友誼華章。

  “這款紅酒品質棒極了!”在浙江義烏的一家電商直播間裏,西班牙小夥赫蘇斯·加西亞操著略帶口音的漢語,熱情推銷著紅酒、火腿等西班牙產品。

  加西亞還有個中文名字叫何樹。2014年來到有“世界超市”之譽的浙江義烏,這位中國女婿便嗅到了商機,“我的祖輩在西班牙從事紅酒生意,為什麼不把西班牙紅酒賣到中國來呢?”

  2014年11月,連接義烏和馬德裏的“義新歐”中歐班列首發,將原本海運近兩個月的運輸時間縮短到了10餘天。隨著物流效率的提升,西班牙的紅酒、橄欖油、火腿等,以及中國的日用品、機械設備等,更便捷地進入了雙方市場。

  何樹夫婦一年的進出口貨物量,也從最初的兩三個貨櫃逐步增長到如今的六七十個貨櫃,價值達300萬美元,生意越做越紅火。

  2021年11月23日,滿載著100個標箱的“僑商號”中歐(義新歐)班列從鐵路義烏西站出發,駛向西班牙首都馬德裏。

  在習近平主席的關心和推動下,“義新歐”中歐班列開行頻率、質量和規模屢創新高,目前已輻射歐亞大陸50多個國家、160多個城市,也有力帶動了中西貿易增長。據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中西雙邊貿易額達515億美元,首次突破500億美元大關。

  今年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中興、移動、聯通、小米等上百家中企的5G、物聯網技術產品大放異彩;西班牙企業連續5年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大型機床企業尼古拉斯克雷亞集團首屆參展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一下子就增長了40%……中國是西班牙在歐盟外第一大貿易夥伴,兩國經貿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雙方在先進製造業、信息產業、綠色經濟等領域合作正不斷湧現新的增長點。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西班牙古城格拉納達,山巒與流雲依偎,宮殿與亭台輝映,在這裏,漢學家阿莉西亞·雷林科吟誦著“詩聖”杜甫的詩句,為西班牙學生描繪她心目中瑰麗曼妙的中國詩詞世界。

  雷林科不僅是中國詩詞歌賦的忠實擁躉,也是一位中國古典文學的積極傳播者。《牡丹亭》《金瓶梅》《西廂記》……這些中國經典著作都被她翻譯成西班牙語出版,讓越來越多的西班牙人得以感受中國文化之美。

  1985年,雷林科第一次踏上中國土地,一住就是4年。回國後,她致力於漢學研究和漢語教學,並把中國古典文學譯介當作終身愛好。

  雷林科表示,長期以來西方國家對中國存有偏見,一些西方民眾對中國文化也知之甚少,希望自己能向世界展示一個多彩的中國。

  2018年11月13日,在西班牙南部小城格拉納達,雷林科教授(左一)在格拉納達大學孔子學院參加教學工作會議。

  中西文明的相互吸引從未停止。明代,西班牙人龐迪我將西方天文、曆法引入中國,高母羨將儒家著作《明心寶鑒》譯成西班牙語。如今,中國是世界上西班牙語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家,100多所高校開設西班牙語專業。越來越多的西班牙青年在馬德裏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學習漢語。在中國教育部出版的《我眼中的中國》一書裏,13位曾赴中國留學的西班牙各界人士分享他們難忘的中國記憶。

  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鑒,早已融入兩國民眾的生活點滴。西班牙國粹弗拉門戈舞逐漸被中國舞者認識和喜愛,各類培訓和舞蹈節活動頻繁舉辦;中國足球運動員武磊在西班牙收獲大量粉絲,越來越多的西班牙足球教練選擇來中國執教;西班牙懸疑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在中國取得了超過其本土市場的票房;《隱秘的角落》等中國電視劇目成功進軍西班牙市場,受到當地民眾歡迎。

  初春三月的馬德裏,陽光和煦,杏花綻放。在馬德裏動物園,大熊貓“竹莉娜”在木橋和吊床上愉快嬉戲,憨態可掬的動作吸引不少孩子駐足圍觀。

  不遠處,飼養員亞曆杭德羅·卡夫雷拉搬運著一捆捆竹子,並不斷往上麵噴水以保持竹葉新鮮,這是大熊貓最愛的“早餐”。卡夫雷拉說:“給熊貓備食需要經常搬運重東西,很費體力,但我覺得這是一種榮幸。”

  馬德裏動物園生活著五隻大熊貓,分別是雄性大熊貓“冰星”、雌性大熊貓“花嘴巴”以及它們的三個孩子——2016年出生的“竹莉娜”和2021年出生的雙胞胎兄弟“友友”“久久”。

  “‘友友’‘久久’的名字是西班牙網友投票選出來的,寄托著大家對中西友誼地久天長的期許。”卡夫雷拉介紹。

  卡夫雷拉從2011年10月開始擔任中國大熊貓的“奶爸”,負責照料它們的飲食起居。出生在西班牙、如今已回到中國的“阿寶”“德德”和“星寶”也都是他照料過的“萌娃”。他說,可愛的東方“來客”為西班牙人民帶來無限歡樂,“是動物園當之無愧的明星”。



  熊貓是中西友誼的生動寫照。西班牙連續多年舉辦“歡樂春節”活動,煙花表演、舞龍、品茗等中國特色活動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馬德裏市許多建築會在除夕夜亮起“中國紅”,市長阿爾梅達在春節致辭中感慨:“中國的春節已經成為馬德裏市民自己的節日。”

  今年是中西文化和旅遊年,中國有序恢複公民出境遊將為西班牙帶來更多商機。西班牙觀光委員會秘書長卡洛斯·阿韋利亞說,對西班牙旅遊業來說,中國是“最重要、也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

  國相交,民相親,心相通。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建交初心,中國與西班牙書寫友好交往、文明互鑒的佳話。跨越50年裏程碑,新的藍圖已經鋪展,兩國人民將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文章編輯:施筱雯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元首外交丨跨越50年,中國西班牙友好合作站上新起點
    2023-3-12 12:30:52    來源:新華社

      3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50周年。

      誌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和西班牙分處亞歐大陸兩端,文明的紐帶讓兩國友好跨越千山萬水,曆久彌堅。建交半個世紀以來,兩國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精神,推動雙邊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斷寫就互利共贏、攜手同行的友誼華章。

      “這款紅酒品質棒極了!”在浙江義烏的一家電商直播間裏,西班牙小夥赫蘇斯·加西亞操著略帶口音的漢語,熱情推銷著紅酒、火腿等西班牙產品。

      加西亞還有個中文名字叫何樹。2014年來到有“世界超市”之譽的浙江義烏,這位中國女婿便嗅到了商機,“我的祖輩在西班牙從事紅酒生意,為什麼不把西班牙紅酒賣到中國來呢?”

      2014年11月,連接義烏和馬德裏的“義新歐”中歐班列首發,將原本海運近兩個月的運輸時間縮短到了10餘天。隨著物流效率的提升,西班牙的紅酒、橄欖油、火腿等,以及中國的日用品、機械設備等,更便捷地進入了雙方市場。

      何樹夫婦一年的進出口貨物量,也從最初的兩三個貨櫃逐步增長到如今的六七十個貨櫃,價值達300萬美元,生意越做越紅火。

      2021年11月23日,滿載著100個標箱的“僑商號”中歐(義新歐)班列從鐵路義烏西站出發,駛向西班牙首都馬德裏。

      在習近平主席的關心和推動下,“義新歐”中歐班列開行頻率、質量和規模屢創新高,目前已輻射歐亞大陸50多個國家、160多個城市,也有力帶動了中西貿易增長。據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中西雙邊貿易額達515億美元,首次突破500億美元大關。

      今年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中興、移動、聯通、小米等上百家中企的5G、物聯網技術產品大放異彩;西班牙企業連續5年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大型機床企業尼古拉斯克雷亞集團首屆參展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一下子就增長了40%……中國是西班牙在歐盟外第一大貿易夥伴,兩國經貿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雙方在先進製造業、信息產業、綠色經濟等領域合作正不斷湧現新的增長點。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西班牙古城格拉納達,山巒與流雲依偎,宮殿與亭台輝映,在這裏,漢學家阿莉西亞·雷林科吟誦著“詩聖”杜甫的詩句,為西班牙學生描繪她心目中瑰麗曼妙的中國詩詞世界。

      雷林科不僅是中國詩詞歌賦的忠實擁躉,也是一位中國古典文學的積極傳播者。《牡丹亭》《金瓶梅》《西廂記》……這些中國經典著作都被她翻譯成西班牙語出版,讓越來越多的西班牙人得以感受中國文化之美。

      1985年,雷林科第一次踏上中國土地,一住就是4年。回國後,她致力於漢學研究和漢語教學,並把中國古典文學譯介當作終身愛好。

      雷林科表示,長期以來西方國家對中國存有偏見,一些西方民眾對中國文化也知之甚少,希望自己能向世界展示一個多彩的中國。

      2018年11月13日,在西班牙南部小城格拉納達,雷林科教授(左一)在格拉納達大學孔子學院參加教學工作會議。

      中西文明的相互吸引從未停止。明代,西班牙人龐迪我將西方天文、曆法引入中國,高母羨將儒家著作《明心寶鑒》譯成西班牙語。如今,中國是世界上西班牙語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家,100多所高校開設西班牙語專業。越來越多的西班牙青年在馬德裏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學習漢語。在中國教育部出版的《我眼中的中國》一書裏,13位曾赴中國留學的西班牙各界人士分享他們難忘的中國記憶。

      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鑒,早已融入兩國民眾的生活點滴。西班牙國粹弗拉門戈舞逐漸被中國舞者認識和喜愛,各類培訓和舞蹈節活動頻繁舉辦;中國足球運動員武磊在西班牙收獲大量粉絲,越來越多的西班牙足球教練選擇來中國執教;西班牙懸疑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在中國取得了超過其本土市場的票房;《隱秘的角落》等中國電視劇目成功進軍西班牙市場,受到當地民眾歡迎。

      初春三月的馬德裏,陽光和煦,杏花綻放。在馬德裏動物園,大熊貓“竹莉娜”在木橋和吊床上愉快嬉戲,憨態可掬的動作吸引不少孩子駐足圍觀。

      不遠處,飼養員亞曆杭德羅·卡夫雷拉搬運著一捆捆竹子,並不斷往上麵噴水以保持竹葉新鮮,這是大熊貓最愛的“早餐”。卡夫雷拉說:“給熊貓備食需要經常搬運重東西,很費體力,但我覺得這是一種榮幸。”

      馬德裏動物園生活著五隻大熊貓,分別是雄性大熊貓“冰星”、雌性大熊貓“花嘴巴”以及它們的三個孩子——2016年出生的“竹莉娜”和2021年出生的雙胞胎兄弟“友友”“久久”。

      “‘友友’‘久久’的名字是西班牙網友投票選出來的,寄托著大家對中西友誼地久天長的期許。”卡夫雷拉介紹。

      卡夫雷拉從2011年10月開始擔任中國大熊貓的“奶爸”,負責照料它們的飲食起居。出生在西班牙、如今已回到中國的“阿寶”“德德”和“星寶”也都是他照料過的“萌娃”。他說,可愛的東方“來客”為西班牙人民帶來無限歡樂,“是動物園當之無愧的明星”。



      熊貓是中西友誼的生動寫照。西班牙連續多年舉辦“歡樂春節”活動,煙花表演、舞龍、品茗等中國特色活動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馬德裏市許多建築會在除夕夜亮起“中國紅”,市長阿爾梅達在春節致辭中感慨:“中國的春節已經成為馬德裏市民自己的節日。”

      今年是中西文化和旅遊年,中國有序恢複公民出境遊將為西班牙帶來更多商機。西班牙觀光委員會秘書長卡洛斯·阿韋利亞說,對西班牙旅遊業來說,中國是“最重要、也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

      國相交,民相親,心相通。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建交初心,中國與西班牙書寫友好交往、文明互鑒的佳話。跨越50年裏程碑,新的藍圖已經鋪展,兩國人民將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文章編輯:施筱雯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